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4517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电动机1中,当驱动线圈17绕在凸极114上时,电枢芯11的开口宽度保持足够地宽,以使驱动线圈能正确及方便地绕制。在驱动线圈17被绕好后,将包括圆周方向延伸部分51及轴向延伸部分52的磁通收集板50安装在凸极114的弧形部分117的外周面118上。在该安装操作中,在磁通收集板50上分别形成的两个爪形定位接合部分55被装配在槽119中,这些槽分别形成在电枢芯11的上、下端面中。(*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更具体地,涉及用于一种电动机中的电枢的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1(a)所示,用于一种电动机的电枢芯11包括多个凸极114,每个凸极由径向伸出的臂部分116及从臂部分116前端部分两侧上伸展出的弧形部分117组成。在相互邻近的凸极114之间形成一个开口槽100,使用开口槽100可将线圈绕到每个凸极114的臂部分116上。例如,电枢芯11绕一喷嘴转动并引导及抽出一根导线,然后导线能绕在凸极114的臂部分116上。为了防止弧形部分117干扰在提供导线绕制操作中的喷嘴的运动,作为开口槽100保证了足够宽的开口宽度W。这就是,在绕制驱动线圈17的操作时,如果,如图11(b)中所示地,开口槽100的开口宽度太窄,则喷嘴不能移动足够的程度,以使驱动线圈17不能相对臂部分116均匀地绕制,而引起驱动线圈17聚集在臂部分116的前端一侧上。它的结果是,在臂部分116的基端侧上产生了死空间D;这就是不仅驱动绕组17的圈数与死空间D相关地下降及由此降低了电动机输出,而且也引起驱动线圈17塌陷,这将产生松驰的驱动线圈17。因此,从驱动线圈17应被妥善绕制的观点看,开口槽100的开口宽度最好增大到一个大宽度,但是,在此情况下,引起了电动机输出特性下降了与增加宽度相应的量的问题。这就是,无论是电驱10转动还是磁铁转动,如果弧形部分117的开口在时,该开口部分的磁通集中力大大增加,及它的磁阻增大了与磁通集中力的增大相对应的量。它的结果是,使电动机严重受阻,这干扰了电动机的平滑及延伸的转动。如上所述,在传统的电枢结构中,驱动绕组17的妥善绕制及电动机的平滑输出彼此形成了自相矛盾的关系,如果其中一个增强时,则另一个变坏,即不可能使它们同时地增强。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在showa的日本专利公开文献No.63-157651中,公开了一种方法,根据它在电枢芯的外围表面上安装了磁通收集板(一种磁通收集件),由此使开口槽的开口宽度变窄。但是,使用了所公开的专利技术,不仅要花费时间及劳力来将磁通收集板安装到电枢芯上,而且该磁通收集板不能在其轴向上再作任何延伸,这不可能再增大电动机的输出。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机,它在电枢结构上作出改进,不仅能在适当条件下绕制驱动线圈,而且能提高其磁通收集功能,由此不仅能防止电动机阻塞,而且能有效及方便地增加电动机的输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机,包括一个电枢芯,它包括多个凸极,每个凸极包括一个径向伸出的臂部分及形成在所述臂部分前端并在其两侧伸出的弧形部分;绕制在所述臂部分上的驱动线圈;与所述电枢芯外周面对置的磁铁;由磁性材料作成的磁通收集板,它安装在所述弧形部分外周面上,所述磁通收集板包括在所述电枢芯圆周方向上从所述弧形部分周向两端部伸出的圆周方向延伸部分,在所述电枢芯轴向上从所述弧形部分轴向两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伸出的轴向延伸部分,及定位接合部分,它弯向所述弧形部分并与所述弧形部分相接合;其中所述磁铁及所述电枢芯中至少一个是可转动的。如上所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机中,当驱动线圈被绕在凸极上时电枢开口宽度设定得足够大,以便能正确及方便地绕制驱动线圈,在驱动线圈被绕制后,将磁通收集板安装在凸极弧形部分的外围表面上,而磁通收集板用来使电枢芯的开口宽度变窄。因此,电枢的磁通收集功能能增大到与电枢的如此窄孔相对应的程度,这防止了电动机的阻塞及由此允许电动机平滑地转动。并且,因为磁通收集板从弧形部分的外周面在电枢的轴向上伸出,该电枢具有高磁通收集功能及由此电动机的输出也能被增大。此外,磁通收集板包括弯向弧形部分的定位接合部分,并简单地通过使本定位接合部分与弧形部分接合,便能方便地达到磁通收集板相对弧形部分外围表面的定位。图1(a)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电动机基本结构的电枢的半剖面图;及图1(b)是其反输出侧端面的平面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动机的透视图,它表示磁通收集板安装在凸极弧形部分外围表面的状态;图3(a)是传统电动机中转矩变化的曲线图;及图3(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动机中转矩变化的曲线图;图4(a)是传统电动机中振动频率分布图;及图4(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动机中的振动频率分布图;图5是解释由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效果的图,它表示形成电动机的各部件能被公共使用;图6(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动机的透视图,它表示磁通收集板安装在凸极弧形部分外围表面上的状态;及图6(b)是电动机的透视图,它表示怎样制造电动机中使用的电枢及磁通收集板;图7(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电动机中使用的磁通收集板的透视图;及图7(b)是用于获得与使用本磁通收集板的电动机相同特性的传统电枢芯结构的透视图;图8(a)是使用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中的磁通收集板的透视图;及图8(b)是用于获得与使用本磁通收集板的电动机相同特性的传统电枢芯的结构的透视图;图9(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电动机的透视图,它表示磁通收集板安装在凸极弧形部分外围表面上的状态,及图9(b)是电动机的透视图,它表示如何将磁通收集板安装到凸极弧形部分的外围表面;图10(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电动机的透视图,它表示磁通收集板安装在凸极弧形部分的外围表面的状态;及图10(b)是它的侧视图;及图11(a)是使用在传统电动机中的电枢的平面图;及图11(b)是电枢的平面图,它表示当在传统电动机中原来样子的电枢的开口宽度变宽时所发生的问题。现在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机的各实施例。顺便地说,在描述相应各实施例前,将参照图1来描述下述各实施例中共同使用的结构。电动机的整个结构图1(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机的局部截面图。该电动机1是包括电动机壳的薄型小尺寸电动机。电动机壳由杯状盖盒2及封闭盖盒2开口的端板9组成。轴承3被固定在盖盒2底面部分201的中心处,而电动机轴4通过轴承3支承旋转。在电动机轴4中心部分附近并延伸在电动机轴4的纵向上及位于电动机盒内,这样地固定了一个电枢10,即它能整体地与电动机轴4一起转动。在盖盒2的内围面202上这样地装有环形磁铁5,即它与电枢10的外围面对置并在其中间具有小气隙。在电枢10的端板9侧,一个整流子6安装在电动机轴4上。电刷7这样地被刷架保持,即它与整流子6的接触面接触。刷架8被固定在封闭盖盒2开口的端板9上。在端板9上装有止推轴承31,它用于支承电动机轴4的一个端部。电枢10包括电枢芯11,它由各由硅钢作成的多个芯片层叠而制成。如图1(b)中所示,电枢芯11包括基部110,它包含电动机轴4穿过它延伸的轴孔113;及三个凸极114,它们分别从基部110径向伸出。三个凸极114的每个包括从基部110径向伸出的臂部分116及弧形部分117,弧形部分设在臂部分116的前端侧上并从臂部分116周缘方向的两侧伸展出来。用作绝缘的绝缘板20及30(见图1(a))被分别设置在电枢芯11的上面及下面,而驱动线圈17从这些绝缘板20及30的上方绕到臂部分116上。顺便地说,当绝缘板20及30放置在电枢芯11上时,就在相互邻近的凸极114之间分别形成了线圈引导部分40。因而,驱动线圈17不可能移向另外的凸极,而驱动线圈17被绕在电枢芯11的一个凸极114上(具体在它的臂部分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机,包括:一个电枢芯,它包括多个凸极,每个凸极包括一个径向伸出的臂部分及形成在所述臂部分前端并在其两侧伸出的弧形部分;绕制在所述臂部分上的驱动线圈;与所述电枢芯外周面对置的磁铁;由磁性材料作成的磁通收集板,它安装在所 述弧形部分外周面上,所述磁通收集板包括:在所述电枢芯圆周方向上从所述弧形部分周向两端部伸出的圆周方向延伸部分;在所述电枢芯轴向上从所述弧形部分轴向两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伸出的轴向延伸部分;及定位接合部分,它弯向所述弧形部分并与所 述弧形部分相接合;其中所述磁铁及所述电枢芯中至少一个是可转动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桐昌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