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凸轮和径向软限位的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573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凸轮和径向软限位的装配结构,包括径向软限位、凸轮,径向软限位的内圈、凸轮的凸台外圈为糖果状结构,径向软限位内圈与凸轮的凸台外圈过盈配合,径向软限位、凸轮安装在U型支架的支架槽内,径向软限位的外圈与U型支架的支架槽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设计了凸轮和径向软限位的结构,增大了凸轮凸台与径向软限位的接触面面积,从而减小径向软限位接触应力,避免了径向软限位因应力集中而变形甚至断裂的风险,节约了成本,也保证了手柄操作的流畅性。畅性。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凸轮和径向软限位的装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具体地说是一种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凸轮和径向软限位的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转向系统中,电动助力转向管柱的调节是通过手柄调节结构打开和关闭实现的。手柄调节结构打开时,转向管柱可以轴向和径向调节;手柄调节结构锁紧时,转向管柱不可调节。
[0003]在转向管柱径向调节的过程中,为避免凸轮和U型支架槽相对滑动产生金属摩擦异响,需要在凸轮与支架槽之间增加塑料径向软限位。这种塑料软限位可以将金属间的摩擦转化为金属与塑料件之间的摩擦。但是,这种金属间的塑料软限位由于工作环境及结构设计问题,在调节耐久后出现大变形甚至断裂的情况,影响到手柄的操作空间,出现调节卡滞问题,甚至与整车其他部件发生干涉。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凸轮和径向软限位的装配结构,以减小软限位受力变形、断裂的情况发生,避免影响手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凸轮和径向软限位的装配结构,以减小软限位受力变形、断裂的情况发生,避免影响手柄操作。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凸轮和径向软限位的装配结构,包括径向软限位、凸轮,径向软限位的内圈、凸轮的凸台外圈为糖果状结构,径向软限位内圈与凸轮的凸台外圈过盈配合,径向软限位、凸轮安装在U型支架的支架槽内,径向软限位的外圈与U型支架的支架槽间隙配合。
[0007]所述的凸轮的背面与手柄连接。
[0008]所述的径向软限位包括尼龙主体、橡胶垫片,尼龙主体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橡胶垫片。
[0009]所述的糖果状结构为由水平线、垂直线、折线组成的封闭结构,水平线设置在上下两端,垂直线设置在左右两端,水平线与垂直线之间采用折线连接。
[0010]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设计了凸轮和径向软限位的结构,增大了凸轮凸台与径向软限位的接触面面积,从而减小径向软限位接触应力,避免了径向软限位因应力集中而变形甚至断裂的风险,节约了成本,也保证了手柄操作的流畅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径向软限位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15]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凸轮和径向软限位的装配结构,包括径向软限位、凸轮,径向软限位1的内圈、凸轮2的凸台外圈为糖果状结构,径向软限位1内圈与凸轮2的凸台外圈过盈配合,径向软限位1、凸轮2安装在U型支架3的支架槽内,径向软限位1的外圈与U型支架3的支架槽间隙配合,凸轮2的背面与手柄4连接。
[0016]参见图2,径向软限位1包括尼龙主体9、橡胶垫片8,尼龙主体9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橡胶垫片8,提供缓冲作用,保证管柱径向调节的过程中,径向软限位1不会与支架槽撞击产生噪音。
[0017]参见图2、图3糖果状结构为由水平线5、垂直线6、折线7组成的封闭结构,水平线5设置在上下两端,垂直线6设置在左右两端,水平线5与垂直线6之间采用折线7连接。水平线5、垂直线6、折线7组成的封闭结构进一步增加了径向软限位1和凸轮2的接触面积,能够更好地避免径向软限位因应力集中而变形甚至断裂的风险。
[0018]本技术在工作时,在手柄4打开后,管柱径向调节的过程中平顺且无摩擦噪音;径向软限位1在手柄4锁紧过程中,凸轮2的凸台与径向软限位1接触面大,从而极大程度上减小径向软限位1所承受的应力,可以减小径向软限位的变形甚至断裂的风险,节约了成本,也保证了手柄操作的流畅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凸轮和径向软限位的装配结构,包括径向软限位、凸轮,其特征在于:径向软限位(1)的内圈、凸轮(2)的凸台外圈为糖果状结构,径向软限位(1)内圈与凸轮(2)的凸台外圈过盈配合,径向软限位(1)、凸轮(2)安装在U型支架(3)的支架槽内,径向软限位(1)的外圈与U型支架(3)的支架槽间隙配合,所述的糖果状结构为由水平线(5)、垂直线(6)、折线(7)组成的封闭结构,水平线(5)设置在上下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良郭学霞高丹郝佳伟赵振川
申请(专利权)人:博世华域转向系统烟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