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502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28
本申请涉及冷却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冷却装置,其包括热交换箱与热交换管组,热交换管组设置于热交换箱内,热交换管组连接有进油管与出油管,进油管与出油管用于供油进出;热交换箱上连接有进水管与出水管,进水管与出水管用于供生活用水的进出。本申请采用热交换箱将高温的油与冷水进行热交换,具有迅速降低油的温度,控制油的酸价,保证油的质量的同时,产生的热量将冷水加热,供厂区使用,热能有效被利用的效果。被利用的效果。被利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冷却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冷却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循环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油炸食品为我国传统美食之一,如锅巴、麻花、油条等,油炸食品制作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相当于食品量十几到几十倍的油,才能将食品炸出酥脆的口感。
[0003]相关技术中,油炸锅巴的制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米淘洗并蒸熟;2、发酵大米;3、将发酵好的大米压片并切碎;4、油炸碎面片后脱油;5、撒料并包装;在油炸锅巴时,通常使用大量油,油炸温度较高,当晚上工厂停工时,需要将油抽出并保存,以备第二天继续使用。
[0004]综上所述,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油温度过高,持续高温易导致油酸价升高,可能会对食品品质产生较大影响,严重时,可能会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保证回收的油的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循环冷却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循环冷却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循环冷却装置,包括热交换箱与热交换管组,热交换管组设置于热交换箱内,热交换管组连接有进油管与出油管,进油管与出油管用于供油进出;热交换箱上连接有进水管与出水管,进水管与出水管用于供生活用水的进出。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热交换箱将高温的油与冷水进行热交换,迅速降低油的温度,控制油的酸价,保证油的质量的同时,产生的热量可以将冷水加热,供厂区使用,保证热能的有效利用。
[0009]可选的,所述热交换管组包括多根螺旋管,多根螺旋管的弯曲程度不同,且多根螺旋管层层套设,多根螺旋管在热交换箱内均匀排布,多根螺旋管的一端均与进油管连通;多根螺旋管的另一端均与出油管连通。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根螺旋管的位置设置,使得热交管箱内均匀排布螺旋管,则位于热交换箱内的冷水会被均匀的加热;螺旋管的形状设置,使得从进水管进入热交换箱中的水会螺旋状流动,与装有油的多根螺旋管充分增大接触面积,在降低油温的同时升高水温,保证足够大的热交换量。
[0011]可选的,最外层的相邻所述螺旋管之间连通有多根第一连接管,次外层的相邻螺旋管之间连通有多根第二连接管。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根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的设置,使得相邻螺旋管内的油可以互相流动,增大油的散热效率。
[0013]可选的,多根所述第一连接管在最外层的相邻螺旋管之间均匀分布,使得多根第二连接管在次外层的相邻螺旋管之间均匀分布。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根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的均匀分布,使得相邻螺
旋管内的油可以充分的互相流动,同时间内增大油的散热量,缩短水的加热时间。
[0015]可选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管与多个第二连接管交错分布。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交错分布的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使得多个螺旋管内的油互相流动时,还会产生一定阻力,增加散热量,加快加热水的速度。
[0017]可选的,所述螺旋管内壁为波浪状。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浪状的螺旋管内壁,使得流动于螺旋管中的油会不断被撞击,撞击的过程大量散热,加快油的降温速度与水的加热速度。
[0019]可选的,所述进油管上连接有吹油管,吹油管连接有气体供给处,吹油管上安装有阀门。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吹油管的设置,使得沿吹油管吹出的气体可以将螺旋管内的剩余油吹干净,防止冷却的油凝固并堵塞管道。
[0021]可选的,所述吹油管连通于进油管正上方。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吹油管位于进油管正上方的设置,使得吹油管吹出气体时,不会被进油管内的油阻挡。
[0023]可选的,所述吹油管靠近进油管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油透气膜。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油透气膜的设置,使得吹油管在吹出气体的同时,进油管内的油不会流到吹油管内。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6]1.采用热交换箱将高温的油与冷水进行热交换,迅速降低油的温度,控制油的酸价,保证油的质量;同时,产生的热量将冷水加热,供厂区使用;
[0027]2.螺旋管的形状设置,使得从进水管进入热交换箱中的水会螺旋状流动,与装有油的螺旋管充分增大接触面积,在降低油温的同时升高水温,保证足够大的热交换量;
[0028]3.波浪状的螺旋管内壁,使得流动于螺旋管中的油会不断被撞击,撞击的过程大量散热,加快油的降温速度与水的加热速度。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旨在显示隐藏部分热交换箱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旨在显示螺旋管、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是旨在显示螺旋管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是旨在显示防油透气膜的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1、热交换箱;11、进油管;12、出油管;13、进水管;14、出水管;2、热交换管组;21、螺旋管;22、第一连接管;23、第二连接管;3、吹油管;31、阀门;4、防油透气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6]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循环冷却装置。参照图1和图2,一种循环冷却装置包括热交换箱1、热交换管组2与吹油管3,热交换箱1用于供水循环升温;热交换管组2位于热交换箱1内,且与热交换箱1连接,热交管管组2用于供油循环冷却;吹油管3与热交换管组2连接,
且吹油管3用于供高压气体吹入热交管组2。
[0037]参照图1,热交换箱1为圆柱状箱体,且内部呈空腔,热交换箱1上固定连接有进油管11、出油管12、进水管13与出水管14,进油管11与进水管13位于热交换箱1的同一端,且进油管11位于热交换箱1的顶部,进水管13位于热交换箱1的底部;出油管12与出水管14共同位于热交换箱1另一端,出油管12位于热交换箱1的底部,出水管14位于热交换箱1的顶部。
[0038]在工厂结束油炸后,将需要降温的油从进油管11抽入热交换管组2,同时,将自来水从进水管13注入热交换箱1,在热交换箱1内的自来水被热交换管组2中的油加热并升温,位于热交换管组2中的油被自来水降温,降温后的油从出油管12流出并保存,升温的水从出水管14流出热交换箱1供厂区使用。
[0039]参照图2和图3,热交换管组2包括多根螺旋管21,多根螺旋管21层层套设,且均匀分布于热交换箱1中。本实施例中设置为三根螺旋管21,三根螺旋管21层层套设,且三根螺旋管21的一端均共同汇集于进油管11,并与进油管11固定连通;三根螺旋管21的另一端均共同汇集于出油管12,并与出油管12固定连通,上述固定连接方式均为焊接固定。参照图4,螺旋管21内壁呈波浪状。
[0040]参照图3,最外层的螺旋管21与相邻螺旋管21之间设置有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箱(1)与热交换管组(2),热交换管组(2)设置于热交换箱(1)内,热交换管组(2)连接有进油管(11)与出油管(12),进油管(11)与出油管(12)用于供油进出;热交换箱(1)上连接有进水管(13)与出水管(14),进水管(13)与出水管(14)用于供生活用水的进出;所述热交换管组(2)包括多根螺旋管(21),多根螺旋管(21)的弯曲程度不同,且多根螺旋管(21)层层套设,多根螺旋管(21)在热交换箱(1)内均匀排布,多根螺旋管(21)的一端均与进油管(11)连通;多根螺旋管(21)的另一端均与出油管(1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最外层的相邻所述螺旋管(21)之间连通有多根第一连接管(22),次外层的相邻螺旋管(21)之间连通有多根第二连接管(23)。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冬田雅利张梦娇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哈里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