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5-羟基色氨酸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671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温和的水溶液反应体系中进行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5

羟基色氨酸的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合成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5

羟基色氨酸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5‑
羟基色氨酸是一种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体内的特殊氨基酸,广泛用于食品和医药中。5

羟基色氨酸可以增加脑内的血清素浓度和褪黑素水平,改善脊髓萎缩症状,促进睡眠,且对抑郁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外源性5

羟基色氨酸通常通过口服的方式补充,其可以穿过血脑屏障,增加大脑中5

羟色胺的浓度,减少体内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改善抑郁症。内源性的5

羟基色氨酸主要由色氨酸羟化酶对内源性L

色氨酸进行羟基化产生,此过程的退化通常会导致神经系统疾病。
[0003]在目前的5

羟基色氨酸的合成路线中,常用的方法是生物酶法或以3

甲基苯酚为原料的多步缩合化学合成方法。其中,生物酶法需要大量的菌体细胞或裂解液,而多步缩合化学合成法需要进行多次的缩合反应、氢化反应、水解反应等,均比较繁琐。本专利技术以价廉易得的L

色氨酸为反应原料,抗坏血酸和过氧化氢为氧化还原剂,商品化的纳米Fe3O4为催化剂,在温和的水溶液体系中以一步反应实现了5

羟基色氨酸的合成。反应过程简单便捷,反应原料绿色温和,且无需复杂的后处理过程。因此,本专利技术有望为5

羟基色氨酸的大规模合成提供更实用的技术支持。并且,由于反应体系中的所有成分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也可以为5

羟基色氨酸的生物应用提供潜在的技术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

羟基色氨酸的合成方法,其采用一种简单的一步反应化学合成路线,采用L

色氨酸作为反应原料,过氧化氢和抗坏血酸分别作为氧化剂和还原剂,纳米Fe3O4作为催化剂,在温和的水溶液体系中室温反应,合成5

羟基色氨酸。其中,过氧化氢在纳米Fe3O4的催化下为反应提供羟基自由基,抗坏血酸将羟基自由基转变成过氧化羟基自由基,并最终使L

色氨酸转变为5

羟基色氨酸。仅单独添加过氧化氢或抗坏血酸均不能使该反应发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5

羟基色氨酸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 将L

色氨酸溶解在稀盐酸溶液中;b. 将过氧化氢、抗坏血酸、纳米Fe3O4分别溶解或分散在水中;c. 向L

色氨酸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抗坏血酸溶液和纳米Fe3O4悬浊液;d. 在室温下振荡反应后,即可检测到5

羟基色氨酸的生成。
[0006]所述步骤a中所用L

色氨酸和稀盐酸溶液的质量比为10
‑5:1~10
‑3:1,稀盐酸溶液的浓度为10

4 M。
[0007]所述步骤b中所用过氧化氢与水的质量比为10
‑3:1~10
‑1:1,抗坏血酸与水的质量比为10
‑2:1~1:1,纳米Fe3O4与水的质量比为10
‑3:1~10
‑2:1。
mM的抗坏血酸溶液、2 mL 1 mg/mL的纳米Fe3O4悬浊液;d. 在室温下振荡反应10分钟后,即可检测到5

羟基色氨酸的生成。
[0015]图1为按实施例合成的5

羟基色氨酸的质谱定性检测结果,图2为按实施例合成的5

羟基色氨酸的质谱定量检测结果。其质谱检测结果与标准品一致,反应前后5

羟基色氨酸的含量变化明显,说明此方法在生理环境下可以生成5

羟基色氨酸。
[0016]对比例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5

羟基色氨酸的合成方法中,过氧化氢起到为反应提供羟基自由基的作用。不添加过氧化氢将使该反应无法进行。
[0017]作为不添加过氧化氢的对比例1,包括以下步骤:a. 在反应容器中加入4.4 mg(0.02 mmol)L

色氨酸和10 mL 10

4 M的稀盐酸溶液,搅拌溶解,得到2 mM的L

色氨酸溶液;b. 将880.6 mg 抗坏血酸加入到10 mL的水中,混合均匀,得到500 mM的抗坏血酸溶液;将10 mg 粒径为20 nm的纳米Fe3O4加入到10 mL的水中,混合均匀,得到1 mg/mL的纳米Fe3O4悬浊液;c. 向10 mL 2 mM的L

色氨酸溶液中加入2 mL 500 mM的抗坏血酸溶液、2 mL 1 mg/mL的纳米Fe3O4悬浊液;d. 在室温下振荡反应60分钟后,无法检测到5

羟基色氨酸的生成。
[0018]图3为按对比例1进行操作的样品的质谱定量检测结果。其质谱谱图中没有5

羟基色氨酸的峰,说明不添加过氧化氢的对比例1无法生成5

羟基色氨酸。
[0019]对比例2本专利技术公开的5

羟基色氨酸的合成方法中,抗坏血酸起到将羟基自由基转变成过氧化羟基自由基的作用。不添加抗坏血酸将使该反应无法进行。
[0020]作为不添加抗坏血酸的对比例2,包括以下步骤:a. 在反应容器中加入4.4 mg(0.02 mmol)L

色氨酸和10 mL 10

4 M的稀盐酸溶液,搅拌溶解,得到2 mM的L

色氨酸溶液;b. 将0.5 mL 30wt%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到9.5 mL的水中,混合均匀,得到500 mM的过氧化氢溶液;将10 mg 粒径为20 nm的纳米Fe3O4加入到10 mL的水中,混合均匀,得到1 mg/mL的纳米Fe3O4悬浊液;c. 向10 mL 2 mM的L

色氨酸溶液中加入2 mL 500 mM的过氧化氢溶液、2 mL 1 mg/mL的纳米Fe3O4悬浊液;d. 在室温下振荡反应60分钟后,无法检测到5

羟基色氨酸的生成。
[0021]图4为按对比例2进行操作的样品的质谱定量检测结果。其质谱谱图中没有5

羟基色氨酸的峰,说明不添加抗坏血酸的对比例2无法生成5

羟基色氨酸。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专利技术的涵盖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

羟基色氨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 将L

色氨酸溶解在稀盐酸溶液中;b. 将过氧化氢、抗坏血酸、纳米Fe3O4分别溶解或分散在水中;c. 向L

色氨酸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抗坏血酸溶液和纳米Fe3O4悬浊液;d. 在室温下振荡反应后,得到5

羟基色氨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

羟基色氨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用L

色氨酸和稀盐酸溶液的质量比为10
‑5:1~10
‑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

羟基色氨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用过氧化氢与水的质量比为10
‑3:1~10
‑1:1,抗坏血酸与水的质量比为10
‑2:1~1:1,纳米Fe3O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春华方啸袁萌杨黄浩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