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压装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73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金属板材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板材压装机器人,包括底座、辅弯结构、下压结构和驱动结构;底座的中部开设第一型腔;辅弯结构包括两个辅弯块,每个辅弯块均设有第二型腔,第二型腔设置于辅弯块的底部,辅弯块的上面还设有板槽,两个辅弯块远离板槽的一端均设有压槽;下压结构包括与第一型腔对应、且设置于第一型腔上方的下压辊,下压辊连接承接块,承接块设置于下压块的中部,下压块的底面两端均设有楔块。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以可拆卸方式组装形成,方便工作人员携带到施工场地,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对板材进行弯折,避免耽误施工进度。避免耽误施工进度。避免耽误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材压装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板材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板材压装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金属板材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根据现场施工的需要进行弯折,例如,将板材弯折成为管状材料;工作人员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一般都是在施工之前,计算好现场所需特定形状的板材数量,先在车间将板材加工好之后,再带到施工现场进行施工。
[0003]但是,根据不同的工况,工作人员并不能非常精确的计算所需板材数量,只能进行大概的估算;虽然为了避免现场施工时板材数量不够,工作人员一般都是多加工,使加工好的板材有剩余,避免因为板材不够影响施工进度;但是,实际工作过程中,碰到板材数量不够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导致工作人员只能返回车间继续加工板材,耽误施工进度。
[0004]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压装机器人,其结构简单,以可拆卸方式组装形成,方便工作人员携带到施工场地,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对板材进行弯折,避免耽误施工进度。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板材压装机器人,包括底座、辅弯结构、下压结构和驱动结构。
[0007]所述底座的两端均设有施力耳,两个施力耳之间形成U型槽,所述底座的中部开设第一型腔。
[0008]所述辅弯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底部均滑动连接于U型槽中的辅弯块,两个辅弯块分别设置于第一型腔的两侧;每个辅弯块靠近第一型腔的位置处均设有第二型腔,第二型腔设置于辅弯块的底部,所述辅弯块的上面还设有板槽;两个辅弯块远离板槽的一端均设有压槽,压槽中设有第一斜面;两个所述辅弯块分别连接回弹组件。
[0009]所述下压结构包括与第一型腔对应、且设置于第一型腔上方的下压辊,所述下压辊的一端连接承接板,承接板的顶部连接承接块,所述承接块设置于下压块的中部,所述下压块的底面两端均设有楔块,所述楔块均设有与第一斜面配合使用的第二斜面;所述下压块的顶部连接所述驱动结构。
[0010]根据本技术的板材压装机器人,所述回弹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辅弯块远离第二型腔的一端的回弹轴,所述回弹轴可移动穿过施力耳后连接限位块,所述回弹轴上还套接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施力耳外侧和限位块之间。
[0011]根据本技术的板材压装机器人,所述下压辊的底面在上下方向上不高于两个楔块的底面。
[0012]根据本技术的板材压装机器人,所述下压块的内部设有向下开口的置物腔,
所述置物腔的两侧均设有滑槽,所述承接块的两侧均设有与滑槽配合使用的滑轨;所述下压块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升降孔,所述承接块的前后两端均设有插入升降孔中的滑杆;所述承接块的顶部与置物腔的顶部之间设有弹性件。
[0013]根据本技术的板材压装机器人,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在下压块上表面的连块,连块固定连接竖向设置的第一驱动杆,第一驱动杆转动连接横向设置的第二驱动杆,第二驱动杆的中部设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中转动连接转轴,转轴固定连接固定板;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外部还套接导向套,导向套固定连接固定板。
[0014]根据本技术的板材压装机器人,所述第二驱动杆靠近第一驱动杆的一端为转动连接端,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另一端为驱动端;所述转动环到驱动端的距离大于所述转动环到转动连接端的距离。
[001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压装机器人,通过在底座上设置两个可以左右滑动的辅弯块,辅弯块上的第二型腔与底座上的第一型腔共同组成完整的弯折形状,对板材进行弯折;通过下压块底部的楔块与辅弯块上的压槽配合,推动辅弯块的左右移动;驱动结构通过杠杆原理驱动下压块的上下运动,起到省力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以可拆卸方式组装形成,方便工作人员携带到施工场地,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对板材进行弯折,避免耽误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下压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

底座,11

施力耳,12

第一型腔;2

辅弯块,21

第二型腔,22

板槽,23

压槽,24

第一斜面,25

回弹轴,26

限位块,27

弹簧;3

下压辊,31

承接板,32

承接块,33

滑杆,34

弹性件,35

滑轨;4

下压块,41

楔块,42

第二斜面,43

置物腔,44

升降孔;5

连块,51

第一驱动杆,52

第二驱动杆,53

转动环,54

转轴,55

导向套;6

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板材压装机器人,包括底座1、辅弯结构、下压结构和驱动结构。
[0019]底座1的两端均设有向上设置的施力耳11,两个施力耳11之间形成U型槽,底座1的中部开设开口向上的第一型腔12。
[0020]辅弯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辅弯块2,且两个辅弯块2分别设置于第一型腔12的两侧,两个辅弯块2的底部均滑动连接于底座1的U型槽中;每个辅弯块2靠近第一型腔12的位置处均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二型腔21,第二型腔21设置于辅弯块2的底部,辅弯块2的上面还设有用于放置板材的板槽22;本技术中,两个第二型腔21和第一型腔12组合后,形成完整的、工作人员所需要的形状,例如,圆形、矩形;板材在放置过程中,板材的两端分别放置于两个板槽22中,板材的的中部悬空;两个辅弯块2远离板槽22的一端均设有压槽23,压槽23中设有第一斜面24;两个辅弯块2分别连接回弹组件。
[0021]下压结构包括与第一型腔12对应、且设置于第一型腔12上方的下压辊3,下压辊3的一端连接承接板31,承接板31的顶部连接承接块32,承接块32设置于下压块4的中部,下压块4的底面两端均设有楔块41,楔块41均设有与第一斜面24配合使用的第二斜面42;下压块4的顶部连接驱动结构。
[0022]本技术中,下压辊3的底面在上下方向上不高于两个楔块41的底面。
[0023]使用过程中,两个辅弯块2的初始状态为分别设置于第一型腔12的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压装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辅弯结构、下压结构和驱动结构;所述底座的两端均设有施力耳,两个施力耳之间形成U型槽,所述底座的中部开设第一型腔;所述辅弯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底部均滑动连接于U型槽中的辅弯块,两个辅弯块分别设置于第一型腔的两侧;每个辅弯块靠近第一型腔的位置处均设有第二型腔,第二型腔设置于辅弯块的底部,所述辅弯块的上面还设有板槽;两个辅弯块远离板槽的一端均设有压槽,压槽中设有第一斜面;两个所述辅弯块分别连接回弹组件;所述下压结构包括与第一型腔对应、且设置于第一型腔上方的下压辊,所述下压辊的一端连接承接板,承接板的顶部连接承接块,所述承接块设置于下压块的中部,所述下压块的底面两端均设有楔块,所述楔块均设有与第一斜面配合使用的第二斜面;所述下压块的顶部连接所述驱动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压装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辅弯块远离第二型腔的一端的回弹轴,所述回弹轴可移动穿过施力耳后连接限位块,所述回弹轴上还套接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施力耳外侧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昂刘林张光强赵友波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万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