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粒药物出药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100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单粒药物出药瓶,包括瓶身、安装在瓶口处的取药组件以及安装在取药组件外的保护盖。其中,取药组件包括底端安装在瓶口处的通道、以及安装在通道上端部分的按压组件;通道内径与药物直径相当;按压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通道左右两侧的按压片以及固定安装在按压片上的弧形出药头,当按压片处于按压状态时,两出药头上端及中心开口大于药物直径,底端部分开口小于药物直径。取药时,倒置药瓶,使一粒药被置入两按压片间,当按压片被按压时,上面钳口距离增大,颗粒自动掉出,而此时底端钳口距离被缩小,卡住了下一个颗粒,回放按压片,下一个颗粒能够到达上个颗粒位置,等待下次取粒。待下次取粒。待下次取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粒药物出药瓶


[0001]本技术属于药瓶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单次单粒出药的单粒药物出药瓶。

技术介绍

[0002]药物是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在理论上,药物是指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的范畴,与健康息息相关。根据药物作用机理、副作用以及作用部位的不同,药物形式也不尽相同。但圆形颗粒状药物形式属于其中最常见的形式,包装也最简便,通过将目标粒数药物装入瓶中,密封后加保护盖而成。
[0003]患者用药时,将密封层捅破,每次倒出服用量后,再盖上保护盖。尽管普通药瓶形式有利于降低包装成本,但缺陷也明显,具体如下:1)倒药时,容易一次倒出多片,多余的药片会再一次经过人的手,放回药瓶,加大了药片的受污染度,在人们治病的基础上又再一次加大了人们生病的概率;2)为了减少药片回潮,旋拧瓶盖形式往往设计比较紧,用药比较急的情况下,人往往处于紧张状态,当前的旋拧瓶盖难以快速打开,难以实现立即取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提供了一种单粒药物出药瓶,一次只出一粒药,避免药物回放,同时实现快速取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单粒药物出药瓶,包括瓶身、安装在瓶口处的取药组件以及安装在取药组件外的保护盖。其中,取药组件包括底端安装在瓶口处的通道、以及安装在通道上端部分的按压组件;通道内径与药物直径相当;按压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通道左右两侧的按压片以及固定安装在按压片上的弧形出药头,当按压片处于按压状态时,两出药头上端及中心开口大于药物直径,底端部分开口小于药物直径。
[0007]本技术中,取药时,倒置药瓶,使一粒药被置入两按压片间,当按压片被按压时,内推出药头下端,使得出药头上面钳口距离增大,颗粒自动掉出,而此时底端钳口距离被缩小,卡住了下一个颗粒,回放按压片,下一个颗粒能够到达上个颗粒位置,等待下次取粒。
[0008]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单粒药物出药瓶中,通道包括按住瓶口处的梯形通道部以及与该梯形通道部一体成型的矩形通道部;梯形通道部上窄下宽,矩形通道部内径与梯形通道部上端口内径相同。按压片通过弹簧对称安装在矩形通道部上。
[0009]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单粒药物出药瓶中,弧形出药头底端与矩形通道顶端接触。当按压片被按压时,弧形凹口底端在矩形通道顶端部分对向移动,将第二粒药物颗粒挡住。
[0010]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单粒药物出药瓶中,当按压片处于按压状态时,两弧形出药头上端开口距离为药物直径的1.1倍,中心开口距离为药物直径的1.2~1.3倍,实现
将药物颗粒顺利排出。
[0011]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单粒药物出药瓶中,梯形通道部顶端外侧壁上设置有台阶,按压片下端部分对应设置有与该台阶适配的凹口,实现限位。
[0012]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单粒药物出药瓶中,梯形通道部上端部分外侧壁上设置有摩擦纹,与保护盖内侧壁适配,实现保护盖稳固安装,并一定程度上实现防潮。
[0013]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单粒药物出药瓶中,梯形通道部与瓶口处通过螺纹形式连接。
[0014]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单粒药物出药瓶中,保护盖为透明塑料盖。
[0015]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单粒药物出药瓶中,瓶身底端内侧壁上设置有弹簧和托板,托板的直径与瓶身内径相同,将药物自动上顶,使得药物在通道内单向排列。
[0016]技术的作用与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的单粒药物出药瓶中,通道内径与药物直径相当实现了药物在通道内的单向排列;按压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通道左右两侧的按压片,当按压片处于按压状态时,内推出药头下端,使得出药头上端及中心开口大于药物直径,底端部分开口小于药物直径,取药时,倒置药瓶,使一粒药被置入两按压片间,当按压片被按压时,上面钳口距离增大,颗粒自动掉出,而此时底端钳口距离被缩小,卡住了下一个颗粒,回放按压片,下一个颗粒能够到达上个颗粒位置,等待下次取粒,实现了药物的单次单粒出药。因此,本技术既减少了药片的受污染度,又实现了紧急状态下的快速出药。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单粒药物出药瓶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按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单粒药物出药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a)按压片处于未压缩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b)按压片处于压缩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单粒药物出药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下列实施例不应看作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
[0023]实施例一
[0024]根据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单粒药物出药瓶100包括瓶身1、安装在瓶口处的取药组件2以及安装在取药组件外的保护盖3。
[0025]瓶身1与现有技术无异,取药组件2安装在瓶口处,保护盖3为透明塑料盖扣在取药组件2上。
[0026]取药组件2包括底端安装在瓶口处的通道4、以及安装在通道上端部分的按压组件5。通道4包括安装瓶口处的梯形通道部41以及与该梯形通道部一体成型的矩形通道部42。梯形通道部41上窄下宽,下端部分呈矩形,其外侧壁上设置有摩擦纹,与保护盖内侧壁适配,实现保护盖稳固安装,并一定程度上实现防潮;矩形通道部42内径与梯形通道部上端口内径相同,内径与药物直径相当,实现药物在其内单向排列。
[0027]根据图2,按压组件5包括对称设置在矩形通道部42左右两侧的按压片51,两片按压片上端部分对称设置有弧形出药头52,该弧形出药头底端与矩形通道顶端接触。当按压片被按压时,两按压片上端开口距离为药物直径的1.1倍,中心开口距离为药物直径的1.2~1.3倍,实现将药物颗粒顺利排出。同时弧形出药头底端在矩形通道顶端部分对向移动,将第二粒药物颗粒挡住,实现单次单粒药物排出。
[0028]为了实现按压限位,矩形通道部42外侧壁上设置有台阶421,按压片下端部分对应设置有与该台阶适配的凹口,实现限位。
[0029]图3显示了单粒药物出药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当按压组件处于未压缩状态时,两弧形出药头底端钳口距离大于药物颗粒直径(图3a),取药时,倒置药瓶,使一粒药被置入两按压片间;当按压片被按压时,内推弧形出药头底端,上面钳口距离增大,颗粒自动掉出,而此时底端钳口距离被缩小,卡住了下一个颗粒(图3b),回放按压片,弧形出药头回位,下一个颗粒能够到达上个颗粒位置,再次压缩按压组件,第二粒药物被取出。
[0030]待取出目标数目的药物后,药瓶正放,由于瓶身内径较通道内径大,药物流回瓶身内。下次取药后,再次倒置药瓶,依次取药即可。
[0031]实施例二
[0032]本实施例二中,与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粒药物出药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身、安装在瓶口处的取药组件以及安装在取药组件外的保护盖,其中,所述取药组件包括底端安装在所述瓶口处的通道、以及安装在所述通道上端部分的按压组件;所述通道内径与药物直径相当;所述按压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通道左右两侧的按压片以及固定安装在按压片上的弧形出药头,当所述按压片处于按压状态时,两弧形出药头上端及中心钳口距离大于药物直径,底端钳口距离小于药物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粒药物出药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通道包括按住瓶口处的梯形通道部以及与该梯形通道部一体成型的矩形通道部;所述梯形通道部上窄下宽,所述矩形通道部内径与梯形通道部上端口内径相同,所述按压片通过弹簧对称安装在所述矩形通道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粒药物出药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弧形出药头底端与所述矩形通道顶端接触。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燕春马莉萍石嘉栋汤莹张昳丽卞薇薇陈萍马宏仪曹璇君唐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