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司筒延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767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司筒延迟机构,包括司筒,司筒延迟套,螺丝,盖板,司筒装入司筒延迟套中通过螺丝锁紧,模具固定在司筒上,司筒底部固定在盖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模具在顶出的过程中,司筒在顶出的过程中和产品保持一段的相对静止,跟随产品移动5mm后模具其他结构继续往上顶,来降低产品对司筒的抱紧力,用于解决生产的稳定性和更加方便维修保养。生产的稳定性和更加方便维修保养。生产的稳定性和更加方便维修保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司筒延迟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司筒延迟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塑料模具常规司筒结构(如图1所示);此常规产品的螺钉柱深度20mm左右。受结构特征的限制,产品10为了增加自身强度,都会设计米字形支撑筋,且螺钉柱的深度会增加到25

30mm。模具直接用司筒11顶出的话,由于产品10的柱子太深,侧面筋太多,造成抱紧力较大,产品顶出后收缩较大,造成内孔的偏心,还会把柱子的口部拉坏了。在试模和生产的过程中,费时费力,较大的浪费人工成本,是一个技术型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司筒延迟,模具顶出时候,司筒和产品同步顶出,来降低产品对司筒的抱紧力,用于解决生产的稳定性和更加方便维修保养。
[0004]一种司筒延迟机构,包括司筒,司筒延迟套,螺丝,盖板,司筒装入司筒延迟套中通过螺丝锁紧,模具固定在司筒上,司筒底部固定在盖板上。
[0005]本技术当模具在顶出的过程中,司筒在顶出的过程中和产品保持一段的相对静止,跟随产品移动5mm后模具其他结构继续往上顶,来降低产品对司筒的抱紧力,用于解决生产的稳定性和更加方便维修保养。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本技术的示意图一。
[0008]图3是本技术的示意图二。
[0009]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2,一种司筒延迟机构,包括司筒2,司筒延迟套3,螺丝4,盖板5,将司筒2装入司筒延迟套3中,通过无头的螺丝4锁紧,然后一起通过底板装入模具6,最后通过盖板5用螺钉锁紧固定。如图3、4,当模具6在顶出的过程中,司筒2在顶出的过程中和产品1保持一段的相对静止,跟随产品移动5mm后模具其他结构继续往上顶。来降低产品对司筒的抱紧力,用于解决生产的稳定性和更加方便维修保养。当产品存在一个或者多个高度在25

30mm高的螺钉柱的时候,采用司筒延迟的结构,就可以解决司筒在顶出时候集中受力,以及产品定位柱偏心,以及口部损坏的情况。以及避免模具后期整改花费的等昂贵费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司筒延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司筒(2)、司筒延迟套(3)、螺丝(4)、盖板(5),司筒(2)装入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泉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