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缸内直喷喷射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654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缸内直喷喷射阀结构,包括:电磁铁部件总成和喷嘴部件总成,喷嘴部件总成包括:进气接头部件、喷嘴体部件和喷射阀部件;喷射阀部件的顶部固定在喷嘴体组件的底部上;进气接头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进气接头和铁芯和配置在进气接头的进气孔和铁芯的铁芯内孔中的进气阀组件;喷嘴体部件包括喷嘴体和平衡阀组件,喷嘴体的顶部与进气接头的底部通过电磁铁部件连接,喷射阀部件的顶部固定在喷嘴体的底部上;在喷嘴体内轴向设置有贯通整个喷嘴体的喷嘴体内孔,平衡阀组件安装在所述喷嘴体内孔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平衡阀结构,在相同流通面积下,可以采用更大的喷射压力,获得更大的气体流量。更大的气体流量。更大的气体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缸内直喷喷射阀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气体喷射阀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气体缸内直喷喷射阀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气体喷射阀作为气体发动机燃气供给系统中的关键执行部件,其性能的优劣对喷气定时、喷射持续期、喷射质量流率等喷射特性具有显著影响。目前广泛使用于氢内燃机的供气策略为进气道喷射,由于气体的最小点火能量和淬火距离较低,这种喷射方式可能会出现提前点火、爆震和回火等问题。另一方面,氢在进气中取代空气,限制了发动机的功率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同类产品存在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新结构的气体缸内直喷喷射阀结构,其在压缩冲程期间直接向气缸喷射气体,依照各气缸的发火顺序,采用电磁驱动方式,实现对各个气缸定时定量的供气。此种供气方式可以避免PFI的回火问题,因为喷射燃气时,进气门已经完全关闭了。同时,PFI喷射方式导致的气体置换空气而造成的体积效率损失也可以得到解决。另外,由于采用高喷射压力,在相同的喷射持续时间内可以提供更高的能量,实现更高的负荷。
[0004]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气体缸内直喷喷射阀结构,包括:电磁铁部件总成和喷嘴部件总成,所述喷嘴部件总成包括:进气接头部件、喷嘴体部件和喷射阀部件;所述喷射阀部件的顶部固定在所述喷嘴体组件的底部上;所述进气接头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进气接头和铁芯和配置在所述进气接头的进气孔和铁芯的铁芯内孔中的进气阀组件;所述喷嘴体部件包括喷嘴体和平衡阀组件,所述喷嘴体的顶部与所述进气接头的底部通过电磁铁部件连接,所述喷射阀部件的顶部固定在所述喷嘴体的底部上;在所述喷嘴体内轴向设置有贯通整个喷嘴体的喷嘴体内孔,所述平衡阀组件安装在所述喷嘴体内孔中。
[000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进气接头外周的下部具有一第一杆段,所述进气孔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孔段;所述铁芯的外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二杆段、第三杆段、第四杆段和第五杆段,其中在第二杆段与第三杆段之间设置有第一圈槽;所述铁芯内孔从上而下由第二孔段和第三孔段组成,所述铁芯的第二杆段的顶部与所述进气接头的第一杆段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铁芯内孔的第二孔段与所述进气孔中的第一孔段相贯通;所述电磁铁部件包括注塑壳体、电磁铁插片、线圈骨架、线圈、隔磁套、盖板和轭铁;所述喷嘴体的上部由上而下设置有第六杆段、第七杆段、第八杆段;所述注塑壳体注塑在所述第一杆段、第二杆段、第一圈槽和第三杆段的上部上;所述隔磁套固定在所述第五杆段上,所述隔磁套的顶面与所述第四杆段的底面接触,所述隔磁套的底面与所述第六杆段的顶面接触;所述线圈骨架包围在所述第三杆段中下部、所述第四杆段、第五杆段和第六杆段上,所述线圈骨架的底面与所述第七杆段的顶面接触;所述线圈绕在线圈骨架上;所述轭铁通过所述盖板安装在线圈骨架和第七杆段的外周上,所述轭铁的顶面与所述盖板的底面接触,所述轭铁的
底面与所述第八杆段的顶面接触;所述盖板的内孔套在所述第三杆段下部上;所述电磁铁插片的一端插入所述线圈骨架中并与所述线圈电连接,所述电磁铁插片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注塑壳体中并与设置在所述注塑壳体上的电插头电连接。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注塑壳体靠近所述电插头的位置设置有一防转销。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为导磁金属平板,在所述盖板的中心设置有盖板中心孔,在所述盖板周向一侧设置有一道锥形缺口,所述锥形缺口与所述盖板中心孔连通,在所述盖板周向相对所述锥形缺口的另一侧设置有一道三角形缺口。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轭铁采用一金属平板卷制形成,中心为圆柱形中心孔,所述圆柱形中心孔与所述线圈骨架的外径贴合。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隔磁套采用不导磁材料制成。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阀组件包括弹簧上座、滤网、调整座和进气弹簧,所述调整座的外周由上而下分为第九杆段和第十杆段,第九杆段的外径小于第十杆段的外径,在调整座内设置有贯穿整个调整座的调整座内孔,所述调整座内孔由上而下分为第四孔段和第五孔段;第四孔段与第五孔段之间通过锥面过渡连接,在所述第十杆段靠近所述第九杆段位置周向设置有若干第一径向横孔,所述第一径向横孔将所述第五孔段与外界连通;所述弹簧上座为薄壁冲压件,在弹簧上座内设置有贯穿整个弹簧上座的弹簧上座内孔,所述弹簧上座内孔由上而下分为第六孔段和第七孔段;将所述进气弹簧和弹簧上座置入所述进气接头的第三孔段中并使得所述进气弹簧的顶部与所述弹簧上座的底部连接,所述进气弹簧的底部延伸出所述进气接头的第三孔段,所述弹簧上座的外周与所述进气接头的第三孔段紧配合;将所述滤网和调整座置入到所述弹簧上座的第六孔段中,其中调整座位于滤网的上方且所述调整座的第一径向横孔以上的部分露出所述弹簧上座和进气孔的第三孔段、第二孔段后伸入到所述进气孔的第一孔段中,进气孔内的氢气通过调整座中的第一径向横孔和第四孔段进入到调整座的第五孔段中,调整座的第五孔段出来的氢气然后通过滤网和弹簧上座的第七孔段、进气弹簧以及所述进气孔的出气侧流入所述喷射阀部件中。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喷嘴体采用导磁材料制成,在所述喷嘴体的外周由所述第八杆段至下还依次设置有第十一杆段、第十二杆段和第十三杆段,在所述第十三杆段的底部设置有焊接圈槽;所述喷嘴体内孔由上而下由第八孔段、第九孔段、第十孔段、第十一孔段、第十二孔段和第十三孔段,其中,所述第十一孔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十孔段的内径,第十二孔段的内径小于第十孔段的内径,且第十二孔段为盲孔,与第十三孔段不直接相通;在第十三孔段的上端面沿圆周方向分布有一圈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第十一孔段连通,所述第十三孔段上边沿为锥面;
[0012]所述平衡阀组件包括:衔铁、阀座、阀杆、第一O型密封圈、第二O型密封圈和组合密封圈;所述衔铁的外周由上之下依次设置有第十四杆段、第十五杆段、第十六杆段,在所述衔铁内设置有一轴向贯通整个衔铁的衔铁内孔,所述衔铁内孔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十四孔段、第十五孔段、第十六孔段,在所述第十六孔段上设置有一圈第一密封圈槽;在所述第十五杆段临近所述第十四杆段位置周向布置有若干第二径向横孔,在所述第十六杆段下端面设置有一道第二圈槽,所述第二圈槽中填充橡胶垫;
[0013]所述阀座的外周由上之下依次设置有第十七杆段、第十八杆段,所述第十七杆段外周为锥面,第十七杆段的上端面为窄平面,在所述第十八杆段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槽;在所述第十八杆段的上端面周向设置有若干限位凸台,所有的限位凸台的高度相同且低于所述第十七杆段的上端面;所述阀座内设置有一轴向贯通整个阀座的阀座内孔,所述阀座内孔下部的出口为锥面;
[0014]所述阀杆的外周由上至下由第十九杆段、第二十杆段、第二十一杆段、第二十二杆段,在第二十二杆段上设置有一道第二密封圈槽,所述阀杆内设置有一轴向贯通整个阀杆的阀杆内孔;
[0015]装配时,将所述组合密封圈装入所述阀杆的第二十二杆段的第二密封圈槽中,然后将所述阀杆的第二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缸内直喷喷射阀结构,包括:电磁铁部件总成和喷嘴部件总成,所述喷嘴部件总成包括:进气接头部件、喷嘴体部件和喷射阀部件;所述喷射阀部件的顶部固定在所述喷嘴体组件的底部上;所述进气接头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进气接头和铁芯和配置在所述进气接头的进气孔和铁芯的铁芯内孔中的进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体部件包括喷嘴体和平衡阀组件,所述喷嘴体的顶部与所述进气接头的底部通过电磁铁部件连接,所述喷射阀部件的顶部固定在所述喷嘴体的底部上;在所述喷嘴体内轴向设置有贯通整个喷嘴体的喷嘴体内孔,所述平衡阀组件安装在所述喷嘴体内孔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缸内直喷喷射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接头外周的下部具有一第一杆段,所述进气孔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孔段;所述铁芯的外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二杆段、第三杆段、第四杆段和第五杆段,其中在第二杆段与第三杆段之间设置有第一圈槽;所述铁芯内孔从上而下由第二孔段和第三孔段组成,所述铁芯的第二杆段的顶部与所述进气接头的第一杆段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铁芯内孔的第二孔段与所述进气孔中的第一孔段相贯通;所述电磁铁部件包括注塑壳体、电磁铁插片、线圈骨架、线圈、隔磁套、盖板和轭铁;所述喷嘴体的上部由上而下设置有第六杆段、第七杆段、第八杆段;所述注塑壳体注塑在所述第一杆段、第二杆段、第一圈槽和第三杆段的上部上;所述隔磁套固定在所述第五杆段上,所述隔磁套的顶面与所述第四杆段的底面接触,所述隔磁套的底面与所述第六杆段的顶面接触;所述线圈骨架包围在所述第三杆段中下部、所述第四杆段、第五杆段和第六杆段上,所述线圈骨架的底面与所述第七杆段的顶面接触;所述线圈绕在线圈骨架上;所述轭铁通过所述盖板安装在线圈骨架和第七杆段的外周上,所述轭铁的顶面与所述盖板的底面接触,所述轭铁的底面与所述第八杆段的顶面接触;所述盖板的内孔套在所述第三杆段下部上;所述电磁铁插片的一端插入所述线圈骨架中并与所述线圈电连接,所述电磁铁插片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注塑壳体中并与设置在所述注塑壳体上的电插头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体缸内直喷喷射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注塑壳体靠近所述电插头的位置设置有一防转销。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体缸内直喷喷射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导磁金属平板,在所述盖板的中心设置有盖板中心孔,在所述盖板周向一侧设置有一道锥形缺口,所述锥形缺口与所述盖板中心孔连通,在所述盖板周向相对所述锥形缺口的另一侧设置有一道三角形缺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体缸内直喷喷射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采用一金属平板卷制形成,中心为圆柱形中心孔,所述圆柱形中心孔与所述线圈骨架的外径贴合。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体缸内直喷喷射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套采用不导磁材料制成。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体缸内直喷喷射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阀组件包括弹簧上座、滤网、调整座和进气弹簧,所述调整座的外周由上而下分为第九杆段和第十杆段,第九杆段的外径小于第十杆段的外径,在调整座内设置有贯穿整个调整座的调整座内孔,所述调整座内孔由上而下分为第四孔段和第五孔段;第四孔段与第五孔段之间通过锥面过渡连接,在所述第十杆段靠近所述第九杆段位置周向设置有若干第一径向横孔,所述第一径向横孔将所述第五孔段与外界连通;所述弹簧上座为薄壁冲压件,在弹簧上座内设置有贯穿整个弹簧上座的弹簧上座内孔,所述弹簧上座内孔由上而下分为第六孔段和第七
孔段;将所述进气弹簧和弹簧上座置入所述进气接头的第三孔段中并使得所述进气弹簧的顶部与所述弹簧上座的底部连接,所述进气弹簧的底部延伸出所述进气接头的第三孔段,所述弹簧上座的外周与所述进气接头的第三孔段紧配合;将所述滤网和调整座置入到所述弹簧上座的第六孔段中,其中调整座位于滤网的上方且所述调整座的第一径向横孔以上的部分露出所述弹簧上座和进气孔的第三孔段、第二孔段后伸入到所述进气孔的第一孔段中,进气孔内的氢气通过调整座中的第一径向横孔和第四孔段进入到调整座的第五孔段中,调整座的第五孔段出来的氢气然后通过滤网和弹簧上座的第七孔段、进气弹簧以及所述进气孔的出气侧流入所述喷射阀部件中。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体缸内直喷喷射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体采用导磁材料制成,在所述喷嘴体的外周由所述第八杆段至下还依次设置有第十一杆段、第十二杆段和第十三杆段,在所述第十三杆段的底部设置有焊接圈槽;所述喷嘴体内孔由上而下由第八孔段、第九孔段、第十孔段、第十一孔段、第十二孔段和第十三孔段,其中,所述第十一孔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十孔段的内径,第十二孔段的内径小于第十孔段的内径,且第十二孔段为盲孔,与第十三孔段不直接相通;在第十三孔段的上端面沿圆周方向分布有一圈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第十一孔段连通,所述第十三孔段上边沿为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民备何静邓飞欧阳玲湘龙美彪伍新义李成校
申请(专利权)人:南岳电控衡阳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