一种基于蒸汽冷凝水循环热利用的液氯气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7987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蒸汽冷凝水循环热利用的液氯气化装置,包括汽化腔,所述汽化腔内腔连接有加热板,所述汽化腔顶部连接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内腔转动连接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顶部连接有用于驱动换热管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汽化腔一侧设置有集气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换热管转动,通过转动的换热管可实现对水搅拌,使换热腔内的水不断地流动混合,将换热管设置为旋转式,不仅可改变换热管在换热腔内的位置,且可对水搅拌,有效地防止换热管周围的水因局部换热过热导致换热效果不佳,使水与换热管充分换热,通过回流机构将液氯回收至汽化腔内继续汽化,有效地防止氯气对集气腔造成腐蚀。止氯气对集气腔造成腐蚀。止氯气对集气腔造成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蒸汽冷凝水循环热利用的液氯气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液氯气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蒸汽冷凝水循环热利用的液氯气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冷凝水:是指水蒸气(即气态水)经过冷凝过程形成的液态水,就是冷凝水。液氯,即液态氯,液氯为黄绿色的油状液体,有剧毒,在15℃时比重为1.4256,在标准状况下,沸点为

34℃,凝固点为

101℃。在水分存在下对钢铁有强烈腐蚀性。液氯为基本化工原料,可用于冶金、纺织、造纸等工业,并且是合成盐酸、聚氯乙烯、塑料、农药的原料。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防火、防晒、防热。工业制备氯气大多采取蒸汽冷凝水的原理。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技术的基于蒸汽冷凝水循环热利用的液氯气化装置在制备氯气时大多是通过静态的换热管与水换热实现热回收,当换热管周围的水温度较高时,换热管的换热效果将变差,从而不便于氯气中的热量充分回收,其次,氯气在制备过程中在通气管内可能会出现液化的现象,当氯气液化层液氯进入至集气装置内时,容易对集气装置造成腐蚀,长时间容易造成集气装置泄露。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蒸汽冷凝水循环热利用的液氯气化装置,包括汽化腔,所述汽化腔内腔连接有加热板,所述汽化腔顶部连接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内腔转动连接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顶部连接有用于驱动换热管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汽化腔一侧设置有集气腔,所述集气腔与换热管之间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底部设置有回流机构。
[0005]优选的,所述回流机构包括连接在汽化腔与集气腔之间的导流管,所述集气腔顶部靠近导气管的一侧连接有引流板,所述导流管以及引流板均呈倾斜设置。
[0006]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在换热腔顶部的驱动件、以及连接在驱动件与换热管之间的传动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接在驱动件输出轴外部的主动齿轮、以及连接在换热管顶部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0008]优选的,所述换热管顶部安插至导气管内,且与导气管密封转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换热管呈弯转式设置,且横截面呈矩形设置。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换热管转动,通过转动的换热管可实现对水搅拌,使换热腔内的水不断地流动混合,将换热管设置为旋转式,不仅可改变换热管在换热腔内的位置,且可对水搅拌,有效地防止换热管周围的水因局部换热过热导致换热效果不佳,使水与换热管充分换热;
[0012]2、氯气在经过导气管时受冷液化,从液氯从导气管底部滴落时,引流板会将液氯
导流至导流管一侧,通过导流管流入至汽化腔内,通过回流机构将液氯回收至汽化腔内继续汽化,有效地防止氯气对集气腔造成腐蚀。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图1的A部放大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传动机构的俯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图1的使用场景图。
[0017]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0018]1、汽化腔;2、加热板;3、换热腔;4、换热管;5、集气腔;6、回流机构;61、导流管;62、引流板;7、驱动机构;71、驱动件;72、传动机构;721、主动齿轮;722、从动齿轮;8、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0]请参略说明书附图1至图4所示,一种基于蒸汽冷凝水循环热利用的液氯气化装置,包括汽化腔1,汽化腔1内腔连接有加热板2,汽化腔1顶部连接有换热腔3,换热腔3内腔通过密封转动件转动连接有换热管4,换热管4顶部连接有用于驱动换热管4旋转的驱动机构7,汽化腔1一侧设置有集气腔5,集气腔5与换热管4之间连接有导气管8,换热管4顶部安插至导气管8内,且与导气管8密封转动连接,导气管8底部设置有回流机构6;
[0021]向汽化腔1内加注液氯,向换热腔3内加注水,通过加热板2加热液氯,使液氯蒸发制备氯气,高温氯气经过换热管4实现换热,在制备氯气时,通过驱动机构7驱动换热管4转动,由于换热管4横截面呈矩形设置,如图4所示,通过转动的换热管4可实现对水搅拌,使换热腔3内的水不断地流动混合,将换热管4设置为旋转式,不仅可改变换热管4在换热腔3内的位置,且可对水搅拌,有效地防止换热管4周围的水因局部换热过热导致换热效果不佳,使水与换热管4充分换热;
[0022]进一步的,驱动机构7包括连接在换热腔3顶部的驱动件71、以及连接在驱动件71与换热管4之间的传动机构721,传动机构721包括连接在驱动件71输出轴外部的主动齿轮721、以及连接在换热管4顶部的从动齿轮722,主动齿轮721与从动齿轮722之间相互啮合;
[0023]驱动件71运行时驱动主动齿轮721转动,由于主动齿轮721与从动齿轮722之间相互啮合,主动齿轮721转动时可带动从动齿轮722以及换热管4转动,从而实现换热管4旋转,驱动机构7在此不做限定,能实现驱动换热管4转转均可,传动机构721在此同样不做限定,能实现驱动件71带动换热管4转动均可。
[0024]进一步的,回流机构6包括连接在汽化腔1与集气腔5之间的导流管61,集气腔5顶部靠近导气管8的一侧连接有引流板62,导流管61以及引流板62均呈倾斜设置;氯气在经过导气管8时,可能存在受冷液化的现象,此时氯气变为液氯从导气管8流下,当液氯从导气管8底部滴落时,如图4所示,引流板62会将液氯导流至导流管61一侧,通过导流管61流入至汽化腔1内,通过回流机构6将液氯回收至汽化腔1内继续汽化,有效地防止氯气对集气腔5造成腐蚀。
[0025]进一步的,换热管4呈弯转式设置;延长高温氯气在换热管4内的移动时间,使氯气与水更好地换热。
[0026]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凡在本技术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技术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28]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蒸汽冷凝水循环热利用的液氯气化装置,包括汽化腔(1),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化腔(1)内腔连接有加热板(2),所述汽化腔(1)顶部连接有换热腔(3),所述换热腔(3)内腔转动连接有换热管(4),所述换热管(4)顶部连接有用于驱动换热管(4)旋转的驱动机构(7),所述汽化腔(1)一侧设置有集气腔(5),所述集气腔(5)与换热管(4)之间连接有导气管(8),所述导气管(8)底部设置有回流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蒸汽冷凝水循环热利用的液氯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机构(6)包括连接在汽化腔(1)与集气腔(5)之间的导流管(61),所述集气腔(5)顶部靠近导气管(8)的一侧连接有引流板(62),所述导流管(61)以及引流板(62)均呈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蒸汽冷凝水循环热利用的液氯气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福顺马相亭张嘉庆
申请(专利权)人:东明澳科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