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翻转作平台的挂车后尾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69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翻转作平台的挂车后尾部结构,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后尾端面通过焊接连接有后尾板,用于和连接轨道进行连接,所述后尾板的顶部靠近侧壁位置对称设置有顶板,便于后尾板和车体的尾部进行焊接固定,所述后尾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后尾板的靠近侧壁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固定块组,便于通过其对连接轨道进行螺栓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组的中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多个加固块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车体的后尾板上设置有卡合结构,从而对翻转后的轨道板进行位置的固定,从而减少了对其另外的加固操作,同时起到了保护安全的作用。同时起到了保护安全的作用。同时起到了保护安全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翻转作平台的挂车后尾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挂车后尾板应用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翻转作平台的挂车后尾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牵引式后翻自卸车是一种常见的运输车辆,其车头后方挂接有平板,平板端部铰接有两块尾板,在卸下货物时将尾板向下转动,可将平板上的货物通过尾板滑送至卸货平台,在运输货物时将尾板向上转动抵压在货物上,可对货物起到支撑作用。
[0003]由于传统的挂车车体后尾部都是将整个连接轨道焊接在车体尾部,从而会对车体造成损坏,同时在对连接轨道进行收尾时,还需要人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位置固定,防止运输时的危险发生,因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翻转作平台的挂车后尾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翻转作平台的挂车后尾部结构,在车体的后尾板上设置有卡合结构,从而对翻转后的轨道板进行位置的固定,从而减少了对其另外的加固操作,同时起到了保护安全的作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翻转作平台的挂车后尾部结构,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后尾端面通过焊接连接有后尾板,用于和连接轨道进行连接,所述后尾板的顶部靠近侧壁位置对称设置有顶板,便于后尾板和车体的尾部进行焊接固定,所述后尾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后尾板的靠近侧壁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固定块组,便于通过其对连接轨道进行螺栓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组的中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多个加固块组,用于对连接轨道进行进一步的固定,所述后尾板靠近侧壁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组,便于连接轨道内的驱动装置的位置固定,所述后尾板靠近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加固机构,用于对连接轨道进行位置的固定;
[0006]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定位筒,便于内部卡块的滑动,所述定位筒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凹槽,便于卡块在伸缩时的移动,所述凹槽的两端面对称贴合设置有弹簧,便于将卡块进行复位操作,从而对连接轨道进行位置的固定,两个所述弹簧的内壁均包裹设置有卡块,用于对连接轨道进行位置的固定,两个所述卡块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便于通过弹簧带动卡块的移动,所述定位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便于将加固机构在后尾板上进行焊接,所述后尾板通过第一固定块组使用螺栓连接有连接轨道,便于其他车辆的驶入。
[0007]优选的,两个所述顶板均匀后尾板呈99
°
角,用于和车体的后尾部进行焊接。
[0008]优选的,所述底板与后尾板呈直角,且与顶板相反设置。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组分别位于第一固定块组的底部,用于对连接轨道中的驱动装置进行位置的固定。
[0010]优选的,所述后尾板靠近底部边角处对称固定连接有警示灯,用于对其他车辆进行危险提示,所述后尾板靠近底部位置且靠近警示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多个信号灯,用于
对其他车辆进行提醒。
[0011]优选的,所述后尾板靠近底部边角处位置对称开设有通孔,便于驱动装置的管道的放置,所述后尾板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控制模块,用于对连接轨道进行控制。
[0012]优选的,两个所述卡块的相对端面均与凹槽的内壁呈光滑贴合设置,便于卡块的移动。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翻转作平台的挂车后尾部结构通过在后尾板顶部的顶板进行合适的角度设置,从而方便和挂车的尾部进行吻合的固定连接;
[0015]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翻转作平台的挂车后尾部结构通过在后尾板上增加加固机构,使得在对需要收回的连接轨道后便于对其进行位置的进一步固定,防止在运输过程中连接轨道的翻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车体的正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翻转作平台的挂车后尾部结构的正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翻转作平台的挂车后尾部结构中加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翻转作平台的挂车后尾部结构中加固机构的剖视图。
[0020]图中:1、车体;2、后尾板;21、顶板;22、底板;23、第一固定块组;24、加固块组;25、第二固定块组;26、警示灯;27、信号灯;28、通孔;29、控制模块;3、定位筒;31、凹槽;32、弹簧;33、卡块;34、限位块;35、安装板;4、连接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2]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可翻转作平台的挂车后尾部结构,包括车体1,车体1的后尾端面通过焊接连接有后尾板2,用于和连接轨道4进行连接,后尾板2的顶部靠近侧壁位置对称设置有顶板21,便于后尾板2和车体1 的尾部进行焊接固定,两个顶板21均匀后尾板2呈99
°
角,用于和车体1 的后尾部进行焊接,后尾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22,底板22与后尾板 2呈直角,且与顶板21相反设置,后尾板2的靠近侧壁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固定块组23,便于通过其对连接轨道4进行螺栓连接,两个第一固定块组23的中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多个加固块组24,用于对连接轨道4进行进一步的固定,后尾板2靠近侧壁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组25,便于连接轨道4内的驱动装置的位置固定,两个第二固定块组 25分别位于第一固定块组23的底部,用于对连接轨道4中的驱动装置进行位置的固定,后尾板2靠近底部边角处对称固定连接有警示灯26,用于对其他车辆进行危险提示,后尾板2靠近底部位置且靠近警示灯26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多个信号灯27,用于对其他车辆进行提醒,后尾板2靠近底部边角处位置对称开设有通孔28,便于驱动装置的管道的放置,后尾板2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控制模块29,用于对连接轨道4进行控制,后尾板2靠近顶部位置固定连接
有加固机构,用于对连接轨道4进行位置的固定。
[0023]如图3和图4示,加固机构包括定位筒3,便于内部卡块33的滑动,定位筒3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凹槽31,便于卡块33在伸缩时的移动,两个卡块33的相对端面均与凹槽31的内壁呈光滑贴合设置,便于卡块33的移动,凹槽31的两端面对称贴合设置有弹簧32,便于将卡块33进行复位操作,从而对连接轨道4进行位置的固定,两个弹簧32的内壁均包裹设置有卡块33,用于对连接轨道4进行位置的固定,两个卡块33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4,便于通过弹簧32带动卡块33的移动,定位筒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5,便于将加固机构在后尾板2上进行焊接,后尾板 2通过第一固定块组23使用螺栓连接有连接轨道4,便于其他车辆的驶入。
[0024]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后尾板2焊接在车体1的尾部,接着将连接轨道4通过第一固定块组23和加固块组24对其进行位置的固定,从而方便对连接轨道4进行使用,接着当需要对连接轨道4进行翻转后,此时连接轨道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翻转作平台的挂车后尾部结构,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后尾端面通过焊接连接有后尾板(2),所述后尾板(2)的顶部靠近侧壁位置对称设置有顶板(21),所述后尾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22),所述后尾板(2)的靠近侧壁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固定块组(23),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组(23)的中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多个加固块组(24),所述后尾板(2)靠近侧壁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组(25),所述后尾板(2)靠近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定位筒(3),所述定位筒(3)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凹槽(31),所述凹槽(31)的两端面对称贴合设置有弹簧(32),两个所述弹簧(32)的内壁均包裹设置有卡块(33),两个所述卡块(33)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4),所述定位筒(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5),所述后尾板(2)通过第一固定块组(23)使用螺栓连接有连接轨道(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翻转作平台的挂车后尾部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以云杨方明李维涛杨作山
申请(专利权)人:梁山五岳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