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用树枝状纺粘非织造布的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1986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用树枝状纺粘非织造布的生产系统,包括纺粘组件和成网机,其中,所述成网机用于接收纺粘组件喷出的纤维并积聚成网,包括静电纺丝机构,所述静电纺丝机构包括两块电极板和高压电源,其中,两块所述电极板位于纺粘组件和成网机之间且两块所述电极板呈水平间隔布置在纺粘组件下方的两侧位置;所述高压电源的正极与纺粘组件的喷丝板相连接,所述高压电源的负极与两块电极板相连接。连接。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用树枝状纺粘非织造布的生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非织造布生产设备的
,尤其是指一种过滤用树枝状纺粘非织造布的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研究报道较多的空气过滤材料主要是驻极熔喷非织造材料,超细玻璃纤维纸、改性聚四氟乙烯薄膜(ePTFE)和纳米纤维膜等,其中,纳米纤维膜一般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得,其纤维直径在几纳米到几百纳米范围。这些由纳米级纤维构筑的纳米纤维膜,一方面具有较均一的孔径、高孔隙率和比表面积,使纤维与空气中的污染物之间具有更多的有效接触,因此具有过滤效率高的优点;另一方面,纤维直径与空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约66nm)相当,由于“滑脱效应”,使得过滤阻力降低。因此,纳米纤维膜已成为制备高效低阻空气过滤器的重要发展方向。综上所述,空气过滤材料用的非织造布一般为驻极熔喷非织造材料,但熔喷非织造材料强力较低,不是用作空气过滤材料用非织造布的最优选择,具体原因为:目前,在非织造过滤材料中,通常是熔喷非织造材料经过驻极处理,但熔喷非织造布强力较低,而纺粘非织造材料虽然强度较大,但纤维直径较大,驻极效果差,过滤效率低,因此,市面上的纺粘非织造布一般情况下不适用于过滤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过滤用树枝状纺粘非织造布的生产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过滤用树枝状纺粘非织造布的生产系统,包括纺粘组件和成网机,其中,所述成网机用于接收纺粘组件喷出的纤维并积聚成网,包括静电纺丝机构,所述静电纺丝机构包括两块电极板和高压电源,其中,两块所述电极板位于纺粘组件和成网机之间且两块所述电极板呈水平间隔布置在纺粘组件下方的两侧位置;所述高压电源的正极与纺粘组件的喷丝板相连接,所述高压电源的负极与两块电极板相连接。
[0005]进一步,所述纺粘组件下方配置有侧吹风通道和牵伸通道。
[0006]进一步,所述电极板呈竖向延伸布置,其中,两块所述电极板位于侧吹风通道和牵伸通道的外围。
[0007]进一步,还包括布置在成网面下方的抽吸单元。
[0008]进一步,还包括设于成网机的成网面上方的预压辊以及设于成网机下游的热轧辊组。
[0009]本技术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纺粘组件和成网机的基础上配置有静电纺丝机构,从而构建高压静电场,使纺粘组件所喷出的纤维被来自两侧的静电作用力下发生劈裂从而形成树枝状纤维,最终得到所需的树枝状纺粘非织布。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1]其中,10

纺粘组件,11

侧吹风通道,12

牵伸通道,13

预压辊,14

热轧辊组,20

成网机,31

高压电源,32

电极板,40

抽吸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地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
[0013]参见附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过滤用树枝状纺粘非织造布的生产系统,包括纺粘组件10、成网机20和静电纺丝机构,其中,成网机20用于接收纺粘组件10喷出的纤维并积聚成网。纺粘组件10主要由过滤板、分配板和喷丝板组成,其中,过滤板用于过滤熔体的杂质,防止堵塞喷丝孔;分配板是将熔体分配到喷丝板上的每个喷丝孔;喷丝板上有喷丝孔,是聚合物熔体流出的出口。上述部件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属于公知常识,此处不再展开赘述。此时的纺粘组件10用于喷出纺粘纤维。
[0014]在本实施例中,在纺粘组件10下方配置有侧吹风通道11和牵伸通道12,其中,侧吹风通道11位于喷丝板下方位置的两侧,从而提供高速冷风气流,使聚合物熔体在牵伸通道12中得到牵伸、细化、冷却、定向。冷却风常用的温度范围在10~20℃。
[0015]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布置在成网面下方的抽吸单元40,利用抽吸单元40的负压作用以将纤维吸附在成网面上,更便于成网。本实施例的抽吸单元外接有负压发生器(图中未示)。
[0016]进一步,还包括设于成网机20的成网面上方的预压辊13以及设于成网机20下游的热轧辊组14,其中,通过预压辊13配合成网面共同对服贴在成网面上的纺粘纤维网进行预压。热轧辊组14由一对上下布置的热轧辊构成,用于将预压后的纺粘纤维网进行热轧压花,从而得到所需的纺粘无纺布。上述的预压辊13和热轧辊的结构原理属常规技术手段,此处不再展开赘述。
[0017]在本实施例中,静电纺丝机构包括两块电极板32和高压电源31,其中,两块电极板32位于纺粘组件10和成网机20之间,并且两块电极板32呈水平间隔布置在纺粘组件10下方的两侧位置。高压电源31的正极与纺粘组件10的喷丝板相连接,从而使纺粘组件10所喷出的熔体带有适量的正电荷,高压电源31的负极与两块电极板32相连接,从而配合纺粘组件10形成高压静电场。
[0018]具体地,电极板32呈竖向延伸布置,其中,两块所述电极板32位于侧吹风通道11和牵伸通道12的外围。
[0019]由此,纺粘组件10所喷出的熔体带有适量的正电荷,熔体在经过侧吹风通道11和牵伸通道12期间进行牵伸、分丝、细化时还会受到两块电极板32在两侧对其的电场力,使之发生劈裂形成多个细小的分支。此时的纤维具体表现为除了直径较粗的主干纺粘纤维外,还存在较多直径细小的树枝状纺粘纤维;最终树枝状纺粘纤维由成网机20接收并积聚成网,得到所需的树枝状纺粘网,并经预压辊13的预压作用及热轧辊组14的热压作用,从而制
备出所需的树枝状纺粘非织造布。
[0020]在本实施例中,所制备出的树枝状纺粘非织造布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在保持纺粘非织造布拉伸强力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纺粘非织造布的机械过滤效率和降低了过滤阻力。此外,树枝状纺粘纤维在经过牵伸通道12时受到高压静电场处理,有效提高纤维的荷电量,使其成网后不需要二次静电驻极处理也具有较好的静电吸附能力,简化了设备工艺,提高了静电吸附过滤效率。
[0021]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均为本技术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之思路所做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用树枝状纺粘非织造布的生产系统,包括纺粘组件(10)和成网机(20),其中,所述成网机(20)用于接收纺粘组件(10)喷出的纤维并积聚成网,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电纺丝机构,所述静电纺丝机构包括两块电极板(32)和高压电源(31),其中,两块所述电极板(32)位于纺粘组件(10)和成网机(20)之间且两块所述电极板(32)呈水平间隔布置在纺粘组件(10)下方的两侧位置;所述高压电源(31)的正极与纺粘组件(10)的喷丝板相连接,所述高压电源(31)的负极与两块电极板(32)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用树枝状纺粘非织造布的生产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杰李孙辉黄恒芳杨嘉辉黄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必得福医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