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道用立式齿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959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齿轮箱领域,公开了索道用立式齿轮箱,包括机壳,机壳侧边水平设置有动力轴,动力轴与机壳转动连接,动力轴延伸至机壳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多级传动齿轮组,多级传动齿轮组的输出端位于机壳底部且与机壳转动连接,机壳顶部设置有分油器,机壳靠近多级传动齿轮组的位置设置有若干分油口,若干分油口通过油管与分油器相连,机壳的底部设置有回油口,分油器的主进油口和回油口之间通过油管连接有稀油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润滑效果好,不漏油的效果。油的效果。油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索道用立式齿轮箱


[0001]本技术涉及齿轮箱
,特别涉及索道用立式齿轮箱。

技术介绍

[0002]索道是由驱动机带动钢丝绳,用以提升或下放人员和货物的运输机械,多用作工矿区、风景游览区的交通工具,其利用钢绳牵引,实现人员或货物输送目的,在索道设备中,齿轮箱是关键性的装置,其能够提供足够的扭矩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0003]现有授权公开号为“CN205578700U”、专利名称为“一种架空索道用立式行星齿轮箱”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用于索道的立式齿轮箱,能够提供足够的扭矩,来保证索道设备的正常工作,然而该技术存在以下缺陷:该齿轮箱采用的是淋浴式润滑,但是该设备中没有润滑油的收集,当持续的进行淋浴润滑时,箱体中的润滑油会不断增加,轻则导致润滑油泄漏,严重的情况下,导致整个齿轮箱体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为此需要一种索道齿轮箱来避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索道用立式齿轮箱,具有润滑效果好,不漏油的效果。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索道用立式齿轮箱,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侧边水平设置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与所述机壳转动连接,所述动力轴延伸至机壳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多级传动齿轮组,所述多级传动齿轮组的输出端位于机壳底部且与机壳转动连接,所述机壳顶部设置有分油器,所述机壳靠近多级传动齿轮组的位置设置有若干分油口,若干所述分油口通过油管与分油器相连,所述机壳的底部设置有回油口,所述分油器的主进油口和回油口之间通过油管连接有稀油站。r/>[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稀油站通过分油器将润滑油引入齿轮箱中,分油器连接有多个分油口,而分油口对准了多级传动齿轮组的润滑点,通过分油口将润滑油直接喷淋到润滑点,而润滑油自上而下流至箱体底部,底部设置有回油口,回油口连接稀油站,稀油站将齿轮箱底部的润滑油抽出,形成循环回路,从而保证箱体内部只有底部有一点点存油,避免润滑油过多导致泄漏,同时通过分油口针对性对润滑点喷油润滑,润滑效果好。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多级传动齿轮组的输出端与机壳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上方同轴卡设有挡油环,所述挡油环的内圈与所述多级传动齿轮组的输出端相抵,所述机壳靠近轴承处设置有挡油槽,所述挡油环的外圈卡设在所述挡油槽中,所述回油口的位置低于所述挡油环的位置。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避免润滑油从底部轴承处泄漏,在轴承处设置有挡油环,从而将从上方留下的润滑油挡住,不能通过轴承处泄漏。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机壳底部位于挡油槽外侧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与所述机壳一体成型,所述多级传动齿轮组的底部相应位置设置有卡槽,所述卡环上端卡设在所述卡槽中。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进一步将润滑油抵挡住,在挡油环的外侧还设置了卡环,将挡油环包围在其中,从而保证润滑油更难进入轴承内部,进一步避免了漏油现象发生。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机壳底部一侧设置有润滑脂孔,所述润滑脂孔延伸至轴承处,所述润滑脂孔外侧螺纹连接有密封件。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轴承被隔绝润滑油进入,因此单独开设了润滑脂孔,通过润滑脂孔,注入润滑脂单独给轴承润滑,保证其工作的稳定性。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多级传动齿轮组包括与动力轴连接的锥齿轮组,所述锥齿轮组的另一端竖直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机壳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底部连接有第一行星轮组,所述第一行星轮组底部连接有第二行星轮组。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行星轮组包括第一太阳轮轴,所述第一太阳轮轴与所述传动轴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太阳轮轴上设置有第一太阳轮,所述第一太阳轮轴外侧同轴设置有第一内齿轮和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一内齿轮与所述机壳螺栓固定,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机壳转动连接,所述行星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行星轮,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一内齿轮和第一太阳轮啮合,所述第一行星架底部连接有第二行星轮组。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行星轮组包括第二太阳轮轴,所述第二太阳轮轴与所述第一行星架底部同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轮轴上设置有第二太阳轮,所述第二太阳轮外侧同轴设置有第二内齿轮和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二内齿轮与所述机壳螺栓固定,所述第二行星架与机壳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行星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行星轮,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第二内齿轮和第二太阳轮啮合。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三级传动齿轮组,能够大大提升齿轮箱的扭矩,保证索道的正常工作运转。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稀油站通过分油器将润滑油引入齿轮箱中,分油器连接有多个分油口,而分油口对准了多级传动齿轮组的润滑点,通过分油口将润滑油直接喷淋到润滑点,对齿轮组进行润滑,而润滑油自上而下流至箱体底部,底部设置有回油口,回油口连接稀油站,稀油站将齿轮箱底部的润滑油抽出,形成循环回路,从而保证箱体内部只有底部有一点点存油,避免润滑油过多导致泄漏,同时通过分油口针对性对润滑点喷油润滑,润滑效果好。
[0019]2、为了避免润滑油从底部轴承处泄漏,在轴承处设置有挡油环,从而将从上方留下的润滑油挡住,不能通过轴承处泄漏。
[0020]3、为了进一步将润滑油抵挡住,在挡油环的外侧还设置了卡环,将挡油环包围在其中,从而保证润滑油更难进入轴承内部,进一步避免了漏油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实施例剖切视图;
[0023]图2是图1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0024]图中,1、机壳,2、动力轴,3、多级传动齿轮组,31、锥齿轮组,32、传动轴,33、第一行星轮组,331、第一太阳轮轴,332、第一太阳轮,333、第一内齿轮,334、第一行星架, 335、第一行星轮,34、第二行星轮组,341、第二太阳轮轴,342、第二太阳轮,343、第二内齿轮,344、第二行星架,345、第二行星轮,41、分油器,42、分油口,43、回油口,5、轴承,6、挡油环,61、挡油槽,7、卡环,71、卡槽,8、润滑脂孔,81、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
[0027]索道用立式齿轮箱,参考图1至图2,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索道用立式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侧边水平设置有动力轴(2),所述动力轴(2)与所述机壳(1)转动连接,所述动力轴(2)延伸至机壳(1)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多级传动齿轮组(3),所述多级传动齿轮组(3)的输出端位于机壳(1)底部且与机壳(1)转动连接,所述机壳(1)顶部设置有分油器(41),所述机壳(1)靠近多级传动齿轮组(3)的位置设置有若干分油口(42),若干所述分油口(42)通过油管与分油器(41)相连,所述机壳(1)的底部设置有回油口(43),所述分油器(41)的主进油口和回油口(43)之间通过油管连接有稀油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道用立式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传动齿轮组(3)的输出端与机壳(1)之间设置有轴承(5),所述轴承(5)上方同轴卡设有挡油环(6),所述挡油环(6)的内圈与所述多级传动齿轮组(3)的输出端相抵,所述机壳(1)靠近轴承(5)处设置有挡油槽(61),所述挡油环(6)的外圈卡设在所述挡油槽(61)中,所述回油口(43)的位置低于所述挡油环(6)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索道用立式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底部位于挡油槽(61)外侧设置有卡环(7),所述卡环(7)与所述机壳(1)一体成型,所述多级传动齿轮组(3)的底部相应位置设置有卡槽(71),所述卡环(7)上端卡设在所述卡槽(71)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索道用立式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底部一侧设置有润滑脂孔(8),所述润滑脂孔(8)延伸至轴承(5)处,所述润滑脂孔(8)外侧螺纹连接有密封件(8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道用立式齿轮箱,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江华谭红艳施廷锋
申请(专利权)人:荆州市巨鲸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