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制绕组电机的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452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方案是:由永磁定子、印制绕组转子、轴承及前后端盖组成的印制绕组电机,输出轴为空心轴。支承轴(1)通过轴承(2)和空心轴(3)联接;空心轴(3)集轴承室及支架为一体,成为一个零件;印制绕组的转子(4)固定在空心轴(3)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支承轴可插在输出轴内,电机易于安装在机械装置围绕一固定轴旋转的中心位置进行驱动,如自行车车轮、卷扬机等;2结构简单,紧凑,零件减少;3运行稳定,同心度易于保证,且不易受径向力的影响,电机寿命延长。(*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的结构,特别是一种印制绕组电机的结构。现有的印制绕组电机输出轴为实心轴,通过轴承、轴承室和电机前端盖联接,转子和支架与输出轴一起旋转。由此结构决定,当电机用于驱动中心轴固定、周边围绕其旋转的装置时,需要对电机的固定与输出结构进行特别设计,结构复杂并增加零件;因特子位于悬臂端,输出轴受到径向力时,电机精度和寿命易受影响;因电机输出轴与被驱动装置中心的同心度经前端盖、轴承室和轴承过渡,很难得到保证。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机,解决输出轴和支承轴的矛盾,同时电机零件减少,结构稳定,不易受径向力影响。本技术的设计方案是由永磁定子,印制绕组转子、轴承及前后端盖组成的印制绕组电机,输出轴为空心轴。本技术的优点是1支承轴可插在输出轴内,电机易于安装在机械装置围绕一固定轴旋转的中心位置进行驱动,如自行车车轮、卷扬机等;2结构简单,紧凑,零件减少;3运行稳定,同心度易于保证,且不易受径向力的影响,电机寿命延长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所示,由永磁定子(7)、印制绕组转子(4)、轴承(2)及前后端盖(5)(6)组成的印制绕组电机,固定的支承轴(1)通过轴承(2)和空心轴(3)联接。空心轴(3)集轴承室及支架为一体,成为一个零件,从而简化了电机结构,减少了零件。印制绕组的转子(4)固定在空心轴(3)上,带动空心轴(3)转动。电机前后端盖(5)(6)及永磁定子(7)等静止部件均固定在支承轴(1)上。当本技术的电机用于自行车轮毂时,车轮轴即为支承轴(1),电机机身无需另外的支架固定;空心轴(3)易于和各类减速机构联接;而且前端盖(5)也同时作为减速机构的支架。权利要求1.一种印制绕组电机的新结构包括永磁定子、印制绕组转子、轴承及前后端盖,其特征在于输出轴为空心轴(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制绕组电机的新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承轴(1)通过轴承(2)和空心轴(3)联接;空心轴(3)集轴承室及支架为一体,成为一个零件;印制绕组的转子(4)固定在空心轴(3)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制绕组电机的新结构其特征在于前端盖(5)同时作为减速机构的支架。专利摘要本技术的设计方案是:由永磁定子、印制绕组转子、轴承及前后端盖组成的印制绕组电机,输出轴为空心轴。支承轴(1)通过轴承(2)和空心轴(3)联接;空心轴(3)集轴承室及支架为一体,成为一个零件;印制绕组的转子(4)固定在空心轴(3)上。本技术的优点是:1支承轴可插在输出轴内,电机易于安装在机械装置围绕一固定轴旋转的中心位置进行驱动,如自行车车轮、卷扬机等;2结构简单、紧凑,零件减少;3运行稳定,同心度易于保证,且不易受径向力的影响,电机寿命延长。文档编号H02K5/00GK2282294SQ96214778公开日1998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4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4日专利技术者廖宏谊, 陈厚松, 潘熙雍 申请人:机械工业部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制绕组电机的新结构,包括永磁定子、印制绕组转子、轴承及前后端盖,其特征在于:输出轴为空心轴(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宏谊陈厚松潘熙雍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工业部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