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及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81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20
转子所具备的转子铁芯包括:多个磁铁嵌入孔(12),其在转子铁芯的周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供板状的永久磁铁(13)嵌入;凸极部(11),其形成于转子铁芯径向上的永久磁铁(13)的外侧;空隙部(14、15),其从转子铁芯的周向上的永久磁铁(13)的两端侧朝向转子铁芯的外周面延伸;缺口槽(16、17),其为切除转子铁芯的外周面的一部分而形成的;以及桥部(26),其形成于外周面与空隙部(14、15)之间。缺口槽(16、17)以在缺口槽(16、17)与空隙部(14、15)之间夹着桥部(26)的方式配置,在与转子铁芯的旋转轴正交的平面上,形成有距转子铁芯的旋转中心(O)的距离最小的缺口外径最小部。在转子铁芯的周向上,缺口外径最小部位于比空隙部(14、15)靠近凸极部(11)中心(D)侧的位置。凸极部(11)中心(D)侧的位置。凸极部(11)中心(D)侧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转子及电动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子及电动机。

技术介绍

[0002]已知一种包括转子铁芯和配置于转子铁芯外侧的定子铁芯的电动机中的转子,在转子铁芯中嵌入有多个永久磁铁。这种转子的转子铁芯中,在转子铁芯的周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有供板状的永久磁铁嵌入的多个磁铁嵌入孔。作为转子铁芯,存在一种具有空隙部(非磁性部)和桥部的转子铁芯,其中,所述空隙部从转子铁芯周向上的磁铁嵌入孔的两端,朝向转子铁芯的外周面延伸,所述桥部形成于外周面与空隙部之间。
[0003]此外,转子铁芯中,存在一种具有凸极部和缺口槽的转子铁芯,其中,所述凸极部形成于转子铁芯径向上的磁铁嵌入孔的外侧,所述缺口槽由切开转子铁芯的外周面而形成。像这样通过形成缺口槽,从而调整了转子铁芯的磁通分布。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

85532号公报
[000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

1203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上述专利文献中记载的转子形成为,空隙部的径向长度长于空隙部的周向长度,且永久磁铁远离转子铁芯的外周面地配置。与此相对地,例如,若将永久磁铁靠近转子铁芯的外周面地配置,则从转子铁芯到定子铁芯为止的磁阻较小,从而能够增加从转子铁芯流向定子铁芯的磁通量以提高旋转转矩。此外,即使不使永久磁铁靠近转子铁芯的外周面,通过使用磁通密度较高的永久磁铁,则能够增加从转子铁芯流向定子铁芯的磁通量以提高旋转转矩。另一方面,若从转子铁芯流向定子铁芯的磁通量增加,则存在转子铁芯与定子铁芯相互吸引的力量变大,导致转子铁芯旋转时的转矩的变动量(转矩脉动)变大的问题。
[0007]所公开的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转矩的变动的转子及电动机。
[0008]本申请公开的转子的一种形态为,一种具备形成为圆柱状的转子铁芯的转子,转子铁芯包括:多个磁铁嵌入孔,其在转子铁芯的周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供板状的永久磁铁嵌入;凸极部,其形成于转子铁芯径向上的永久磁铁的外侧;空隙部,其从永久磁铁的两端侧向转子铁芯的外周面延伸;缺口槽,其为切除转子铁芯的外周面的一部分而形成的;以及桥部,其形成于外周面与空隙部之间,其中,缺口槽以在该缺口槽与空隙部之间夹着桥部的方式配置,在与转子铁芯的旋转轴正交的平面上,从转子铁芯的旋转中心至缺口槽为止的距离沿周向变化,由此在缺口槽中形成有距转子铁芯的旋转中心的距离最小的缺口外径最小部,在转子铁芯周向上,缺口外径最小部位于比空隙部靠近凸极部中心侧的位置。
[0009]根据本申请公开的转子的一种形态,能够抑制转矩的变动。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表示实施例的电动机的平面图。
[0011]图2是表示实施例的转子的平面图。
[0012]图3是用于说明实施例的转子的转子铁芯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0013]图4

1是表示实施例的转子铁芯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0014]图4

2是表示实施例的转子铁芯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0015]图5

1A是用于说明实施例的转子的磁通密度分布的变化的放大图。
[0016]图5

1B是将对比例的转子的磁通密度分布的变化与图5

1A对比表示的放大图。
[0017]图5

2A是用于说明实施例的转子的磁通密度分布的变化的放大图。
[0018]图5

2B是将对比例的转子的磁通密度分布的变化与图5

2A对比表示的放大图。
[0019]图5

3A是用于说明实施例的转子的磁通密度分布的变化的放大图。
[0020]图5

3B是将对比例的转子的磁通密度分布的变化与图5

3A对比表示的放大图。
[0021]图5

4A是用于说明实施例的转子的磁通密度分布的变化的放大图。
[0022]图5

4B是将对比例的转子的磁通密度分布的变化与图5

4A对比表示的放大图。
[0023]图6是对比表示实施例与对比例的各转子的磁阻转矩的图。
[0024]图7是对比表示实施例与对比例的各转子的电磁转矩的图。
[0025]图8A是表示实施例的转子铁芯的转矩波形的图。
[0026]图8B是表示对比例的转子铁芯的转矩波形的图。
[0027]图9是用于说明实施例的转子铁芯的、总效率及转矩脉动与空隙最外径部的距离及缺口最内径部的距离的关系的图表。
[0028]图10是表示参考例的转子铁芯的形状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基于附图对本申请公开的转子及电动机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此外,本申请公开的转子及电动机不限于以下的实施例。
[0030]实施例
[0031]电动机的结构
[0032]图1是表示实施例的电动机的平面图。图2是表示实施例的转子的平面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动机6是6极9槽的集中绕组型的三相电动机。电动机6具备:作为转子的转子21、以及作为配置于转子21的外周侧的定子的定子22。转子21具有由硅钢板等软磁性体形成的多片金属板层叠形成的圆柱状的转子铁芯23,多片金属板例如通过铆接而合为一体。转子铁芯23的中心轴插通有作为旋转轴的转动轴3,且转动轴3与转子21固定。此外,转子铁芯23中,沿转子铁芯23的轴向(转动轴3的轴向)贯穿地设有多个制冷剂气体通路9,且多个制冷剂气体通路9围绕转动轴3的轴空开间隔地配置。对于实施例的转子铁芯23的主要部分,将在后文中进行说明。
[0033]定子22形成为大致圆筒形,以包围转子21的外周侧的方式配置。定子22例如固定于未图示的压缩机的压缩机容器的内部等。如图1所示,定子22具备:定子铁芯24、上绝缘架25及下绝缘架(未图示)以及多个绕组46。定子铁芯24在与转子铁芯23的外周面之间隔开规定的气隙地配置。定子铁芯24中,在定子铁芯24的周向上以40deg(机械角)的间隔形成有九
根齿部32,其从环状的轭部31向内侧延伸,并且从齿部32的前端朝定子铁芯24的周向突出地形成有前端边缘33。在每个齿部32上,由每个绕组46分别形成卷绕部45。多个绕组46包括:三个U相绕组46

U1~46

U3、三个V相绕组46

V1~46

V3、三个W相绕组46

W1~46

W3。此外,定子22中,从各卷绕部45引出并汇集成一束的中性线由绝缘套管覆盖,并插入到在定子22的周向(转子21的旋转方向)上相邻的卷绕部45的间隙(参见图1)。上绝缘架25固定于定子铁芯24的上端部。下绝缘架固定于定子铁芯24的下端部。上绝缘架25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转子,其具备形成为圆柱状的转子铁芯,该转子的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包括:多个磁铁嵌入孔,其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供板状的永久磁铁嵌入;凸极部,其形成于所述转子铁芯径向上的所述永久磁铁的外侧;空隙部,其从所述周向上的所述永久磁铁的两端侧朝向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面延伸;缺口槽,其为切除所述外周面的一部分而形成的;以及桥部,其形成于所述外周面与所述空隙部之间,其中,所述缺口槽以在该缺口槽与所述空隙部之间夹着所述桥部的方式配置,在与所述转子铁芯的旋转轴正交的平面上,从所述转子铁芯的旋转中心至所述缺口槽为止的距离沿所述周向变化,由此在所述缺口槽中形成有距所述旋转中心的距离最小的缺口外径最小部,在所述周向上,所述缺口外径最小部位于比所述空隙部靠近所述凸极部中心侧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面上,所述空隙部具有空隙外径最大部,其在所述空隙部的内表面中距所述转子铁芯的所述旋转中心的距离最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宏昌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