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轴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450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主轴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旋转磁铁;    旋转侧轴承部件及固定侧轴承部件,所述固定侧轴承部件和所述旋转侧轴承部件在其之间具有在轴向上相对的面及在径向上相对的面;    转子枢毂部,其具有配置于旋转中心部的中空圆孔部;    支柱部,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定子线圈,其具有卷绕的线圈,并且面对所述旋转磁铁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其中,所述支柱部与所述中空圆孔部的内壁部之间具有间隙,以在所述转子枢毂部的所述中空圆孔部内通过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由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固定侧轴承部件和所述旋转侧轴承部件构成支承所述转子枢毂部的流体轴承,    所述流体轴承具有推力轴承部和径向轴承部,其中,所述推力轴承部形成在所述旋转侧轴承部件和所述固定侧轴承部件的在所述轴向上相对的面之间,所述径向轴承部形成在所述旋转侧轴承部件的外周部和固定侧轴承部件的内面在径向上相对的面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以高密度记录/再生信息的磁盘装置、光盘装置等盘式记录再生装置(以下称作盘驱动装置)所使用的主轴电机
技术介绍
以下,利用附图,对现有一般的主轴电机以及盘驱动装置进行说明。为了说明装有现有的主轴电机的盘驱动装置的结构,在图8中,用含有旋转轴的平面剖切装有现有主轴电机的盘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并以侧面剖面图表示其大致结构。在图8中,通过压入等方法把转子枢毂82固定在旋转轴81上。在旋转枢毂82中,安装有转子磁铁83和圆环状防脱环84,从而构成旋转体85。在底座86上,固定有由具有以凸缘状突出设置的突起部87a的轴承座套87和固定在轴承座套87上的止推板88构成的固定侧轴承部件89。在旋转轴81上设有人字状槽等动压力产生槽,其与固定侧轴承部件89的凹部嵌合并具有微小间隙,旋转轴81和固定侧轴承部件89是形成径向轴承部的流体轴承,通过固定侧轴承部件89可旋转自由地沿径向支持旋转轴81。另外,在构成固定侧轴承部件89的止推板88上,也可形成人字状槽等动压力产生槽,伴随旋转轴81的旋转,利用在止推板88和旋转轴81的下端面产生的动压力,沿轴向支持旋转轴81,形成被旋转自由地支持的推力轴承部,同时在由轴承座套87和止推板88构成的固定侧轴承部件89和旋转轴81之间的较小间隙中填充有动压力润滑剂90。进而,在底座86上,安装有在定子铁心91a上卷绕有线圈91b的定子91,从而形成主轴电机92。另外,在转子枢毂82的凸缘部的上面固定有在其表面上形成记录层(记录层,或者也称为记录膜)的盘93,众所周知,其设有信号转换元件(未图示)和用于使信号转换元件定位的摇动装置(未图示),形成能够在盘93的记录层上进行记录或者从记录层再生记录信号的盘驱动装置。通过在旋转体85上安装防脱环84,即使施加过度的冲击等,通过固定在旋转体85上的防脱环84与轴承座套87的突起部87a滑动接触,仍能可靠地防止旋转体85从固定侧轴承部件89上脱落(例如,参见日本公开特许公报No.JP08-275447,No.JP11-055900,No.JP06-233495,No.JP09-247886)但是,在具有上述现有结构的主轴电机92中,圆环状防脱环84的内径小于轴承座套87的突起部87a的外径,根据这种尺寸关系,存在装配过程复杂的问题。即在将转子磁铁83固定在旋转轴81上固定的转子枢毂82上后,将旋转轴81插入由轴承座套87和止推板88构成的固定侧轴承部件89的凹部中,将旋转轴81插入固定侧轴承部件89中,在填充动压力润滑剂90的状态下,使用由粘结剂粘接、压入,铆接加工或者激光焊接等众所周知的方法,将防脱环84固定在转子枢毂82上。此时,存在粘接时产生的粘接剂屑、压入或铆接加工产生的切割屑、或者焊接时飞散产生的焊接屑等屑类等杂物附着,并进入轴承座套87和旋转体85之间的的问题,或者在通过粘结固定的情况下,产生因粘着在转子枢毂82中的动压润滑剂90而导致粘接力减小的粘接可靠性的问题。另外,还存在的问题有在把旋转体85和固定侧轴承部件89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在将固定侧轴承部件89固定在底座86上时,用压入方法沿轴向挤压旋转轴81的上端,通过止推板88将挤压力传递至轴承座套87,在止推板88和旋转轴81触接的部分会在它们中的至少一个上产生压痕等损伤,被固定在轴承座套87上的止推板88的固定松弛,填充在作为流体轴承的径向轴承部以及推力轴承部中的动压力润滑剂90存在脱落的可能性,另外,在用粘接剂固定时,与防脱环84的粘接相同,也存在产生粘接剂屑的可能性,存在难以确保主轴电机的可靠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轴电机以及装有这种主轴电机的盘驱动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通过简单的装配程序进行装配,即使对于过度的冲击,旋转体也不会从固定侧轴承部件中脱落,而且,不会产生由于旋转体的过度上浮造成的盘和信号转换元件的过度碰撞,并且不会使信号转换元件和用于对信号转换元件进行定位的摇动装置造成致命损伤。为了达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主轴电机包括底座;旋转磁铁;旋转侧轴承部件及固定侧轴承部件,固定侧轴承部件和旋转侧轴承部件在其之间具有在轴向上相对的面及在径向上相对的面;转子枢毂部,其具有配置于旋转中心部的中空圆孔部;支柱部,其固定在底座上;定子线圈,其具有卷绕的线圈,并且面对旋转磁铁设置在底座上,其中,支柱部与中空圆孔部的内壁部之间具有间隙,以在转子枢毂部的中空圆孔部内通过的方式设置在底座上,由设置在底座上的固定侧轴承部件和旋转侧轴承部件构成支承转子枢毂部的流体轴承,流体轴承具有推力轴承部和径向轴承部,其中,所述推力轴承部形成在所述旋转侧轴承部件和所述固定侧轴承部件的在所述轴向上相对的面之间,所述径向轴承部形成在所述旋转侧轴承部件的外周部和固定侧轴承部件的内面在径向上相对的面之间。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如下结构转子枢毂与旋转侧轴承部件由相同的材料构成并一体形成;构成固定侧轴承部件的支柱部由平面部和圆柱部构成,平面部和圆柱部由独立的部件组装为一体;构成固定侧轴承部件的支柱部仅由圆柱部构成。除此之外,还可以构成为如下结构还具有动压力润滑剂,其充填在旋转侧轴承部件和固定侧轴承部件的在轴向上相对的面和在径向上相对的面之间;还包括第一动压力产生槽和第二动压力产生槽,所述第一动压力产生槽在旋转侧轴承部件和固定侧轴承部件的在轴向上相对的一个面上形成流体轴承,所述第二动压力产生槽在旋转侧轴承部件和固定侧轴承部件的在径向上相对的一个面上形成流体轴承;第一动压力产生槽形成为螺旋形状,第二动压力产生槽形成为人字形状。根据这些结构,在使盖子与构成支柱部的圆柱部顶端触接并组装在盘驱动装置中时,即使把来自外部的力施加在盖子上并对其进行按压,由于盖子的触接部与支柱部的圆柱部的顶端触接,因此,盖子不会与主轴电机的旋转部分触接,另外,即使受到过度的振动或落下或其它冲击,旋转侧轴承部件即转子枢毂也不会从固定侧轴承部件上脱落。另外,盘不会与在记录层上进行记录再生的信号转换元件(例如,磁头或光学头等)发生过度冲击,能够用非常简单的结构实现用于制造耐冲击性强的盘驱动装置的主轴电机。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主轴电机也可以作成支柱部在圆柱部的顶端部具有螺纹部的结构。另外,还包括盖子,其在支柱部的所述顶端部中与所述螺纹部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贯通孔,所述盖子通过插入到所述贯通孔的螺钉而固定在所述支柱部上,并且螺纹固定在位于所述支柱部的所述顶端部的所述螺纹部上。根据这些结构,即使由于非常大的冲击等任何外在因素,使放置有盘的转子枢毂部与盖子的一侧强烈触接,盖子也不会从支柱部的顶端部浮起,因此,能够抑制盘和信号转换元件的过度碰撞,从而能够用非常简单的结构,实现用于制造耐冲击性非常强的盘驱动装置的主轴电机。因此,通过将具有上述特征的主轴电机用在盘驱动装置中,能够实现具有高耐冲击性的可靠性高、可高密度地记录、再现信息的优良的磁盘装置和光盘装置等盘式记录再现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侧面剖面图,其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装有主轴电机的盘驱动装置的主要部件的大致结构;图2为平面剖面图,其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装有主轴电机的盘驱动装置的主要部件的大致结构;图3为局部剖面图,其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装有主轴电机的盘驱动装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轴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旋转磁铁; 旋转侧轴承部件及固定侧轴承部件,所述固定侧轴承部件和所述旋转侧 轴承部件在其之间具有在轴向上相对的面及在径向上相对的面; 转子枢毂部,其具有配置于旋转中心部的中空圆孔部; 支柱部,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定子线圈,其具有卷绕的线圈,并且面对所述旋转磁铁设置在所述底座 上, 其中,所述支柱部与所述中空圆孔部的内壁部之间具有间隙,以在所述 转子枢毂部的所述中空圆孔部内通过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由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固定侧轴承部件和所述旋转侧轴承部件构成支承 所述转子枢毂部的流体轴承, 所述流体轴承具有推力轴承部和径向轴承部,其中,所述推力轴承部形 成在所述旋转侧轴承部件和所述固定侧轴承部件的在所述轴向上相对的面之 间,所述径向轴承部形成在所述旋转侧轴承部件的外周部和固定侧轴承部件 的内面在径向上相对的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岛秀树松冈薰小幡茂雄宫森健一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