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敏专利>正文

轮胎成型机生胎胎面压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665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胎成型机生胎胎面压合装置,包括固定板、移动板和压合装置,所述固定板的后侧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第一传动带相连接并驱动第一传动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采用伺服电机及连杆机构,能够对滚轮的控制更加精确,同时滚轮后侧设置有气缸,能够使滚轮压合轮胎两侧弧形区域时受力更加均匀,从而提高轮胎压合的效果,进一步的提高轮胎的生产质量。进一步的提高轮胎的生产质量。进一步的提高轮胎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成型机生胎胎面压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轮胎成型机生胎胎面压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轮胎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对轮胎的胎面进行压合处理,传统的轮胎胎面压合装置在压合经过轮胎胎面两侧弧形区时,通常采用气缸形式控制滚轮转动方向对轮胎胎面两侧弧形区域进行压合,此种形式使得滚轮转动方向速度较快无过渡性,从而造成滚轮与轮胎胎面两侧弧形区域贴合度不佳,不利于滚轮对轮胎胎面的压合,并且传统的滚轮在对轮胎胎面两侧弧形区域进行压合时也会出现轮胎胎面两侧弧形区域压合受力不均的现象,因此仍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提出到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轮胎成型机生胎胎面压合装置,包括固定板、移动板和压合装置,所述固定板的后侧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第一传动带相连接并驱动第一传动带,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的两侧均竖向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移动板通过第一滑轨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滚珠丝杠与移动板相连接并控制移动板上、下移动,所述移动板的前端面上横向设置有两条相间隔的第二滑轨且两条第二滑轨之间设置有正反螺纹丝杆,所述正反螺纹丝杆的左端连接设置有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带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设置在移动板的后端面上,所述压合装置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压合装置对称设置在移动板上,所述压合装置通过第二滑轨和正反螺纹丝杆安装在移动板上,所述压合装置包括第二伺服电机和摆臂,所述摆臂设置在第二伺服电机的下方,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下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摆臂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前端连接设置有滚轮,所述摆臂的后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转动节点并通过转动节点与气缸相连接。
[000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采用伺服电机及连杆机构,能够对滚轮的控制更加精确,同时滚轮后侧设置有气缸,能够使滚轮压合轮胎两侧弧形区域时受力更加均匀,从而提高轮胎压合的效果,进一步的提高轮胎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0005]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000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7]图中:1、固定板;2、移动板;3、第一传动带;4、第一伺服电机;5、滚珠丝杆;6、第一滑轨;7、第二伺服电机;8、第三伺服电机;9、第三传动带;10、正反螺纹丝杆;11、第二滑轨;12、转动轴;13、摆臂;14、连接杆;15、气缸;16、转动节点;17、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08]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09]本说明书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0010]如图1所示的一种轮胎成型机生胎胎面压合装置,包括固定板1、移动板2和压合装置,所述固定板1的后侧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4,所述固定板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传动带3,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与第一传动带3相连接并驱动第一传动带3,所述固定板1上设置有滚珠丝杠5,所述滚珠丝杠5的两侧均竖向设置有第一滑轨6,所述移动板2通过第一滑轨6安装在固定板1上,所述滚珠丝杠5与移动板2相连接并控制移动板2上、下移动,所述移动板2的前端面上横向设置有两条相间隔的第二滑轨11且两条第二滑轨11之间设置有正反螺纹丝杆10,所述正反螺纹丝杆10的左端连接设置有第二传动带9所述第二传动带9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三伺服电机8,所述第三伺服电机8设置在移动板2的后端面上,所述压合装置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压合装置对称设置在移动板2上,所述压合装置通过第二滑轨11和正反螺纹丝杆10安装在移动板2上,所述压合装置包括第二伺服电机7和摆臂13,所述摆臂13设置在第二伺服电机7的下方,所述第二伺服电机7的下端设置有转动轴12,所述转动轴12与摆臂1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摆臂13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有气缸15,所述气缸15的前端连接设置有滚轮17,所述摆臂13的后侧设置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下端设置有转动节点16并通过转动节点16与气缸15相连接。
[0011]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第一伺服电机4带动第一传动带进行运作,进一步的带动滚珠丝杆5进行转动,此时,移动板2会在滚珠丝杆5的驱动下在第一滑轨6上向下进行移动,待滚轮17与轮胎台面相接触时停止继续向下进行移动,之后在滚轮17对轮胎胎面进行压合时,第三伺服电机8会带动第二传动带9进行运作,进一步的带动正反螺纹丝杆10进行转动,此时,移动板2上的两个压合装置会在正反螺纹丝杆10的驱动下逐渐向两侧进行打开,从而使得两个压合装置上的滚轮17逐渐从轮胎胎面的中心向两侧进行滚压,当滚轮17靠近轮胎胎面两侧弧形区域时,第二伺服电机7会控制转动轴12进行转动,进一步的带动摆臂13向下进行移动,在摆臂13向下进行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气缸15按照弧形轨迹向下进行移动,由此带动滚轮17按照弧形轨迹一边滚压轮胎胎面两侧弧形区域一边逐步向上进行移动,在滚轮17对轮胎胎面两侧弧形区域进行滚压时,气缸15会对滚轮17实时的施加一定量的压力,以确保轮胎胎面两侧弧形区域滚压时所受压力均匀,由此实现整个轮胎胎面的压合过程。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采用伺服电机及连杆机构,能够对滚轮的控制更加精确,同时滚轮后侧设置有气缸,能够使滚轮压合轮胎两侧弧形区域时受力更加均匀,从而提高轮胎压合的效果,进一步的提高轮胎的生产质量。
[0013]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成型机生胎胎面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移动板(2)和压合装置,所述固定板(1)的后侧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4),所述固定板(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传动带(3),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与第一传动带(3)相连接并驱动第一传动带(3),所述固定板(1)上设置有滚珠丝杠(5),所述滚珠丝杠(5)的两侧均竖向设置有第一滑轨(6),所述移动板(2)通过第一滑轨(6)安装在固定板(1)上,所述滚珠丝杠(5)与移动板(2)相连接并控制移动板(2)上、下移动,所述移动板(2)的前端面上横向设置有两条相间隔的第二滑轨(11)且两条第二滑轨(11)之间设置有正反螺纹丝杆(10),所述正反螺纹丝杆(10)的左端连接设置有第二传动带(9)所述第二传动带(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敏
申请(专利权)人:彭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