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备用发电机组投入供电的控制装置,属于电机控制类。在具有两台以上备用发电机组的自备电站内,在第一电源突然中断供电时,所有处于应急状态的备用发电机组全部自动起动并在起动过程中竞选。其中,起动成功最快的一台机组,成为优胜机组。它在起动成功后立即闭锁在竞选过程中落选的机组,断开其加速回路,同时,优胜机组自动升降、充磁并合闸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备用发电机组以最快速度投入供电的问题。(*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自备电站中的备用发电机组投入供电的控制装置,属于电机控制类。在需要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但允许有10至15秒断电时间的电力用户,第一电源为市电,备用电源一般是由两台以上的发电机组,特别是柴油发电机组构成的自备电站。作为备用发电机组,有两种投入供电的方式,一是在予有准备的情况下,按正常方式投入供电;二是在紧急的情况下,以应急方式投入供电。市电突然中断,属于后一种情况,这时,备用发电机组要尽快投入供电,这中间有一段由市电供电换为备用发电机组供电的断电时间,用户总是希望这段时间越短越好。为解决这个问题,控制电路的通常做法是,将自备电站内作为备用的所有发电机组,按人为规定的顺序预先排队,排在第一位的为首机;依次是第二位的机组、第三位的机组;每台机组可自动起动三次,每次起动时间为5秒,两次起动时间的间隔时间为10秒。当市电突然中断时,首机立即自动起动,若起动成功,继而自动升速至额定转速,自动充磁,自动合闸,投入供电;若第一次起动不成功,还可以进行第二次或第三次起动。当三次起动均不成功时,首机起动宣告失败,自动退出,发出报警。同时,让排在第二位的机组自动起动,若经三次起动仍不成功,还可让排在第三位的机组自动起动。这样的控制电路,在首机第一次起动不成功时,将使断电时间延长15秒;若在第二次起动仍不成功时,将使断电时间延长30秒;若首机起动失败,让位于排在第二位的机组,甚至让位于排在第三位的机组,断电时间将延长更多。本技术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控制装置,把自备电站内的备用发电机组应急投入供电的方式,由排队式改为竞选式,使在竞选中获得优胜的机组先行投入供电,使断电时间最短。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结构及工作情况用下面的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设用户第一电源为市电,备用电源为三台电起动的柴油发电机组,分别称为1号机组、2号机组和3号机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型图;图2是1号机组的印刷电路板(1)及其设备布置示意图,它的标号、名称和符号对照见下表标号名 称符 号标号名 称符 号40 频率变换器 1PY 51 额定转速的继电器 1PJ241 方波发生器 1BY 52 减速的继电器 1J142 停机的接触器 1C153 卸载的继电器 1J243 起动的接触器 1C254 起动的继电器 1J344 时间控制器 1T155 起动失败的继电器 1J445 时间控制器 1T256 加速的继电器 1J546 时间控制器 1T357 充磁的继电器 1J647 时间控制器 1T458 合闸的继电器 1J748 熔断器 1RD159 互锁的继电器 1J849 熔断器 1RD260 检测的继电器 1J950 起动成功转速 1PJ161 停机的继电器 1J10的继电器印刷电路板(1)下部黑色短条,示意为插头,2号机组和3号机组的印刷电路板(2)、(3)与(1)相仿,仅各设备符号前的数字分别为2和3;图3是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图4是1号机组的控制电路图,图中有些设备和元器件不在本技术的装置内,其中,起动马达(1QD)、起动电磁铁(1QT)、升速马达(1SD)、限位开关(1WK)、测速发电机(1SY)、停机电磁铁(1DT)和励磁线圈(1L)均在1号机组的柴油机体上或发电机内;主开关辅助触点(1ZK-1)、电压继电器的触点(1UJ-1)和励磁装置(1F)在1号机组的发电控制设备上;并车开关触点(HK-1)在并车设备上;市电检测装置的触点(TP-1)在市电供电的设备上;图5是2号机组的控制电路图,图中有些设备和元器件不在本技术的装置内,其中,起动马达(2QD)、起动电磁铁(2QT)、升速马达(2SD)、限位开关(2WK)、测速发电机(2SY)、停机电磁铁(2DT)和励磁线圈(2L)均在2号机组的柴油机体上或发电机内;主开关辅助触点(2ZK-1)、电压继电器的触点(2UJ-1)和励磁装置(2F)在2号机组的发电控制设备上;并车开关触点(HK-2)在并车设备上;市电检测装置的触点(TP-2)在市电供电的设备上;图6是3号机组的控制电路图,其中有些设备和元器件不在本技术的装置内,其中,起动马达(3QD)、起动电磁铁(3QT)、升速马达(3SD)限位开关(3WK)、测速发电机(3SY),停机电磁铁(3DT)和励磁线圈(3L)均在3号机组的柴油机体上或发电机内;主开关辅助触点(3ZK-1)、电压继电器的触点(3UJ-1)和励磁装置(3F)在3号机组的发电控制设备上;并车开关触点(HK-3)在并车设备上;市电检测装置的触点(TP-3)在市电供电的设备上;图7是1号机组的频率变换器(1PY)的电路图,2号机组和3号机组的频率变换器(2PY)和(3PY)与(1PY)相同;图8是1号机组的方波发生器(1BY)的电路图,2号机组和3号机组的方波发生器(2BY)和(3BY)与(1BY)相同;图9是1号机组的时间控制器(1T1)的电路图,1号机组的另外三个时间控制器(1T2)、(1T3)和(1T4)的电路与(1T1)相同,仅其中的电位器(W9)的调节位置不同;2号机组的时间控制器(2T1)、(2T2)、(2T3)、(2T4)、3号机组的时间控制器(3T1)、(3T2)、(3T3)、(3T4)分别与(1T1)、(1T2)、(1T3)、(1T4)相同。本技术由铁皮制成长方形箱体,在箱内有竖向插入箱底(38)上的条形插座(17)、(18)和(19)上的三块印刷电路板(1)、(2)、和(3);可以掀起或放下的箱盖(37)用两绞页(28)与箱体连接;可以打开或合上的面板(39)用锁(27)和两个铰页(29)与箱体连接;面板(39)上分别有1号机组、2号机组和3号机组的控制电源开关(7)、(8)、(9),电源指示灯(4)、(5)、(6),应急起动开关(14)、(24)、(34),正常起动开关(15)、(25)、(35),停机开关(16)、(26)、(36)。在印刷电路板(1)、(2)和(3)上分别安装的设备有熔断器(1RD1、1RD2),(2RD1、2RD2),(3RD1、3RD2),用于减速的继电器(1J1)、(2J1)、(3J1),用于卸载的继电器(1J2)、(2J2)、(3J2),(3J4),用于加速的继电器(1J5)、(2J5)、(3J5),用于充磁的继电器(1J6)、(2J6)、(3J6),用于合闸输出的继电器(1J7)、(2J7)、(3J7),用于互锁的继电器(1J8)、(2J8)、(3J9),用于检测的继电器(1J9)、(2J9)、(3J9),用于停机的继电器(1J10)、(2J10)、(3J10),用于起动成功转速的继电器(1PJ1)、(2PJ1)、(3PJ1),用于额定转速的继电器(1PJ2)、(2PJ2)、(3PJ2),用于停机的接触器(1C1)、(2C1)、(3C1),用于起动的接触器(1C2)、(2C2)、(3CJ2),时间控制器(1T1、1T2、1T3、1T4),(2T1、2T2、2T3、2T4)、(3T1、3T2、3T3、3T4),方波发生器(1BY)、(2BY)、(3BY),频率变换器(1PY)、(2PY)、(3PY)。在本实施例中,电路(10)中的1号机组闭锁装置(11),是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备用发电机组投入供电的控制装置,在具有两台以上的备用发电机组,特别是柴油发电机组的自备电站中作应急投入供电时,其特征在于:①、1号机组控制器(10)中的1号机组闭锁装置(11),是由2号机组控制器(20)中的用于加速的继电器(2J↓ [5])的常闭触点(2J↓[5-2])和3号机组控制器(30)中的用于加速的继电器(3J↓[5])的常闭触点(3J↓[5-2])串联连接的,1号机组闭锁装置(11)的两端分别与用于起动成功转速的继电器(1PJ↓[1])的转换触点(1PJ↓[1-1])的静触头和用于检测的继电器(1J↓[9])的常闭触点(1J↓[9-2])连接;②、1号机组控制器(10)中的1机组联锁装置(12),是由2号机组控制器(20)中的用于互锁的继电器(2J↓[8]的常开触点(2J↓[8-1])和电 路(30)中的用于互锁的继电器(3J↓[8])的常开触点(3J↓[8-1]并联连接的,1号机组联锁装置(12)与市电检测装置的触点(TP↓[-1])并联连接,1号机组联锁装置(12)的两端分别与1号机组的直流控制电源的正极和用于检测的继电器(1J↓[9])的线圈连接;③、1号机组控制器(10)中的(13),由用于额定转速的继电器(1PJ↓[2])的常开触点(1PJ↓[2-2])与正常起动开关(15)的触点(15)串联连接,1号机组互锁装置(13)的两端分别与1号机组的直流 控制电源的正极和用于互锁的继电器(1J↓[8])的线圈连接;④、2号机组控制器(20)中的2号机组闭(21),是由1号机组控制器(10)中的用于加速的继电器(1J↓[5])的常闭触点(1J↓[5-2]和3号机组控制器(30)中的用于加速 的继电器(3J↓[5])的常闭触点(3J↓[5-3])串联连接的,2号机组闭锁装置(21)的两端分别与用于起动成功转速的继电器(2PJ↓[1])的转换触点(2PJ↓[1-1])的静触头和用于检测的继电器(2J↓[9])的常闭触点(2J↓[9-2]连接;⑤、2号机组控制器(20)中的2号机组联锁装置(22),进由1号机组控制器(10)中的用于互锁的继电器(1J↓[8])的常开触点(1J↓[8-1])和3号机组控制器(30)中的用于互锁的继电器(3J↓[8])的常开触点(3J 8-2])并联连接的,2号机组联锁装置(22)与市电检测装置的触点(TP↓[-2])并联连接,2号机组联锁装置(22)的两端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备用发电机组投入供电的控制装置,在具有两台以上的备用发电机组,特别是柴油发电机组的自备电站中作应急投入供电时,其特征在于①、1号机组控制器(10)中的1号机组闭锁装置(11),是由2号机组控制器(20)中的用于加速的继电器(2J5)的常闭触点(2J5-2)和3号机组控制器(30)中的用于加速的继电器(3J5)的常闭触点(3J5-2)串联连接的,1号机组闭锁装置(11)的两端分别与用于起动成功转速的继电器(1PJ1)的转换触点(1PJ1-1)的静触头和用于检测的继电器(1J9)的常闭触点(1J9-2)连接;②、1号机组控制器(10)中的1号机组联锁装置(12),是由2号机组控制器(20)中的用于互锁的继电器(2J8)的常开触点(2J8-1)和电路(30)中的用于互锁的继电器(3J8)的常开触点(3J8-1)并联连接的,1号机组联锁装置(12)与市电检测装置的触点(TP-1)并联连接,1号机组联锁装置(12)的两端分别与1号机组的直流控制电源的正极和用于检测的继电器(1J9)的线圈连接;③、1号机组控制器(10)中的(13),由用于额定转速的继电器(1PJ2)的常开触点(1PJ2-2)与正常起动开关(15)的触点(15)串联连接,1号机组互锁装置(13)的两端分别与1号机组的直流控制电源的正极和用于互锁的继电器(1J8)的线圈连接;④、2号机组控制器(20)中的2号机组闭锁装置(21),是由1号机组控制器(10)中的用于加速的继电器(1J5)的常闭触点(1J5-2)和3号机组控制器(30)中的用于加速的继电器(3J5)的常闭触点(3J5-3)串联连接的,2号机组闭锁装置(21)的两端分别与用于起动成功转速的继电器(2PJ1)的转换触点(2PJ1-1)的静触头和用于检测的继电器(2J9)的常闭触点(2J9-2)连接;⑤、2号机组控制器(20)中的2号机组联锁装置(22),是由1号机组控制器(10)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冠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设计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