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多种导线切换、校直、出线的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9930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适用于多种导线切换、校直、出线的一体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有送线架,所述工作台上表面的中间部设有高度调整机构,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高度调整机构的两侧水平滑动设有送线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表面且远离所述送线架的一侧设有剪线机构;所述送线架上缠绕设有导线,所述导线的自由端穿过所述调整架上的过线架再经过送线机构传送至后端导向架,当所述导线从所述后端导向架穿出后由所述剪线机构剪切下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适用于多种导线切换、校直、出线的一体装置,实现了多种导线出线过程的自动切换过程,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出线过程中导线混淆的问题。免了出线过程中导线混淆的问题。免了出线过程中导线混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多种导线切换、校直、出线的一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导线切割
,尤其涉及适用于多种导线切换、校直、出线的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连接器、电缆等用于传输各类信号已被广泛应用于通信、航天航空、各类兵器及电气控制工程等领域中,其中导线是信号传输的直接载体,在连接器、电缆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多种导线的组合安装,无论是在军工行业还是民用领域都有广泛需求。
[0003]随着当前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对连接器、电缆产品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同时也对产品的生产效率、产品一致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绝大多数的连接器、电缆产品中,导线作为信号传输的载体,导线的组装效率和品质直接决定了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0004]在导线安装生产方面,多种导线的组合安装工序一直是制约生产效率的瓶颈。该工序需要切换导线、校直导线、切断导线,加工制造过程大部分依靠人共完成,尤其是军工行业使用的细的信号传输线束生产过程中。由于导线直径不同,颜色不同,非常容易出现导线类型出现混淆的状况。依靠人工会存在几点问题,最为突出的即第一:导线出线的效率低;第二:多种导线出线过程中导线易混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适用于多种导线切换、校直、出线的一体装置,实现了多种导线出线过程的自动切换过程,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6]适用于多种导线切换、校直、出线的一体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有送线架,所述工作台上表面的中间部设有高度调整机构,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高度调整机构的两侧水平滑动设有送线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表面且远离所述送线架的一侧设有剪线机构;
[0007]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包括垂直间隔设置的支撑架A和支撑架B,所述支撑架A和支撑架B之间垂直滑动连接调整架,所述调整架一侧壁靠近所述送线架的一端部纵向设有若干过线架、远离所述送线架的一端部纵向设有若干后端导向架;
[0008]所述送线架上缠绕设有导线,所述导线的自由端穿过所述调整架上的过线架再经过送线机构传送至后端导向架,当所述导线从所述后端导向架穿出后由所述剪线机构剪切下线。
[0009]优选地,所述送线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调整架两侧的送线底座A和送线底座B,所述送线底座A的上表面滑动设有送线支架A,所述送线底座B的上表面滑动设有送线支架B,所述送线支架A和送线支架B相对的侧壁上横向依次对称设有送线组件、校直组件和检测组件;
[0010]所述调整架的中间部横向依次设有第一窗口、第二窗口和第三窗口,所述送线支架A和送线支架B由设置在所述送线底座A和送线底座B之间的双向气缸驱动其同时相对或
相反运动,当所述送线支架A和送线支架B靠近时,两个所述检测组件、两个所述校直组件和两个所述送线组件分别在所述第一窗口、第二窗口和第三窗口处相接触用于对导线进行检测、校直和传送。
[0011]优选地,两个所述送线组件均包括固定背板,所述固定背板一侧的上端部水平设有上支撑板、下端部水平设有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上表面同轴设置送线滚轮;所述下支撑板的下表面设有送线电机,所述送线电机的输出轴垂直向上穿过所述下支撑板且通过联轴器连接转动轴的底端,所述转动轴的上端部垂直向上穿过所述轴承且与所述送线滚轮固定连接。
[0012]优选地,两个所述校直组件均包括校直气缸,所述校直气缸的上表面水平滑动连接校直安装板,所述校直安装板的上表面设有两个校直滚轮;
[0013]两个所述检测组件均包括检测安装板,所述检测安装板的上端部设有检测滚轮,其中一个所述检测组件的检测安装板的下端部设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与所述检测滚轮传动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过线架包括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的一侧壁上设有安装孔,所述L型支架上表面相邻设置两个立杆,所述立杆上活动连接过线滚轮。
[0015]优选地,所述调整架上且与所述过线架相同的一侧纵向设置若干压线阻尼,所述压线阻尼包括压线底座,所述压线底座的上下表面对称水平设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中间部均设有滑槽,上下两个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U型滑动件,所述U型滑动件的两个水平臂之间设有第一压线滚轮,所述U型滑动件的垂直臂通过阻尼弹簧与所述压线底座的内壁弹性连接,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远离所述压线底座的一端部设有第二压线滚轮。
[0016]优选地,所述后端导向架包括导线固定座,所述导线固定座的一侧壁水平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中间部设有压线口且两端水平同轴设有导线管;所述导线固定座上且位于所述支撑台的上下两侧可活动的贯穿设有导柱,两个所述导柱的一端固定连接尾顶块、另一端固定连接导柱固定块,两个所述导柱远离所述支撑台的柱体上套设有压线弹簧。
[0017]优选地,所述剪线机构包括剪线架,所述剪线架的上表面设有刀片架,所述刀片架的一端水平间隔设置两个立板,两个所述立板的中间部对称设有滑动槽,两个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转动销轴,所述转动销轴位于两个所述立板之间的部位固定连接两个推杆的一端;两个所述立板之间远离所述刀片架的一端活动连接两个剪刀片,两个所述剪刀片分别与所述推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剪线架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刀片架远离所述立板的一端间隔设有剪线气缸,所述剪线气缸的输出轴可活动地穿过所述刀片架的中间部且与所述转动销轴固定连接。
[0018]优选地,所述送线架包括两个垂直设置的送线板,两个所述送线板的两侧边对称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活动设有送线轴,所述送线板的顶端设有导线轮安装架,所述导线轮安装架上设有若干导线轮。
[0019]本技术中的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提出适用于多种导线切换、校直、出线的一体装置,该装置中的送线架满足了同时放置多种型号导线的需求,且导线不容易缠绕混淆;送线机构中的检测组件、校直组件、送线组件依次完成了对导线的异常检测、校直和输送的功能。本装置中过线架、压线阻尼和后端导向架实现了在导线传输过程中对导线的稳定夹持。
[0021]本技术提出适用于多种导线切换、校直、出线的一体装置,实现了多种导线出线过程的自动切换过程,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出线过程中导线混淆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3]图1为适用于多种导线切换、校直、出线的一体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0024]图2为送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高度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送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送线组件A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图4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29]图7为剪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过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压线阻尼的结构示意图;
[00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多种导线切换、校直、出线的一体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设有送线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的中间部设有高度调整机构(4),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高度调整机构(4)的两侧水平滑动设有送线机构(5),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且远离所述送线架(2)的一侧设有剪线机构(6);所述高度调整机构(4)包括垂直间隔设置的支撑架A(41)和支撑架B(43),所述支撑架A(41)和支撑架B(43)之间垂直滑动连接调整架(46),所述调整架(46)一侧壁靠近所述送线架(2)的一端部纵向设有若干过线架(7)、远离所述送线架(2)的一端部纵向设有若干后端导向架(9);所述送线架(2)上缠绕设有导线(3),所述导线(3)的自由端穿过所述调整架(46)上的过线架(7)再经过送线机构(5)传送至后端导向架(9),当所述导线(3)从所述后端导向架(9)穿出后由所述剪线机构(6)剪切下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种导线切换、校直、出线的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机构(5)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调整架(46)两侧的送线底座A(52)和送线底座B(53),所述送线底座A(52)的上表面滑动设有送线支架A(522),所述送线底座B(53)的上表面滑动设有送线支架B(532),所述送线支架A(522)和送线支架B(532)相对的侧壁上横向依次对称设有送线组件(523,533)、校直组件(524,534)和检测组件(525,535);所述调整架(46)的中间部横向依次设有第一窗口(47)、第二窗口(48)和第三窗口(49),所述送线支架A(522)和送线支架B(532)由设置在所述送线底座A(52)和送线底座B(53)之间的双向气缸(51)驱动其同时相对或相反运动,当所述送线支架A(522)和送线支架B(532)靠近时,两个所述检测组件(525,535)、两个所述校直组件(524,534)和两个所述送线组件(523,533)分别在所述第一窗口(47)、第二窗口(48)和第三窗口(49)处相接触用于对导线(3)进行检测、校直和传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多种导线切换、校直、出线的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送线组件(523,533)均包括固定背板(5231),所述固定背板(5231)一侧的上端部水平设有上支撑板(5232)、下端部水平设有下支撑板(5233),所述上支撑板(5232)的上表面设有轴承(5237),所述轴承(5237)的上表面同轴设置送线滚轮(5238);所述下支撑板(5233)的下表面设有送线电机(5234),所述送线电机(5234)的输出轴垂直向上穿过所述下支撑板(5233)且通过联轴器(5235)连接转动轴(5236)的底端,所述转动轴(5236)的上端部垂直向上穿过所述轴承(5237)且与所述送线滚轮(5238)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多种导线切换、校直、出线的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校直组件(524,534)均包括校直气缸(5241,5341),所述校直气缸(5241,5341)的上表面水平滑动连接校直安装板(5242,5342),所述校直安装板(5242,5342)的上表面设有两个校直滚轮(5243,5343);两个所述检测组件(525,535)均包括检测安装板(525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闯龙文军谭元英肖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威克鲍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