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过载保护的便携式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3894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过载保护的便携式电池包包括:充电控制电路模块、电性连接充电控制电路模块的低压直流电转换高压直流电模块、电性连接低压直流电转换高压直流电模块的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电性连接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的过载保护电路模块、电性连接电性连接低压直流电转换高压直流电模块与过载保护电路模块的回馈控制电路模块、及电性连接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的模拟交流电输出端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来形成模拟交流电,且在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与回馈控制电路模块之间电性连接过载保护电路模块,从而实现过载保护。(*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便携式电池包,特别是指一种具有过载保护的可提供交流电压的便携式电池包。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子装置或设备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分别提供人们各种各样的便利与享受。而这些电子装置或设备的正常工作都需要电力供应,比如在室内直接连接市电(中国大陆采用的是电压220V的交流电)。有时使用者需要在室外使用电子装置或设备,此时对于需要交流电压的电子装置或设备,通常要进行室外发电,显然这很不方便。而对于需要直流电压的电子装置或设备,则可采用电池进行供电,目前常用的是电子装置或设备配备的充电电池。然而,充电电池的电量一般是比较有限的,而不能长时间供电,此时很需要一个大容量的电池包来供电。因此,电池包因其连续使用时间较长且方便使用于无市电提供的地点,而被用来提供电子装置或设备所需的电源。现有的电池包可提供直流电压以供电子装置使用,如笔记型计算机、数位相机等。对于一些需要交流电压的电器,如家电,本申请人已经设计了可提供交流电压的便携式蓄电装置,并申请了专利,其申请号为200520112745.3,其可应用于需要提供交流电压的场合,比如停电或在室外等,方便使用。然而,作为一种新技术,采用电池提供交流电压的电池包在其将直流电压转换成交流电压的设计上仍有待进一步改善。另外,上述各种需要直流电压的电子装置或设备对电源电压的要求各不一样,而且其电池接口规格通常是各不一样。因此,现有大容量的电池包的直流输出端口也很难满足不同电子装置或设备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过载保护的便携式电池包,其通过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来形成模拟交流电,且在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与回馈控制电路模块之间电性连接过载保护电路模块,从而实现过载保护。为实现在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过载保护的便携式电池包,包括充电控制电路模块、电性连接充电控制电路模块的低压直流电转换高压直流电模块、电性连接低压直流电转换高压直流电模块的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电性连接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的过载保护电路模块、电性连接电性连接低压直流电转换高压直流电模块与过载保护电路模块的回馈控制电路模块、及电性连接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的模拟交流电输出端口。所述的具有过载保护的便携式电池包,其中,该过载保护电路模块还电性连接低压直流电转换高压直流电模块。所述的具有过载保护的便携式电池包,其中,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将直流高压电通过电子切换电路让二个输出端交互轮流跳接直流电压的正负端点,形成模拟交流电输出。所述的具有过载保护的便携式电池包,其中,该电子切换电路包括四个可控硅开关、四个二极管、一个电容、及两个电阻。所述的具有过载保护的便携式电池包,其中,两个可控硅开关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直流高压电,第二端分别连接两个时序开关,第三端分别连接另两个可控硅开关的第一端,该另两个可控硅开关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另两个时序开关,而第三端则分别接地,两个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连接在两个可控硅开关的第三端与另两个可控硅开关的第一端之间,而负极则分别连接两个可控硅开关的第二端与两个时序开关之间,两个电阻分别连接在另两个可控硅开关的第二端与另两个时序开关之间,另两个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连接在另两个可控硅开关的第二端与两个电阻之间,负极分别连接在两个电阻与另两个时序开关之间。电容与模拟交流电输出分别连接在两个可控硅开关的第三端与另两个可控硅开关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的具有过载保护的便携式电池包,其中,回馈控制电路模块包括连接低压直流电转换高压直流电模块的时差顺序先后启动控制模块、连接该时差顺序先后启动控制模块的可控硅驱动模块、连接可控硅驱动模块的时差波形调整器及连接时差波形调整器的市电频率振荡器,该可控硅驱动模块连接所述与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连接的四个时序开关。所述的具有过载保护的便携式电池包,其中,该时差顺序先后启动控制模块具有启动时差的功能,分别控制低压直流电转换高压直流电模块及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防止于启动时直流高压端让时序开关同时导通,而形成高压正端及接地端短路。所述的具有过载保护的便携式电池包,其中,该时差顺序先后启动控制模块先启动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的时序控制驱动,确保时序开关不会同时导通,然后再启动低压直流电转换高压直流电模块的控制电路。所述的具有过载保护的便携式电池包,其中,市电频率振荡器可产生一定频率的振荡,来控制时序开关的输出,而时差波形调整器可在该振荡频率下产生上、下半周波形不等的波形,通过四个时序开关来控制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的四个可控硅开关依时序分别导通或关闭,从而形成市电交流电压的模拟波形。所述的具有过载保护的便携式电池包,其中,进一步包括与充电控制电路模块电性连接的电池、与电池电性连接的充电交换电路模块、电性连接该充电交换电路模块的直流电输出USB端口、及与电池电性连接的电池容量指示电路模块。本技术具有过载保护的便携式电池包,可形成模拟交流电,具有过载保护功能,且其通过采用通用型交流电源插座来供应电力给各种电子装置,从而方便向各种电子装置供电,其还通过在低压直流电转换高压直流电模块与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之间设置回馈控制电路模块,来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提供交流电压的电池包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可提供交流电压的电池包系统的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的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可提供交流电压的电池包系统的回馈控制电路模块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可提供交流电压的电池包系统的时序开关及交流输出点的时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应当可由此得到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参阅图1,本技术可提供交流电压的电池包系统包括电池2、电性连接电池2的充电控制电路模块4、电性连接充电控制电路模块4的低压直流电转换高压直流电模块6、电性连接低压直流电转换高压直流电模块6的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8、电性连接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与低压直流电转换高压直流电模块6的过载保护电路模块9、电性连接电性连接低压直流电转换高压直流电模块6与过载保护电路模块9的回馈控制电路模块10、及电性连接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8的模拟交流电输出端口12。该充电控制电路模块4可采用现有技术,提供定电流与定电压充电。低压直流电转换高压直流电模块6可采用现有技术,利用高频振荡切换方式,通过高频变压、升压方式将电池2的低压直流电转换成高压直流电。如图2所示,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8将直流高压电DCVi通过电子切换电路让二个输出端A、B交互轮流跳接直流电压的正负端点,形成模拟交流电输出ACVo。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过载保护的便携式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控制电路模块、电性连接充电控制电路模块的低压直流电转换高压直流电模块、电性连接低压直流电转换高压直流电模块的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电性连接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的过载保护电路模块、电性连接电性连接低压直流电转换高压直流电模块与过载保护电路模块的回馈控制电路模块、及电性连接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的模拟交流电输出端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过载保护的便携式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控制电路模块、电性连接充电控制电路模块的低压直流电转换高压直流电模块、电性连接低压直流电转换高压直流电模块的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电性连接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的过载保护电路模块、电性连接电性连接低压直流电转换高压直流电模块与过载保护电路模块的回馈控制电路模块、及电性连接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的模拟交流电输出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过载保护的便携式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该过载保护电路模块还电性连接低压直流电转换高压直流电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过载保护的便携式电池包,其特征在于,高压直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模块将直流高压电通过电子切换电路让二个输出端交互轮流跳接直流电压的正负端点,形成模拟交流电输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过载保护的便携式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切换电路包括四个可控硅开关、四个二极管、一个电容、及两个电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过载保护的便携式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两个可控硅开关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直流高压电,第二端分别连接两个时序开关,第三端分别连接另两个可控硅开关的第一端,该另两个可控硅开关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另两个时序开关,而第三端则分别接地,两个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连接在两个可控硅开关的第三端与另两个可控硅开关的第一端之间,而负极则分别连接两个可控硅开关的第二端与两个时序开关之间,两个电阻分别连接在另两个可控硅开关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火炉余文雄
申请(专利权)人:精模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余文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