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水炮泥生产用无尘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487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尘上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水炮泥生产用无尘上料装置,包括上料箱、挡板、清理机构、粉碎机构和运输机构,上料箱内部的隔板将上料箱分隔为上下设置的筛分腔和卸料腔,在筛分腔上设置有入料口,入料口处设置有挡板,挡板可在驱动元件的作用下将入料口封闭,卸料腔底面设置有出料口,隔板上设置有连通筛分腔与卸料腔的下料通道,下料通道与入料口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滤孔,清理机构设置在下料通道与入料口之间的隔板上方,用于将滤孔筛分出的块状物料推送至下料通道,粉碎机构设置于下料通道下方的卸料腔内,用于将块状物料粉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防止物料堆积堵塞,具有物料粉碎效果好、物料在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小等优点。污染小等优点。污染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水炮泥生产用无尘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无尘上料
,具体为一种无水炮泥生产用无尘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水炮泥是指采用焦油、树脂等作为黏结剂,并用刚玉、铝矾土、黏土、碳化硅、焦粉等为物料制作的炮泥。无水炮泥用碾泥机医制而成碾压时先放油,然后放块料粘土和沥青,待粉碎后再放焦粉和熟料粉,压好混匀后即可出泥。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物料中经常会出现块状物料,块状物料会使无水炮泥无法混匀,进而影响无水炮泥的质量,而粉碎时通常将物料先进行筛分,再通过清理机构将筛分出块状物料推送至粉碎机构中,由于物料持续进入装置中,在推送完成后,复位过程中,容易将后续进入装置的物料堆积在上料装置中的一侧,造成堵塞,并影响清理机构的正常运转,而且在对物料上料时,经常会发生物料泄露,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工作过程中,工人容易将一部分物料吸入到身体中,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水炮泥生产用无尘上料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物料堆积和物料在上料过程中泄露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无水炮泥生产用无尘上料装置,包括:
[0006]上料箱,内部的隔板将所述上料箱分隔为上下设置的筛分腔和卸料腔,所述筛分腔上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卸料腔底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筛分腔与卸料腔的下料通道,所述下料通道与所述入料口之间的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滤孔;
[0007]挡板,其上端与入料口的上端铰接,可在驱动元件的作用下将所述入料口封闭;
[0008]清理机构,设置在所述下料通道与所述入料口之间的所述隔板上方,用于将所述滤孔筛分出的块状物料推送至所述下料通道;
[0009]粉碎机构,设置与所述下料通道下方的所述卸料腔内,用于将块状物料进行粉碎;
[0010]运输机构,与所述出料口相连通,用于将物料输送至后续工序。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隔板包括:
[0012]过滤板,横向设置在所述上料箱内,所述过滤板第一端与上料箱内壁相连接;
[0013]两个导料板,对称设置在所述粉碎机构上方两侧,其中一个所述导料板一端与所述过滤板第二端相连接,另一个所述导料板一端与所述上料箱内壁相连接,且两个所述导料板之间形成下料通道。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清理机构包括:
[0015]第一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上料箱上;
[0016]推料板,设置于所述过滤板上,并在驱动机构带动下,可分离地与所述过滤板上表面滑动连接。
[0017]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0018]导向槽,设置在所述推料板上方的所述上料箱内壁,所述导向槽为下导槽、上导槽及两个侧导槽构成的平行四边形,所述下导槽、上导槽与所述过滤板平行设置;
[0019]转角连杆,由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首尾呈角度拼接而成,所述角度为100
°
~150
°
,所述第一杆体的自由端与推料板连接,所述第二杆体的自由端与传动组件相连接;
[0020]导向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拼接处,并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并适配;
[0021]在所述传动组件带动下,所述导向轴在所述导向槽内滑动,当所述导向轴在所述下导槽活动时,所述推料板将块状物料推送至所述下料通道。
[0022]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0023]转动杆,其第一端与伸入所述筛分腔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相连接;
[0024]连接杆,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上料箱内壁的滑道中,所述连接杆第一端设置的连接槽与所述转动杆第二端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第二端与第二杆体自由端转轴连接。
[0025]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导槽、所述上导槽及两个所述侧导槽拼接处均为圆角。
[002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入料口处设置有上料斗。
[0027]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粉碎机构包括:
[0028]两个粉碎辊,每个所述粉碎辊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下料通道下方,且两个所述粉碎辊相适配;
[0029]第二驱动电机,与任一个所述粉碎辊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可带动对应的所述粉碎辊转动;
[0030]两个齿轮,两个所述粉碎辊伸出所述上料箱的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齿轮相连接,且两个所述齿轮相啮合
[003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运输机构包括:
[0032]绞龙筒,其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出料口相适配的进料口,第二端设置有排料口;
[0033]绞龙,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绞龙筒中,其中一端贯穿绞龙筒与第三驱动电机相连接;
[0034]支架,设置有多个,且间隔设置与所述绞龙筒的下方,其上端与所述绞龙筒相适配。
[0035]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元件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与上料箱铰接,活塞杆与挡板铰接。
[003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3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水炮泥生产用无尘上料装置,物料进入上料装置中后会经过过滤板进行筛分,筛出块状物料,再通过清理机构将块状物料推到入料通道中,而清理机构在复位过程中与过滤板分离,不会将后续进入上料箱中块状物料推送到过滤板的第一端,避免物料堆积堵塞,且运输机构在上料过程中全程处于密封状态,避免了在上料过程中泄露。
[0038]上述技术进步主要是由以下详细的技术改进所实现的:
[0039]1.清理机构中的可对推料板的运动进行导向,当推料时,推料板与过滤板紧贴,在
推动过程中可将过滤板上的物料推下过滤板,清理效果好,且保证过滤板的过滤效果,同时复位过程中,导向槽和导向轴配合,将过滤板抬高,与过滤板分离,避免在复位过程中推动物料,防止物料堆积堵塞。
[0040]2.运输机构可采用绞龙运输,绞龙可以运输颗粒或粉状物料的倾斜输送、垂直输送等多种形式,结构简单,横截面积小、密封性好、操作方便、维修容易、便于封闭运输等优点不会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露,可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工人的作业条件。
[0041]3.入料口处设置有可封闭的挡板,可防止物料从上料箱中泄露,密封性好,同时还可在物料入料时打开,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4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3]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无水炮泥生产用无尘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2为本技术所述粉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3为本技术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水炮泥生产用无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箱,内部的隔板将所述上料箱分隔为上下设置的筛分腔和卸料腔,所述筛分腔上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卸料腔底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筛分腔与卸料腔的下料通道,所述下料通道与所述入料口之间的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滤孔;挡板,其上端与入料口的上端铰接,可在驱动元件的作用下将所述入料口封闭;清理机构,设置于所述下料通道与所述入料口之间的所述隔板上方,用于将所述滤孔筛分出的块状物料推送至所述下料通道;粉碎机构,设置与所述下料通道下方的所述卸料腔内,用于将块状物料进行粉碎;运输机构,与所述出料口相连通,用于将物料输送至后续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水炮泥生产用无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过滤板,横向设置在所述上料箱内,所述过滤板第一端与上料箱内壁相连接;两个导料板,对称设置在所述粉碎机构上方两侧,其中一个所述导料板一端与所述过滤板第二端相连接,另一个所述导料板一端与所述上料箱内壁相连接,且两个所述导料板之间形成下料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水炮泥生产用无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上料箱上;推料板,设置于所述过滤板上,并在驱动机构带动下,可分离地与所述过滤板上表面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水炮泥生产用无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导向槽,设置在所述推料板上方的所述上料箱内壁,所述导向槽为下导槽、上导槽及两个侧导槽构成的平行四边形,所述下导槽、上导槽与所述过滤板平行设置;转角连杆,由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首尾呈角度拼接而成,所述角度为100
°
~150
°
,所述第一杆体的自由端与推料板连接,所述第二杆体的自由端与传动组件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瑞欣吴逸群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炳欣冶金炉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