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极耳圆柱电池的负极集流盘结构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13136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全极耳圆柱电池的负极集流盘结构,负极集流盘设置在卷芯底部,卷芯包括揉平区、空箔区和涂料区,负极集流盘结构主体为盘体,盘体上设有与电池壳连接焊接区、贯穿盘体的通孔,盘体的上表面设有可插入卷芯揉平区域的导流体,导流体为导电材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负极集流盘结构简单,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要把导流体插入揉平之后的负极箔材平面,使导流体和箔材平面硬接触,导流体起到了导流和蓬松卷芯内部的作用,导流体的导液孔、液槽、通孔结构的设置给电解液提供了更多的通路,有利于电解液进入卷芯内部,缩短了卷芯浸润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操作简单,适合工业推广应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极耳圆柱电池的负极集流盘结构及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结构
,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全极耳圆柱电池的负极集流盘结构及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绿色可充电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性能好、自放电小等突出优点,在储能市场占有主导地位。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日本SONY公司率先研制成功并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生产,现在已经逐步取代了铅酸蓄电池、镍镉蓄电池,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通讯电台、便携式电子设备、航天卫星、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汽车等领域,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当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已不能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各国科学家们正大力研究锂离子电池。目前,应用得最为广泛的电池为18650型号的圆柱电池,这种小圆柱电池容量较低,电池管理系统复杂,电池极片采用间歇涂布和超声焊接极耳的方式,工序繁琐且容易出现极耳错位、虚焊漏焊等问题,大尺寸圆柱型电池应运而生,大尺寸圆柱型电池具有高的电池容量,高的模组空间利用率,电池管理系统简单等优势,且电池极片采用连续涂布、揉平后焊接集流盘的方式,安全系数高,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0003]目前研究大尺寸圆柱电池型号主要有3416、4680、4850等型号,大圆柱电池在正负极极片涂布过程中极片边缘都留有空箔区,卷绕完成后两端揉平激光焊接集流盘,在激光焊接集流盘的过程中容易炸火产生焊渣、集流盘焊穿破坏卷芯结构等现象,造成卷芯内部短路、产品不良品率提高。且激光焊接消耗的能量较高,不利于降低工业生产成本,此外,卷芯两端空箔区揉平后卷芯平面比较紧密,造成电解液从两端浸润卷芯内部困难,导致电解液浸润渗液时间长,从而影响生产成本和锂电池的倍率性能、放电容量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全极耳圆柱电池的负极集流盘结构,所述负极集流盘结构简单,设置导流体插入卷芯负极端的空箔揉平区域,有利于后续电解液注液及浸润过程。
[0005]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
[0006]本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全极耳圆柱电池的负极集流盘结构,所述负极集流盘设置在卷芯底部,卷芯包括揉平区、空箔区和涂料区,所述负极集流盘结构主体为盘体,盘体上设有与电池壳连接焊接区、贯穿所述盘体的通孔,所述盘体的上表面设有可插入卷芯揉平区域的导流体,所述导流体为导电材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体贯穿揉平区,不超出卷芯内部的空箔区;优选所述导流体超过揉平区1~2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体的外径为1.5~2mm,可使卷芯内部负极空箔的揉平区域具备
较好的蓬松效果。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体为不锈钢材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体在负极集流盘结构上均匀分布。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体的顶端为尖端斜口,优选所述尖端斜口的倾斜角为20~60
°
,进一步优选为50
°
,方便穿刺。
[0013]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体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向下延伸贯穿所述盘体的表面形成导液孔,优选所述导液孔的管径为0.5~1mm。
[0014]进一步的,所述盘体的上表面部分区域向上凸起形成液槽,所述导流体设置在液槽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体焊接固定在盘体的上表面。
[0016]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含上述负极集流盘结构的全极耳圆柱电池。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所述负极集流盘结构简单,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要把导流体插入揉平之后的负极箔材平面,使导流体和箔材平面硬接触,导流体起到了导流的作用,节省了激光焊接集流盘的操作,同时,导流体的插入使得卷芯内部更为蓬松,间接的疏通电解液达到缩短了卷芯浸润的作用;导流体的导液孔、液槽、通孔结构的设置给电解液提供了更多的通路,有利于电解液进入卷芯内部,缩短了卷芯浸润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操作简单,适合工业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实施例1所述负极集流盘结构图。
[0020]图2为图1视图的俯视图。
[0021]图3为所述导流体插入卷芯具体位置示意图。
[0022]图4为实施例2所述负极集流盘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全极耳圆柱电池的负极集流盘结构,所述负极集流盘设置在卷芯底部,卷芯包括揉平区、空箔区和涂料区,所述负极集流盘结构主体为盘体,所述盘体的下表面中间设有与电池壳连接焊接区5,所述焊接区5周围设有贯穿盘体的通孔4,所述盘体的上表面均匀焊接有可插入卷芯底部揉平区域的导流体2,所述导流体2为不锈钢材质。
[0026]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导流体2具体设置有32根,32根所述导流体2均匀分布在盘体上表面,具体为沿半径方向设置的8列,其中4根导流体2为一列,所述导流体3的底端为尖端斜口,尖端斜口的倾斜角为20~60
°
,本实施例优选采用50
°
;导流体的外径
为1.5~2mm,本实施例优选采用1.7mm。
[0027]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之一,为了给电解液提供更多的通路,有利于卷芯浸润,所述导流体2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向下延伸贯穿所述盘体的表面形成导液孔1,所述导液孔1的管径设置为0.5~1mm,本实施例优选采用0.6mm。
[0028]如图3所示,以所述卷芯未揉平前的示意图作参考,使用本实施例所述负极集流盘时,所述导流体2穿过揉平区域后与所述卷芯内部的空箔区接触,所述导流体2为导电材质,本实施例具体采用导电不锈钢材质,硬度大,导电性好,且不与电解液反应,所述导流体2的长度贯穿揉平区,不超出卷芯内部的空箔区,具体为超过揉平区1~2mm,本实施例优选为1.5mm。
[0029]实施例2
[0030]参见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全极耳圆柱电池的负极集流盘结构。
[003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不同点在于:
[0032]本实施例所述负极集流盘结构在盘体上设有导流体2的部位向上凸起,形成液槽3,即:将所述导流体2设置在液槽3上,液槽3的设置方便焊接导流体2,同时给电解液提供更多的通路,有利于卷芯浸润。
[0033]液槽的分布设置由导流体的预定的焊接位置决定,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之一,以所述焊接区为中心,沿所述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极耳圆柱电池的负极集流盘结构,所述负极集流盘设置在卷芯底部,卷芯包括揉平区、空箔区和涂料区,所述负极集流盘结构主体为盘体,盘体上设有与电池壳连接焊接区、贯穿所述盘体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的上表面设有可插入卷芯揉平区域的导流体,所述导流体为导电材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集流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体贯穿揉平区,不超出卷芯内部的空箔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极集流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体超过揉平区1~2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集流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体的外径为1.5~2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集流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湘侯峰梁进觉周丹李宗值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凯德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