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菌抑病毒保鲜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415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抑菌抑病毒保鲜块,其主要特点包括一颗粒状的内核及一外覆层,其中外覆层包覆于内核的外部,外覆层是由浓缩抑菌抑病毒剂低温冷冻形成,据此,外覆层得以升温而逐渐融解,从而对外部环境释放所述浓缩抑菌抑病毒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外覆层逐渐融解释出浓缩抑菌抑病毒剂,持续地保持抑菌抑病毒的有效性,内核的形成,有利于液态的浓缩抑菌抑病毒剂易于环绕着内核的外部,并于低温状态下冻结形成外覆层。冻结形成外覆层。冻结形成外覆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抑菌抑病毒保鲜块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低温保鲜用途的物品,特别是指一种抑菌抑病毒保鲜块的创新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包括食物在内的各种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的物品,需要保存在低温环境,冰柜、冰箱等各式低温设备为物品保存提供了良好的低温环境,但是,基于各种目的,需要移动物品时,物品必需离开低温设备,物品离开低温设备进入常温环境后,常温环境将使得物品的温度逐渐上升,物品容易产生质量变异,为减缓物品的温度上升速率,可将物品置入保冷袋或保冷箱等易于携带的隔热容器。
[0003]利用隔热容器携带需要低温保存的物品,在实际使用经验中发现仍存在下述的问题点:
[0004]物品置入隔热容器,仅能够减缓物品的升温速率,并无法避免物品的温度上升,物品在温度逐渐上升的过程中,物品相对于隔热容器的内部环境,仍属于相对低温状态,存在于物品周遭环境的水分子,受到物品的温度影响,将逐渐凝结形成水珠,诸多的水珠逐渐积聚于容器的内部,成为细菌或病毒生存的良好环境,而诸多的水分子结合并凝结为水珠的过程中,存在于空气中的细菌或病毒或微小分子的其他物质容易被带入水珠,据此,物品及使用者取用物品的手部,容易受到细菌或病毒的污染。
[0005]是以,针对上述需要低温保存物品在移动携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实用户所企盼,亦是相关业者须再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有鉴于此,创作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创作。
术内容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菌抑病毒保鲜块,其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如何研发出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新式结构形态为目标加以创新突破。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抑菌抑病毒保鲜块,包括:
[0009]一颗粒状的内核;以及
[0010]一外覆层,外覆层包覆于内核的外部,外覆层是由浓缩抑菌抑病毒剂低温冷冻形成,据此,外覆层得以升温而逐渐融解,从而对外部环境释放所述浓缩抑菌抑病毒剂。
[0011]借此创新结构形态与技术特征,使本技术对照先前技术而言,可使外覆层逐渐融解释出浓缩抑菌抑病毒剂,持续地保持抑菌抑病毒的有效性,内核的形成,有利于液态的浓缩抑菌抑病毒剂易于环绕着内核的外部,并于低温状态下冻结形成外覆层,达到实用的进步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请参阅图1、2、3所示,是本技术抑菌抑病毒保鲜块的实施例,惟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的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
[0016]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抑菌抑病毒保鲜块的实施例一,包括一颗粒状的内核10及一外覆层20,其中内核10是球状体,内核10亦可视需要置换为其他形状,内核10选择由水冷冻凝结构成,内核10亦可选择利用酒精或其他具有杀菌作用的液体低温冷冻构成,外覆层20包覆于内核10的外部,外覆层20是由浓缩抑菌抑病毒剂低温冷冻形成,外覆层20是六面立方体结构,据此,外覆层20得以升温而逐渐融解,从而对外部环境释放所述浓缩抑菌抑病毒剂。
[0017]进一步而言,内核10可选择由具有色彩的水凝结构成,据此,内核10可利用色彩作为区别标记,避免抑菌抑病毒保鲜块与其他冰块混淆使用,提高使用安全性。
[0018]通过上述结构组成形态与技术特征,兹就本技术的使用作动情形说明如下:需要低温保存的物品(图未绘示)由低温设备取出并移置于隔热容器(图未绘示)的内部时,可将多个实施例一置入隔热容器,并使多个实施例一分布配置于物品的周围,存在于物品周遭环境的水分子,受到物品的相对低温影响,将逐渐凝结形成水珠,诸多的水珠逐渐积聚于容器的内部,浓缩抑菌抑病毒剂低温冷冻形成的外覆层20亦逐渐升温,随着外覆层20逐渐升温融解,构成外覆层20的所述浓缩抑菌抑病毒剂逐渐释放于水珠,水珠遂形成水及所述浓缩抑菌抑病毒剂混合而成的溶液,配合着水珠的凝结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外覆层20融解为液态的量亦随之增加,溶液所含带的浓缩抑菌抑病毒剂,不致于过度稀释,而可持续地保持抑菌抑病毒的有效性,形成不利于细菌或病毒生存的环境,物品及使用者取用物品的手部(图未绘示)沾染溶液时,物品及手部不易受到细菌或病毒的污染。
[0019]进一步而言,内核10的形成,有利于液态的浓缩抑菌抑病毒剂易于环绕着内核10的外部,并于低温状态下冻结形成外覆层20。
[0020]浓缩抑菌抑病毒剂包括水(Water)、铜(Copper)、锌(Zinc)及钙(Calcium),基于浓缩抑菌抑病毒剂的总量为100重量百分比(重量%),铜的重量百分浓度小于0.05%,锌的重量百分浓度小于0.02%,钙的重量百分浓度小于0.02%,其余为水或水及视需要添加的其他组成分(容后详述)的总合。
[0021]所述的铜、锌及钙分别为离子态,铜、锌及钙等金属离子为人体中必备的微量元素,其抑菌抑病毒的机制是利用物理性刺穿病原体,优点是效能强且具长效性,同时对人体无不良影响,属于相当安全的抑菌抑病毒成分,利用人体必备微量元素进行抑菌抑病毒的实效,目前已有诸多科学实验可兹左证,但此部分并非本技术所欲主张保护的专利区别特征范畴,即不再加以详述。
[0022]浓缩抑菌抑病毒剂可视需要进一步包括茶精油(Tea Essential oil)及氢化蓖麻油(Hydrogenated Castor Oil),基于浓缩抑菌抑病毒剂的总量为100重量百分比(重
量%),茶精油的重量百分浓度小于0.01%,氢化蓖麻油的重量百分浓度小于0.05%,茶精油又称茶树精油,经目前科学实证抗菌功效包括能够预防牙菌斑和牙周疾病、益于甲真菌病(灰指甲病)的治疗及可改善头皮屑等;而所述氢化蓖麻油主要作为润肠剂的用。
[0023]浓缩抑菌抑病毒剂可视需要进一步包括硅(Silicon)、透明质酸盐 (Hyaluronate)、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氧化铜(Copper Oxide)及丁二醇(Butylene Glycol),基于浓缩抑菌抑病毒剂的总量为100重量百分比(重量%),硅的重量百分浓度小于0.02%,透明质酸盐的重量百分浓度小于0.02%,二氧化钛的重量百分浓度小于0.02%,氧化铜的重量百分浓度小于0.05%,丁二醇的重量百分浓度小于0.02%。
[0024]如图3所示,实施例二主要不同于实施例一的构成在于,外覆层20是球形结构。
[0025]进一步而言,内核10亦可视需要置换为各种几何形态或不规则形态的立体结构,据此构成基于实施例一变化而得的各种变换实施选择。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菌抑病毒保鲜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颗粒状的内核;以及一外覆层,外覆层包覆于内核的外部,外覆层是由浓缩抑菌抑病毒剂低温冷冻形成,据此对外部环境释放所述浓缩抑菌抑病毒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傑
申请(专利权)人:颖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