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窑炉余热分级应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659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窑炉余热分级应用系统,包括窑炉、热交换器、干燥窑、脱硫塔、空气管路、除尘器、自平衡配风系统、水煤浆炉及喷雾塔;窑炉的排烟口及空气管路的出口端分别与热交换器的第一进口端及第二进口端连接,热交换器的第一出口端及第二出口端分别与脱硫塔及干燥窑的进口端连接,脱硫塔的出口端与除尘器的进口端连接,除尘器的进口端与自平衡配风系统的进口端连接,自平衡配风系统的出口端与水煤浆炉的进口端连接,水煤浆炉的出口端与喷雾塔的进口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陶瓷窑炉余热分级应用系统对窑炉余热多级利用、充分利用窑炉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能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窑炉余热分级应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陶瓷生产的
,具体涉及一种陶瓷窑炉余热分级应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陶瓷制品需要使用窑炉来进行烧制,陶瓷窑常用的窑炉类型一般分为梭式窑、隧道窑、辊道窑这三种,辊道窑是用耐高温的陶瓷辊棒直接驱动耐火板前进,装载产品的耐火板直接承载在辊棒上,又称罗拉窑。产品依次经过辊道窑的预热段、烧成段及缓冷段后烧制成型,辊道窑普遍存在热能损耗大的问题,陶瓷行业是一个资源型和高耗能的产业,能源价格持续上涨,高耗能行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如何在陶瓷行业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变得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陶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窑炉排放的烟气与空气在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后,被加热的空气输送至干燥窑中对原料进行干燥,烟气经过脱硫塔脱硫后及除尘器过滤后直接排除,此时烟气温度还有100多摄氏度,没有对烟气的余热进行充分利用,造成能源浪费,目前对窑炉余热的利用率仍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窑炉余热分级应用系统,其包括窑炉、热交换器、干燥窑、脱硫塔、空气管路、除尘器、自平衡配合系统、水煤浆炉及喷雾塔,该陶瓷窑炉余热分级应用系统具有对窑炉余热多级利用、充分利用窑炉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优点。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陶瓷窑炉余热分级应用系统,包括窑炉、热交换器、干燥窑、脱硫塔、空气管路、除尘器、自平衡配风系统、水煤浆炉及喷雾塔;
[0006]所述窑炉的排烟口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进口端连接,所述空气管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进口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出口端与所述脱硫塔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出口端与所述干燥窑的进口端连接,所述脱硫塔的出口端与所述除尘器的进口端连接,所述除尘器的出口端与所述自平衡配风系统的进口端连接,所述自平衡配风系统的出口端与所述水煤浆炉的进口端连接,所述水煤浆炉的出口端与所述喷雾塔的进口端连接。
[0007]作为优选,所述自平衡配风系统包括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的进口端与所述除尘器的出口端连接,所述输送管道的出口端与所述水煤浆炉的进口端连接,所述输送管道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输送管道上还设有配风支管及排烟支管,所述配风支管及所述排烟支管内均设风机及电磁阀,通过这样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所述输送管道内烟气的压力,常规情况下所述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输送管道内的压力高于设定值且位于第一阶梯压力内时,表明所述窑炉供应的烟气有少量盈余,控制器控制位于所述排烟支管内的电磁阀打开,将多余的烟气从所述排烟支管排出;当所述
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输送管道内的压力高于设定值且位于高于第一阶梯压力时,表明所述窑炉供应的烟气有大量盈余,控制器控制位于所述排烟支管内的电磁阀打开,并且控制位于所述排烟支管内的风机打开,排出大量多余的烟气;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输送管道内的压力低于设定值时,表明所述窑炉提供烟气不足,控制器控制位于所述配风支管内的电磁阀打开,并且控制位于所述配风支管内的风机打开,大量吸入空气;从而不影响所述水煤浆炉的正常工作。
[0008]作为优选,所述排烟支管的出口端还设有过滤器,通过这样设置,当所述输送管道内的压力高于设定值时,通过所述过滤器对从所述输送管道排出去的烟气进行二次过滤,即对排放的烟气进行环保处理,保证排出气的烟气达到排放标准。
[0009]作为优选,还包括浆炉助燃风管路,所述自平衡配风系统的出口端与所述浆炉助燃风管路的进口端连接,所述浆炉助燃风管路的出口端与所述水煤浆炉的进口端连接,通过这样设置,从所述除尘器输出的一部分烟气供给所述浆炉助燃风管路使用,提高所述浆炉助燃风管路内空气的温度,主要是为了提高氧气的温度,增强对所述水煤浆炉的助燃效果;从所述除尘器输出的另一部分烟气通过所述水煤浆炉炉顶进入炉内,同所述水煤浆炉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混合均匀后,一同被输送进所述喷雾塔中,用来干燥泥浆制作粉料。
[0010]作为优选,还包括手动配风阀,所述手动配风阀的出口端与所述水煤浆炉的进口端连接,通过这样设置,当所述窑炉因故障或所述自动配风系统出现故障时,通过所述手动配风阀将大量空气输送至所述水煤浆炉内,避免影响所述水煤浆炉的正常工作。
[0011]作为优选,还包括窑炉助燃风管路,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出口端与所述窑炉助燃风管路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窑炉助燃风管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窑炉的进口端连接,通过这样设置,从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出口端输出的热风供给所述窑炉助燃风管路使用,提高所述窑炉助燃风管路内空气的温度,主要是为了提高氧气的温度,增强对所述窑炉的助燃效果。
[0012]作为优选,所述热交换器包括板式换热器,通过这样设置,所述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高。
[0013]作为优选,所述干燥窑包括窑头干燥窑、釉线干燥窑及五层干燥窑,通过这样设置,从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出口端输出的热风提供给所述窑头干燥窑、所述釉线干燥窑及所述五层干燥窑使用,对上述干燥窑的原料起到加热烘干的作用。
[0014]作为优选,所述窑炉的排烟口包括形成于预热段的第一排烟口及形成于缓冷段的第二排烟口,通过这样设置,所述窑炉的预热段及缓冷段均有烟气排出,进一步充分利用所述窑炉的预热,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6]所述窑炉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从所述排烟口进入所述热交换器内,外界冷风通过所述空气管路进入所述热交换器内,烟气与冷风在所述热交换器内进行换热,烟气对冷风进行加热形成热风,热风供给所述干燥窑使用,对所述干燥窑内的原料进行加热烘干,与冷风热交换后的烟气预热还有100多摄氏度,烟气从所述热交换器输出至所述脱硫塔内,所述脱硫塔除去烟气中的硫化物,随后烟气通过所述除尘器除去颗粒物等杂质,烟气通过自平衡配风系统后,保持在设定的压力内进入所述水煤浆炉内,避免影响所述水煤浆炉的正常工作,窑炉的烟气与水煤浆炉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烟气混合均匀后被输送至所述喷雾塔内,干燥所述喷雾塔内的泥浆制作分料,本技术的窑炉余热多级利用系统对窑炉余热
多级利用,充分利用了窑炉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陶瓷窑炉余热分级应用系统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各附图标记所指代的技术特征如下:
[0019]1、窑炉;2、空气管路;3、热交换器;4、脱硫塔;5、干燥窑;6、除尘器;7、自平衡配风系统;8、水煤浆炉;9、喷雾塔;10、浆炉助燃风管路;11、手动配风阀;12、窑炉助燃风管路;13、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
[0021]参考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陶瓷窑炉余热分级应用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窑炉余热分级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窑炉(1)、热交换器(3)、干燥窑(5)、脱硫塔(4)、空气管路(2)、除尘器(6)、自平衡配风系统(7)、水煤浆炉(8)及喷雾塔(9);所述窑炉(1)的排烟口与所述热交换器(3)的第一进口端连接,所述空气管路(2)的出口端与所述热交换器(3)的第二进口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3)的第一出口端与所述脱硫塔(4)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3)的第二出口端与所述干燥窑(5)的进口端连接,所述脱硫塔(4)的出口端与所述除尘器(6)的进口端连接,所述除尘器(6)的出口端与所述自平衡配风系统(7)的进口端连接,所述自平衡配风系统(7)的出口端与所述水煤浆炉(8)的进口端连接,所述水煤浆炉(8)的出口端与所述喷雾塔(9)的进口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窑炉余热分级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平衡配风系统(7)包括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的进口端与所述除尘器(6)的出口端连接,所述输送管道的出口端与所述水煤浆炉(8)的进口端连接,所述输送管道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输送管道上还设有配风支管及排烟支管,所述配风支管及所述排烟支管内均设风机(13)及电磁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窑炉余热分级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支管的出口端还设有过滤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润桐伍志良曾健魏心平何永坚任战士肖恒王水清梁国颂孔朗贤
申请(专利权)人:新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