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外圈外圆超精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473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外圈外圆超精机构,属于轴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动力组件、油石组件、加工区组件和压紧组件,动力组件包括电机底座、传动轴、电机座、工件电机联轴器、工件伺服电机和皮带,传动轴设置在电机底座上,工件伺服电机设置在电机座上,工件伺服电机与传动轴之间通过工件电机联轴器连接,油石组件包括往复伺服电机、丝杆联轴器、滚珠丝杆、丝杆螺母、丝杆连接座、丝杆固定块、立板、固定板、往复导轨、滑台、油石进退导轨、油石进退气缸、油石架、油石夹和油石。通过提供一种轴承外圈外圆超精机构,油石研磨的方式既解决了外圈划伤的问题,也保证了外圈的原始形状精度和粗糙度。和粗糙度。和粗糙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外圈外圆超精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外圈外圆超精机构,属于轴承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超精即超级精磨,在加工轴承外圈磨削滚道或沟道(轴承滚动体的跑道)时,加工设备采用的是无心电磁夹具,而夹具设有两个支撑,支撑面与轴承面外圆滑动摩擦,在磨削时由于磨削力和挤压力较大,支撑就会在轴承外圆上划出摩擦印,在滚道磨削完后还需要进行滚道超精,滚道超精的夹持原理和磨削的一样,导致外圆划印和磕碰印非常严重,非常影响轴承外观质量,通常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都是在加工完滚道或沟道后会再增加一道外圆磨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外圈外圆超精机构,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磨削和滚道超精时,由于磨削力和挤压力较大,支撑在轴承外圆上划出摩擦印的问题。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轴承外圈外圆超精机构,包括底板、动力组件、油石组件、加工区组件和压紧组件;
[0006]所述动力组件、油石组件、加工区组件和压紧组件均设置在底板上;
[0007]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底座、传动轴、电机座、工件电机联轴器、工件伺服电机和皮带,传动轴设置在电机底座上,工件伺服电机设置在电机座上,工件伺服电机与传动轴之间通过工件电机联轴器连接;
[0008]所述油石组件包括往复伺服电机、丝杆联轴器、滚珠丝杆、丝杆螺母、丝杆连接座、丝杆固定块、立板、固定板、往复导轨、滑台、油石进退导轨、油石进退气缸、油石架、油石夹和油石,往复伺服电机通过丝杆联轴器与滚珠丝杆连接,滚珠丝杆与滑台转动连接,往复导轨设置在立板的同一侧表面,滑台的两侧滑移设置在往复导轨上;
[0009]所述油石架设置在滑台的表面,油石夹设置在油石架靠近外圈的一端,油石设置在油石夹上,油石进退气缸设置在油石架的底部且与油石架的另一端连接;
[0010]所述加工区组件包括支撑柱、过渡板、端面支撑板、滚轮轴和滚轮,外圈放置在端面支撑板上,滚轮设置在滚轮轴的上端且与外圈滚动接触,传动轴的底端通过皮带与滚轮轴连接;
[0011]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基座、压紧导轨、压紧滑台、压紧气缸、压紧推杆和压轮,压紧气缸和压紧导轨均设置在基座上,压紧滑台滑移设置在压紧导轨上,压紧推杆设置在压紧滑台上,压轮设置在压紧推杆的一端且与外圈滚动接触,压紧气缸设置在压紧推杆的另一端。
[0012]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滑台表面设置有油石进退导轨。
[0013]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滚轮轴为两根,每一滚轮轴上均设置有滚轮,油石位于两个滚
轮之间。
[0014]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端,连接端的直径大于支撑柱的直径。
[0015]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基座与底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0016]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固定板与立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通过这套机构,使用油石研磨的方式解决了外圈划伤的问题,也保证了外圈的原始形状精度和粗糙度,将此套机构放入其他设备同步使用后可实现自动加工,解决了人工操作,能源消耗大大降低,产品实现同步流转。
[0019]2、在油石架与滑台之间设置油石进退导轨和导向块,不仅可以对油石架起到导向的作用,还可以对油石架起到承托的作用,防止油石架的一端悬空设置,长期受自身重力影响发生弯曲变形和易折断等问题。
[0020]3、支撑柱的两端均设置有直径大于支撑柱的直径的连接端,增大了支撑柱与底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了支撑柱的强度和稳定性。
[0021]4、在固定板与立板之间设置加强筋,可以增强固定板和立板结合面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动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油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滚珠丝杆和油石进退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加工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底板;2、动力组件;21、电机底座;22、传动轴;23、电机座;24、工件电机联轴器;25、工件伺服电机;26、皮带;3、油石组件;31、往复伺服电机;32、滚珠丝杆;321、丝杆联轴器;322、丝杆螺母;323、丝杆连接座;324、丝杆固定块;33、立板;34、固定板;35、往复导轨;36、滑台;37、油石进退导轨;38、油石进退气缸;39、油石架;391、油石夹;392、油石;393、连接板;4、加工区组件;41、支撑柱;42、过渡板;43、端面支撑板;44、滚轮轴;45、滚轮;46、连接端;5、压紧组件;51、基座;52、压紧导轨;53、压紧滑台;54、压紧气缸;55、压紧推杆;56、压轮;6、加强筋;7、外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30]如图1

图6所示,一种轴承外圈外圆超精机构,包括底板1、动力组件2、油石392组件3、加工区组件4和压紧组件5。动力组件2、油石组件3、加工区组件4和压紧组件5均设置在底板1上。
[0031]动力组件2包括电机底座21、传动轴22、电机座23、工件电机联轴器24、工件伺服电机25和皮带26。电机底座21焊接在底板1上,传动轴22转动设置在电机底座21上,电机座23
设置在电机底座21上,工件伺服电机25设置在电机座23上。工件伺服电机25的一端穿过电机座23后与传动轴22之间通过工件电机联轴器24连接,从而驱动传动轴22转动。
[0032]油石组件3包括往复伺服电机31、丝杆联轴器321、滚珠丝杆32、丝杆螺母322、丝杆连接座323、丝杆固定块324、立板33、固定板34、往复导轨35、滑台36、油石进退导轨37、油石进退气缸38、油石架39、油石夹391和油石392。
[0033]油石是一种天然矿物经烧结而成物,超级精磨油石,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模具制造、仪器仪表等各个领域,功效是普通油石的两倍。
[0034]往复伺服电机31通过丝杆联轴器321与滚珠丝杆32连接,立板33与固定板34垂直设置,固定板34与立板33之间设置有加强筋6。
[0035]滚珠丝杆32的底端通过丝杆连接座323和丝杆螺母322与固定板34转动连接,滚珠丝杆32穿过滑台36且与滑台36转动连接。往复导轨35设置在立板33的同一侧表面,滑台36的两侧滑移设置在往复导轨35上。往复伺服电机31驱动滚珠丝杆32转动时,滑台36沿着两侧的往复导轨35上下传动。
[0036]油石架39设置在滑台36的表面,油石夹391一体成型设置在油石架39靠近外圈7的一端,油石392设置在油石夹391上。油石架39远离油石夹3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外圈外圆超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动力组件(2)、油石组件(3)、加工区组件(4)和压紧组件(5);所述动力组件(2)、油石组件(3)、加工区组件(4)和压紧组件(5)均设置在底板(1)上;所述动力组件(2)包括电机底座(21)、传动轴(22)、电机座(23)、工件电机联轴器(24)、工件伺服电机(25)和皮带(26),传动轴(22)设置在电机底座(21)上,工件伺服电机(25)设置在电机座(23)上,工件伺服电机(25)与传动轴(22)之间通过工件电机联轴器(24)连接;所述油石组件(3)包括往复伺服电机(31)、丝杆联轴器(321)、滚珠丝杆(32)、丝杆螺母(322)、丝杆连接座(323)、丝杆固定块(324)、立板(33)、固定板(34)、往复导轨(35)、滑台(36)、油石进退导轨(37)、油石进退气缸(38)、油石架(39)、油石夹(391)和油石(392),往复伺服电机(31)通过丝杆联轴器(321)与滚珠丝杆(32)连接,滚珠丝杆(32)与滑台(36)转动连接,往复导轨(35)设置在立板(33)的同一侧表面,滑台(36)的两侧滑移设置在往复导轨(35)上;所述油石架(39)设置在滑台(36)的表面,油石夹(391)设置在油石架(39)靠近外圈(7)的一端,油石(392)设置在油石夹(391)上,油石进退气缸(38)设置在油石架(39)的底部且与油石架(3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加工区组件(4)包括支撑柱(41)、过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英贝思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