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起动保护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1729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保护一种汽车起动保护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是在发动机起动过程中,当检测到单次起动时间超时,控制起动机停止起动;当检测到发动机连续多次起动,发动机连续多次起动的时间之和超过时间池阈值时,控制起动机停止起动,进入起动保护,在起动时间池的值恢复至设定值后,才允许发动机进行下一次的起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紧急情况下单次起动超时带来的用户抱怨以及解决低温环境下进入起动保护后起动恢复策略不合理的问题,降低起动机短时间频繁起动导致起动机性能衰减和烧蚀,防止维修误判,提升起动机可靠性。提升起动机可靠性。提升起动机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起动保护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起动保护方法,属于汽车起动控制技术。

技术介绍

[0002]汽车起动是将蓄电池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涉及蓄电池、起动机、发动机等部件。汽车在起动过程中,起动机工作电流约100A~200A,起动机旋转带动发动机转动。当车辆因为起动系统异常,用户短时间内频繁起动,起动机会在持续的大电流下工作,导致起动机内部热量不断累积,导致起动机性能衰减,严重的情况会引发起动机内部烧蚀。另外,在低温环境中频繁起动,也会影响蓄电池寿命。所以对于限制频繁起动时长,提高起动机可靠性以及保证蓄电池寿命非常有必要。
[0003]例如CN201621477184.1号一种汽车起动保护系统提出了单次起动时长控制单元和起动频率控制单元,但该单次起动时长控制单元达到限制后,存在延时起动导致用户体验感差。且起动频率控制单元进入起动保护状态后延时60秒后再起动,不能完全覆盖整车的使用场景。
[0004]在实际使用中,特别在紧急情况下首次起动不成功,且超出单次起动时长,此时的延时起动会造成用户抱怨。而起动频率控制单元在低温环境下起动车辆,因为汽车蓄电池频繁放电,汽车蓄电池电压在延时60秒后无法恢复到下次可以起动的电压。并且在起动频率控制单元进入起动保护后缺少起动超时提示,造成用户维修误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起动超时保护策略及超时提示方法,解决紧急情况下单次起动超时带来的用户抱怨以及解决低温环境下进入起动保护后起动恢复策略不合理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起动保护方法,所述方法是在发动机起动过程中,ECU检测到单次起动时间超时,控制起动机停止起动控制;当发动机连续多次起动,ECU检测到连续多次起动的时间之和超过时间池阈值时,ECU控制起动机停止起动,进入起动保护,采用时间池恢复策略对时间池进行恢复,在起动时间池的值恢复至设定值后,才允许发动机进行下一次的起动。
[0007]以上方案中,所述起动时间池阈值为整个起动过程中,起动继电器闭合至起动继电器断开的累积时间最大值;以上方案中,所述单次起动时间为一次起动过程中,起动继电器闭合至起动继电器断开的持续时间。
[0008]进一步,以上方案中,在进入起动保护时,ECU发出起动超时提示信号给车辆信息终端,包括汽车仪表、娱乐系统等。
[0009]进一步,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ECU接收到点火开关的起动信号,且此时发动机处于停机状态,ECU控制起动继电器闭合,起动继电器闭合完成起动机起动控制,ECU开始单次起动计时;(2)当ECU检测单次起动计时超过设定时间X, 发动机未成功起动, ECU控制起动机停止起动;(3)当ECU检测到连续多次起动,且多次起动的时间之和超过时间池阈值Y时,进入起动保护,禁止发动机进行下一次起动;(4)进入起动保护后开始计时Tt,采用时间池恢复策略对时间池进行恢复,当检测到时间池值恢复至设定值y后,结束保护,允许发动机进行下一次起动。
[0010]所述设定时间X为10

12s,时间池阈值Y为60

65s,设定值y为10

12s。
[0011]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起动保护系统,其包括如下功能模块:起动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点火开关的起动信号,且发动机处于停机状态时,控制起动继电器闭合,完成起动机起动控制;单次起动计时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起动继电器闭合后开始单次起动计时,当单次起动计时超过设定时间X, 发动机未成功起动时,控制起动机停止起动;起动保护模块,被配置为当连续多次起动,且多次起动的时间之和超过时间池阈值Y时,进入起动保护,禁止发动机进行下一次起动;起动恢复模块,被配置为进入起动保护后开始计时Tt,采用时间池恢复策略对时间池进行恢复,当检测到时间池值恢复至设定值y后,结束保护,允许发动机进行下一次起动。
[0012]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专利技术通过引入单次起动时间及起动时间池,提出单次起动时间限制策略,以及进入起动保护后起动时间池的恢复策略,有效解决了紧急情况下单次起动超时带来的用户抱怨以及解决低温环境下进入起动保护后起动恢复策略不合理的问题,并且通过进一步仪表增加起动超时提示,降低起动机短时间频繁起动导致起动机性能衰减和烧蚀,防止维修误判,提升了起动机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路连接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起动继电器闭合逻辑真值表。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起动继电器断开逻辑真值表。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参见图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汽车起动系统简化的电器连接电路,包含点火开关、汽车仪表、发动机控制单元(以下简称ECU)、蓄电池、起动继电器(常开)、起动机。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中:单次起动时间定义为:一次起动过程中,起动继电器闭合至起动继电器断开的持续时间。
[0019]起动时间池定义为:整个起动过程中,起动继电器闭合至起动继电器断开的累积
时间最大值。
[0020]起动继电器闭合控制逻辑见图2:当ECU接收到点火开关的起动信号,且此时发动机处于停机状态(发动机转速为0),ECU控制起动继电器闭合,起动继电器闭合完成起动机起动控制。
[0021]起动继电器断开控制逻辑:当ECU检测到发动机成功起动,ECU控制起动继电器断开,起动机停止起动控制。
[0022]当ECU检测到单次起动超时,ECU控制起动继电器断开,起动机停止起动控制。
[0023]当ECU检测到起动时间池超时(例如,连续多次起动的时间超过时间池阈值60秒),ECU控制起动继电器断开,起动机停止起动控制。同时ECU通过CAN总线发出起动超时信号,汽车仪表在接收到该信号后,仪表弹窗“起动超时
”ꢀ
字样,弹窗提示时间持续5秒。同时,每过1分钟就恢复起动时间池中时间1秒,当恢复到起动时间池大于10秒后,可再次进行起动操作。以上时间值均为举例,也可以设定为其它合理的值。
[0024]当ECU接收到点火开关终止起动信号,ECU控制起动继电器断开,起动机停止起动控制,见图3。
[0025]参见图4,本实施例对汽车起动保护的流程进行说明,其步骤如下:当用户起动汽车,汽车ECU会检测点火开关位置信号以及发动机停机状态。
[0026]如果ECU检测到点火开关位置信号为False,或者发动机停机状态为False,则ECU控制起动继电器不闭合;如果ECU检测到点火开关位置信号为True,同时发动机停机状态为True,则ECU控制起动继电器闭合;起动继电器闭合,起动机开始工作。
[0027]当起动机开始工作,此时如果ECU检测到起动终止信号为True,则ECU控制起动继电器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起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在发动机起动过程中,当检测到单次起动时间超时,控制起动机停止起动;当检测到发动机连续多次起动,发动机连续多次起动的时间之和超过时间池阈值时,控制起动机停止起动,进入起动保护,采用时间池恢复策略对时间池进行恢复,在起动时间池的值恢复至设定值后,才允许发动机进行下一次的起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起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动时间池阈值为整个起动过程中,起动继电器闭合至起动继电器断开的累积时间最大值;所述单次起动时间为一次起动过程中,起动继电器闭合至起动继电器断开的持续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起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入起动保护时,发出起动超时提示信号给车辆信息终端,包括汽车仪表、娱乐系统等。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汽车起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当接收到点火开关的起动信号,且此时发动机处于停机状态,控制起动机起动,并开始单次起动计时;(2)当检测到单次起动计时超过设定时间X, 并且发动机未成功起动时, 控制起动机停止起动;(3)当检测到连续多次起动,且多次起动的时间之和超过时间池阈值Y时,进入起动保护,禁止发动机进行下一次起动;(4)进入起动保护后开始计时Tt,采用时间池恢复策略对时间池进行恢复,当检测到时间池值恢复至设定值y后,结束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传林彭科鑫杨振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