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3524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小型电机,包括:形成有底中空筒状的罩盖(5);与该罩盖开口部(6)嵌合的绝缘性盖构件(7);固定在罩盖的内周面上的定子以及配设在罩盖内部、由分别安装在罩盖与盖构件上的一方轴承部与另一方轴承部上的回转自如地支承回转轴(3)的转子。在盖构件(7)上设有一端部(12)向电机外部凸出的供电用的一对端子,端子(13)由具有弹性的导电性棒状构件(14)一体构成。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容易形成向电机外部凸出的供电端子,便于制造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供电用的多个端子的一端部向电机外部凸出的小型电机,可作为携带电话等的振动发生源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电机外部凸出有供电用的多个端子的一端部的小型电机,特别是涉及例如适用于携带电话等的振动发生源或光学精密设备等的小型电机。
技术介绍
小型电机除了上述各种设备之外,还广泛使用于所有领域,为适应电机制造的容易化以及电机用户的各种需求,提出了使满足上述要求的电机容易制造等的课题。小型电机的结构是在具有有底中空筒状的罩盖和盖构件的壳体内周面上装有定子,在壳体的内部设有转子,通过设在壳体上的轴承部回转自如地支承转子的回转轴。在盖构件上大多设有一端部向电机外部凸出的供电用的多个端子。也有将具有该盖构件的端子的小型电机组装在携带电话等设备内的情况。在此场合,设在该设备内的外部回路(如基板)的供电端子与电机的端子电气性连接。若电机的供电端子使用导线,则在将电机组装在前述设备时,必须进行导线的锡焊作业,或者设置插件进行连接。结果是使电机的组装作业复杂化,若使用插件,则会增加零件数。还必须确保配线用的空间。为此,作为一项解决使用导线时的锡焊作业等课题的技术,曾有过具有弹簧板状端子的小型电机的提案。然而,为使弹簧板状端子冲压加工成形,需要金属模和冲压机等。因此,会使包括端子成形工序在内的电机制造工序复杂化,增加生产成本。另外,电机中需要支承弹簧板状端子用的别的零件,故增加了电机的零件数。电机用户经常会对电机的供电端子提出各种要求。这样,当用户要求其它种类的端子时,就要变更传统的弹簧板状端子的金属模。结果是变更端子的种类不仅麻烦而且化时间。因此,要想容易、迅速而又低成本地制造出具有能满足要求的一端部的电机是很困难的。另外,弹簧板状端子因塑性变形容易产生弹性减弱的问题。因此,一旦在端子上反复施加负荷,则有可能降低端子的弹性。并且,在采用弹簧板状端子的场合,为提高与外部回路的供电端子电气性接触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压花加工等在电气接点部设置凸起并形成点接触。在用冲压机冲压加工弹簧板状端子时,还要废弃制品以外的部分,不能有效利用材料。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制造设有向电机外部凸出的供电端子的电机、即使用户提出各种端子的要求也能容易、迅速而又低成本地制造出具有能满足这一要求的一端子的小型电机。专利技术概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小型电机包括形成有底中空筒状的罩盖;与该罩盖开口部嵌合的绝缘性盖构件;固定在所述罩盖的内周面上的定子以及配设在所述罩盖内部、由分别安装在所述罩盖与所述盖构件上的一方轴承部与另一方轴承部回转自如的支承回转轴的转子,在所述盖构件上设有一端部向电机外部凸出的供电用的多个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采用具有弹性的导电性棒状构件一体构成。所述端子最好是具有将所述棒状构件一部分绕卷的扭转盘簧部。所述盖构件最好是具有中空状的绝缘性箱体部,所述扭转盘簧部被放置在所述箱体部内。例如,在所述箱体部上形成有矩形的中空部,该中空部三面被围住,并向所述回转轴的输出部开口,所述箱体部沿所述回转轴的与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按预定尺寸向所述输出部延伸,由此,所述端子在稳定的状态下被所述箱体部支承,故所述端子不会与所述罩盖接触而产生绝缘不良。所述端子最好是由一根从所述盖构件延伸到向电机外部凸出的所述一端部的所述棒状构件构成。例如,所述端子具有侧视的L字状部以及与该L字状部连续的、从所述罩盖斜方向分离的直线状或在直线状的中途形成台阶部并改变端子间隙形成弯曲状的直线部,所述端子的一端部的附近弯曲形成弯曲部,该弯曲部可与外部回路的供电端子点接触。另一个例子是所述端子具有沿所述盖构件的电机外部侧平面的第1直线部以及与该第1直线部连续的、从所述罩盖斜方向分离的直线状或在直线状的中途形成台阶部并改变端子间隙形成弯曲状的第2直线部,所述端子的一端部的附近弯曲形成弯曲部,该弯曲部可与外部回路的供电端子点接触。所述端子最好是具有由一根棒状构件在向电机外部凸出的所述一端部反方向弯曲形成的第1棒状部和第2棒状部。所述端子最好是具有U字状部和侧视的L字状部,所述U字状部与所述L字状部连接,在弯曲部沿所述罩盖斜向分离的方向笔直弯曲。在所述各实施形态中,最好是将所述端子的所述一端部的附近弯曲形成弯曲部,该弯曲部可与外部回路的供电端子点接触。所述所述盖构件的电机外部侧设置可支承所述端子的端子支承装置。例如,所述端子支承装置具有设在所述盖构件上的中空状绝缘性箱体部、在该箱体部内形成的端子支承部、所述盖构件的电机外部侧平面以及从电机外部侧平面向外凸出构成导电性连接端子的端部,所述端子压接在所述箱体部的内面和所述端子支承部的两侧面上,所述端子的另一端部配置在所述电机外部侧平面上,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端部沿所述端子弯曲,使所述端子在电气性连接的状态下与所述端部固定。所述端子最好是具有将所述棒状构件的一部分绕卷组成的扭转盘簧部、第1直线部和第2直线部。所述第1直线部与所述扭转盘簧部的一端连接,与所述盖构件的所述电机外部侧平面平行配置。所述第2直线部与所述扭转盘簧部的另一端连接,在弯曲部沿所述罩盖斜向分离的方向弯曲成直线状。另一个例子是所述盖构件具有本体部以及与该本体部一体形成的绝缘性块部。该块部57沿着从所述本体部56向与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鼓出,所述块部具有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的第1平面以及与该第1平面正交、与所述本体部的电机外部侧平面平行的第2平面;所述块部沿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朝所述转子的输出部延伸,由此,所述端子在稳定的状态下被所述块部支承,故所述端子不会与所述罩盖接触而产生绝缘不良;在所述块部的外面形成一对槽部,该槽部与所述块部的所述第1平面和所述第2平面连续形成。所述端子的L字状部被压入在所述槽部内,所述端子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电机外部侧平面接触,所述端子支承装置由所述槽部和所述电机外部侧平面构成。再一个例子是所述盖构件具有本体部以及与该本体部一体形成的绝缘性块部,该块部从所述本体部沿着与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鼓出,在所述块部的外面形成一对槽部和通孔;所述端子在压入所述槽部的同时,穿通在所述通孔内;所述端子支承装置由所述槽部、所述通孔和所述电机外部侧平面构成。再一个例子是所述盖构件具有本体部以及与该本体部一体形成的绝缘性块部;该块部从所述本体部沿着与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鼓出,所述块部具有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的第1平面以及与该第1平面正交、与所述本体部的电机外部侧平面平行的第2平面,在所述第1平面和第2平面上,形成有支承所述端子用的预定形状的凹部;所述端子与所述凹部嵌合,利用所述端子的弹力压接在所述块部和所述本体部上;所述端子的L字状部被所述块部和所述本体部支承;所述块部沿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向所述回转轴的输出部延伸,这样,所述端子在稳定的状态下被所述块部支承,故所述端子不会与所述罩盖接触而产生绝缘不良,所述端子支承装置由所述凹部和所述电机外部侧平面构成。在所述盖构件上装有与所述转子的整流子滑动接合的电刷,最好是使该电刷的一端部从所述盖构件的电机外部侧平面向外方凸出并与所述端子电气性连接。例如,最好是将从所述盖构件的电机外部侧平面向外方凸出的所述电刷的一端部沿所述端子弯曲,使所述电刷的一端部可与所述端子接合。由于所述端子可从所述盖构件的外方安装,因此可在组装所述小型电机之后装入所述端子。另外,在产生振动用的电机中,在所述回转轴的输出部上装有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电机(1、1a、1b),包括:形成有底中空筒状的罩盖(5);与该罩盖(5)的开口部(6)嵌合的绝缘性盖构件(7、50、70、170);固定在所述罩盖(5)的内周面上的定子以及配设在所述罩盖(5)内部、利用分别安装在所述罩盖(5)与所述盖构件(7、50、70、170)上的一方轴承部与另一方轴承部回转自如地支承回转轴(3)的转子,在所述盖构件(7、50、70、170)上设有一端部(12、51、71、171)向电机外部凸出的供电用的多个端子(13、52、72、72a、172),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13、52、72、72a、172)由具有弹性的导电性棒状构件(14)一体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鎌仓浩一五十岚公平
申请(专利权)人:马渊马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