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氢杨梅素作为活性成分在睡眠障碍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394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二氢杨梅素作为活性成分在睡眠障碍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二氢杨梅素为原料制备的药物,可以增加大脑ATP供应,增加Gephyrin蛋白水平,改善大脑抑制性神经元(GAMA氨基丁酸)的功能;通过该化合物,可以有效改善痴呆患者夜间睡眠障碍,尤其是伴有夜间躁动兴奋状态,同时可以调节多巴胺神经元功能,通过调节抑制性神经元功能起到镇静作用,减轻焦虑抑郁和失眠现象,安全性好,没有依赖性和耐受性及其他的不良反应。有依赖性和耐受性及其他的不良反应。有依赖性和耐受性及其他的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氢杨梅素作为活性成分在睡眠障碍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二氢杨梅素作为活性成分在睡眠障碍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老年痴呆、卒中后痴呆、帕金森痴呆等多种痴呆症中70%伴有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常见表现为夜间躁动、过度兴奋、日落激越等。痴呆患者大脑中抑制性神经元与兴奋性神经元失衡,睡眠觉醒节律被破坏。失眠亦为睡眠障碍,失眠伴随着焦虑/抑郁为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心身疾病。失眠患者睡眠

觉醒节律紊乱,大脑抑制性神经元(GAMA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功能失调。失眠患者伴随的焦虑/抑郁多与大脑多巴胺分泌失调有关。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用于治疗痴呆伴睡眠障碍或者失眠伴随焦虑/抑郁等症状是通过使用抗精神分裂药物或者抗失眠、抗焦虑抑郁药物等。然而,抗精神分裂药物会引起明显的认知损害、大脑高级神经功能损害和运动功能损害;此外,抗失眠抗焦虑抑郁药物常有显著不良反应如嗜睡、疲乏、肢体运动不协调、记忆力差、性功能障碍等,且具有依赖性和耐受性。
[0003]二氢杨梅素的化学名(2R,3R)

3,5,7

三羟基
‑2‑
(3,4,5

三羟基苯基)苯并二氢吡喃
‑4‑
酮,作为一种黄酮儿茶酚化合物(图1),除具有黄酮类化合物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解除醇中毒、预防酒精肝、脂肪肝、抑制肝细胞恶化、减轻炎症等作用,具有巨大的药用价值。二氢杨梅素是茅岩莓等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其在茅岩莓春夏幼嫩茎叶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达到样品干重的20%以上,幼叶中的心叶可达40%以上。此外,二氢杨梅素及含有二氢杨梅素的植物提取物不仅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等多种功效,同时还表现出了高安全性,并被作为食品添加剂在我国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二氢杨梅素作为活性成分在睡眠障碍中的应用,目的是为了解决针对痴呆症伴随睡眠障碍以及失眠伴焦虑/抑郁,采取抗精神分裂药物或者抗失眠、抗焦虑抑郁药物等应对措施,造成使用者嗜睡、疲乏、肢体运动不协调、记忆力差、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具有依赖性和耐受性,安全性不够高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二氢杨梅素作为活性成分在睡眠障碍中的应用,包括如下两个技术方案:
[0006]方案一
[0007]二氢杨梅素作为活性成分在睡眠障碍中的应用,将二氢杨梅素用于制备治疗痴呆伴睡眠障碍的食物或者药物,所述二氢杨梅素是指二氢杨梅素单体和/或含二氢杨梅素的植物。
[000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利用含二氢杨梅素的植物制备为食品组合物,所述食品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茅岩莓10

80%、磷酯酰丝氨酸5

30%、枳椇子10

50%、酸枣仁1

30%和水苏糖1

30%。
[0009]进一步,所述食品组合物还包括苦荞麦苗1

10%、杨梅0.5

5%、桂圆0.5

5%。
[00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治疗痴呆伴睡眠障碍的食物或者药物的制剂剂型为口服液、固体饮料、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泡腾片、糖浆剂、丸剂、膏滋剂、软胶囊、软膏剂、乳剂、散剂、缓释剂、控释剂、靶向制剂、粉针剂、水针剂、注射剂、雾化剂、微乳剂、凝胶剂、纳米制剂。
[0011]方案二
[0012]二氢杨梅素作为活性成分在睡眠障碍中的应用,将二氢杨梅素用于制备治疗失眠伴焦虑/抑郁的食物或者药物,所述二氢杨梅素是指二氢杨梅素单体和/或含二氢杨梅素的植物。
[00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利用含二氢杨梅素的植物制备为食品组合物,所述食品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茅岩莓10

80%、磷酯酰丝氨酸5

30%、枳椇子10

50%、酸枣仁1

30%、水苏糖1

30%、香蕉1

10%、燕麦1

5%和葵花籽1

5%。
[001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治疗失眠伴焦虑/抑郁的食物或者药物的制剂剂型为口服液、固体饮料、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泡腾片、糖浆剂、丸剂、膏滋剂、软胶囊、软膏剂、乳剂、散剂、缓释剂、控释剂、靶向制剂、粉针剂、水针剂、注射剂、雾化剂、微乳剂、凝胶剂、纳米制剂。
[001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以二氢杨梅素为原料制备的药物,可以增加大脑ATP供应,增加Gephyrin蛋白水平,改善大脑抑制性神经元(即调控γ

氨基丁酸)的功能;通过该化合物,可以有效改善痴呆患者夜间睡眠障碍,尤其是伴有夜间躁动兴奋状态,同时可以调节多巴胺神经元功能,通过调节抑制性神经元功能起到镇静作用,减轻焦虑抑郁和失眠现象,安全性好,没有依赖性和耐受性及其他的不良反应。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二氢杨梅素的分子结构式;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二氢杨梅的提取工艺流程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DHM对AD模型小鼠大脑中Gephyrin蛋白的水平影响对比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DHM对AD模型动物认知能力的影响对比图;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服用前和服用后的睡眠时间对比图;
[0021]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服用前和服用后的躁动次数对比图;
[0022]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服用前和服用后的睡眠时间对比图;
[0023]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中DHM对AD模型小鼠ATP的水平影响对比图;
[0024]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中DHM对AD模型小鼠大脑中Gephyrin蛋白的水平影响对比图;
[0025]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8中服用前和服用后的睡眠时间对比图;
[0026]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9中高教迷宫实验和小鼠活跃探索行为评价小鼠焦虑抑郁状态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实施例1
[0029]本实施例中的二氢杨梅素是从茅岩莓(藤茶)中提取获得的二氢杨梅素。提取方法如图2所示,分别通过过滤干燥获得50%的二氢杨梅素,通过重结晶的方式获得98%的二氢杨梅素。利用上述方法提取的DHM进行动物实验。
[0030]选取16只20月龄转基因AD模型小鼠(TG

SwDI)和8只同样月龄非转基因小鼠(野生型Wt)作为对照,共分为3组:对照组、AD模型组、AD治疗组(DHM 2mg/kg/day),口服(混于饲料中),连续使用3月。在1.5月及3月时检测各组大脑Gephyrin蛋白水平,以及观察DHM对AD模型动物认知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二氢杨梅素作为活性成分在睡眠障碍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二氢杨梅素用于制备治疗痴呆伴睡眠障碍的食物或者药物,所述二氢杨梅素是指二氢杨梅素单体和/或含二氢杨梅素的植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利用含二氢杨梅素的植物制备为食品组合物,所述食品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茅岩莓10

80%、磷酯酰丝氨酸5

30%、枳椇子10

50%、酸枣仁1

30%和水苏糖1

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组合物还包括苦荞麦苗1

10%、杨梅0.5

5%、桂圆0.5

5%。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痴呆伴睡眠障碍的食物或者药物的制剂剂型为口服液、固体饮料、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泡腾片、糖浆剂、丸剂、膏滋剂、软胶囊、软膏剂、乳剂、散剂、缓释剂、控释剂、靶向制剂、粉针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冬梅朱雁军
申请(专利权)人:国科特膳江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