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41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后车身结构,易于组装且不易变形。后车身结构包括:后面板,配置于车身的后部且沿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保险杠,从车身的后方安装在后面板上且沿宽度方向延伸;以及保险杠加强件,配置于后面板与保险杠之间且沿宽度方向延伸,其中保险杠加强件具有至少一孔、至少一第一勾部及至少一第二勾部,孔具有在车身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相对的两边缘,第一勾部连接于两边缘的其中之一且往车身的前方延伸,第二勾部连接于两边缘的其中之另一且往车身的后方延伸,第一勾部勾住后面板以保持保险杠加强件,第二勾部勾住保险杠以保持保险杠,后面板、保险杠加强件及保险杠通过螺栓而相互连接。相互连接。相互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车身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后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提升车辆的后车身结构的刚性,在车身的后面板与保险杠之间设置了保险杠加强件,并通过螺栓将后面板、保险杠加强件及保险杠固定在一起。然而,保险杠加强件及保险杠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大且重量大,因此在将保险杠加强件及保险杠组装至后面板时较为困难。因此,有必要设计组装结构来减少保险杠加强件及保险杠的组装时的困难度。
[0003][现有技术文献][0004][专利文献][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第2017

77853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后车身结构,易于组装且不易变形。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后车身结构,包括:后面板,配置于车身的后部且沿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保险杠,从所述车身的后方安装在所述后面板上且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以及保险杠加强件,配置于所述后面板与所述保险杠之间且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其中所述保险杠加强件具有至少一孔、至少一第一勾部及至少一第二勾部,所述至少一孔具有在所述车身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相对的两边缘,所述至少一第一勾部连接于所述两边缘的其中之一且往所述车身的前方延伸,所述至少一第二勾部连接于所述两边缘的其中之另一且往所述车身的后方延伸,所述至少一第一勾部勾住所述后面板以保持所述保险杠加强件,所述至少一第二勾部勾住所述保险杠以保持所述保险杠,所述后面板、所述保险杠加强件及所述保险杠通过螺栓而相互连接。
[000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保险杠加强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末端具有平坦部,所述平坦部与所述后面板相互重叠且通过所述螺栓而相互连接,所述至少一第一勾部及所述至少一第二勾部形成于所述平坦部。
[000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第一勾部包括两第一勾部,所述至少一第二勾部包括两第二勾部,所述两第一勾部及所述两第二勾部对称地形成在所述保险杠加强件上,所述两第一勾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两第二勾部的外侧。
[0010]基于上述,在本技术的后车身结构中,保险杠加强件具有第一勾部及第二勾部。在组装过程中,可先将保险杠加强件的第一勾部勾住后面板以使保险杠加强件保持在后面板上,接着将保险杠加强件的第二勾部勾住保险杠以使保险杠保持在保险杠加强件上,然后再利用螺栓对后面板、保险杠加强件及保险杠进行锁附组装。据此,当进行所述锁附组装作业时,用户不需以自身的力量托住保险杠加强件及保险杠,而可大幅降低组装的困难度。此外,第一勾部及第二勾部连接于保险杠加强件的孔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边缘,故
第一勾部及第二勾部亦沿上下方向延伸,从而可有效避免第一勾部及第二勾部因保险杠加强件及保险杠在上下方向的重量而变形。另外,第一勾部及第二勾部可由保险杠加强件的孔处的既有的结构弯折而形成,而不需为了形成第一勾部及第二勾部而额外增加保险杠加强件的母材的尺寸。
[0011]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后车身结构的立体图;
[0013]图2是图1的后车身结构的部分构件立体图;
[0014]图3是图1的后车身结构的分解图;
[0015]图4是图3的保险杠加强件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5是图3的保险杠加强件的部分区段俯视图;
[0017]图6示出图4的保险杠加强件的第一勾部勾住后面板的孔;
[0018]图7是图1的后面板的局部立体图;
[0019]图8是图1的后车身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0020]图9是图1的保险杠的局部立体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50:螺栓;
[0023]100:后车身结构;
[0024]110:后面板;
[0025]110a、120a、130a:孔;
[0026]120:保险杠;
[0027]130:保险杠加强件;
[0028]1301:第一勾部;
[0029]1302:第二勾部;
[0030]130a1、130a2:边缘;
[0031]132:平坦部;
[0032]A1、A2:局部区域;
[0033]d1、d2:距离;
[0034]X:宽度方向;
[0035]Y:前后方向;
[0036]Z:上下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7]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后车身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后车身结构的部分构件立体图。图3是图1的后车身结构的分解图。请参考图1 至图3,本实施例的后车身结构100包括后面板110、保险杠120及保险杠加强件130。后面板110用以配置于车辆的车身的后部且沿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X延伸。保险杠120从所述车身的后方安装在后面板110上且
沿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X延伸,保险杠120用以在所述车辆发生碰撞时抑制所述车身变形。保险杠加强件130配置于后面板110与保险杠120之间且沿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X延伸,保险杠加强件130用以提升后车身结构100的刚性。后面板110、保险杠加强件130及保险杠120通过螺栓50而相互连接。
[0038]图4是图3的保险杠加强件的局部放大图,其对应于图3所示的局部区域A1。图5是图3的保险杠加强件的部分区段俯视图。请参考图4及图5,本实施例的保险杠加强件130具有孔130a、第一勾部1301及第二勾部1302。孔130a具有在所述车身的上下方向Z延伸的相对的两边缘130a1、130a2,第一勾部1301连接于孔130a的边缘130a1且在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Y上往所述车身的前方延伸,第二勾部1302连接于孔130a的边缘130a2且在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Y上往所述车身的后方延伸。第一勾部1301用以勾住后面板 110(示出于图1及图3)以保持保险杠加强件130,第二勾部1302用以勾住保险杠120(示出于图1至图3)以保持保险杠120。
[0039]基于上述的配置方式,在组装过程中,可先将保险杠加强件130的第一勾部1301勾住后面板110以使保险杠加强件130保持在后面板110上,接着将保险杠加强件130的第二勾部1302勾住保险杠120以使保险杠120保持在保险杠加强件130上,然后再利用螺栓50对后面板110、保险杠加强件130 及保险杠120进行锁附组装。据此,当进行所述锁附组装作业时,用户不需以自身的力量托住保险杠加强件130及保险杠120,而可大幅降低组装的困难度。此外,第一勾部1301及第二勾部1302如上述般分别连接于保险杠加强件130的孔130a的沿上下方向Z延伸的边缘130a1、130a2,故第一勾部 1301及第二勾部1302亦沿上下方向Z延伸,从而可有效避免第一勾部1301 及第二勾部1302因保险杠加强件130及保险杠120在上下方向的重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面板,配置于车身的后部且沿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保险杠,从所述车身的后方安装在所述后面板上且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以及保险杠加强件,配置于所述后面板与所述保险杠之间且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其中所述保险杠加强件具有至少一孔、至少一第一勾部及至少一第二勾部,所述至少一孔具有在所述车身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相对的两边缘,所述至少一第一勾部连接于所述两边缘的其中之一且往所述车身的前方延伸,所述至少一第二勾部连接于所述两边缘的其中之另一且往所述车身的后方延伸,所述至少一第一勾部勾住所述后面板以保持所述保险杠加强件,所述至少一第二勾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纯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