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机测试实验室发动机开车温度控制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测试
,具体是涉及飞机测试实验室发动机开车温度控制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论是军用飞机还是民用飞机,在研发试验阶段均需在全机气候实验室封闭空间内,进行极端环境下的飞机发动机启动和运行试验时,若无其它措施,飞机发动机产生的大量高温气体直接排放到实验室内,几分钟内即可使实验室温度上升数十度,破坏试验条件且危害试验安全;因此必须对有发动机产生的高温尾气抬升气候环境实验室的情况进行处理。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发动机排出尾气的同时向实验室补偿适量的且与室内温度相同的新风,以维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确保实验室温度处于较为理想的状态。
[0004]但是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是不能够快速直接地对发动机产生的高温尾气产生作用,需要驱动测试实验室内的所有空气并进行置换,完成温度控制,其存在换热效率低、耗能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飞机测试实验室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飞机测试实验室发动机开车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设置在飞机测试实验室内部且分别位于各个飞机发动机正后方的发动机尾部控温系统(1);所述发动机尾部控温系统(1)包括设置在飞机测试试验室地面上的承重架(2),设置在所述承重架(2)上且位于飞机发动机正后方的第一处理装置(3),设置在所述承重架(2)下端且与第一处理装置(3)连通的第二处理装置(4);所述第一处理装置(3)包括设置在所述承重架(2)上的支撑装置(30),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30)上的负压装置(31),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30)上且与负压装置(31)连通的换热处理装置(32);所述换热处理装置(32)包括进风口与负压装置(31)连通的双通道(320),设置在所述双通道(320)出风口处且与第二处理装置(4)连通的集流连接器(321),以及设置在双通道(320)内部的盘型阻隔式换热模块(33);所述第二处理装置(4)包括设置在所述承重架(2)下方的冷却装置(40),垂直设置在所述冷却装置(40)上方的主换热处理装置(41);所述冷却装置(40)包括套设在所述主换热处理装置(41)下端且与主换热处理装置(41)连通的环形制冷模块(42),以及设置在所述环形制冷模块(42)下方且与环形制冷模块(42)连通的冰渣破碎模块(43);所述主换热处理装置(41)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下端与环形制冷模块(42)连接的外层保护管(410),设置在所述外层保护管(410)内且中心轴线与外层保护管(410)中心轴线重合的内层处理管道(411),设置在所述内层处理管道(411)中线轴线上的转轴(412),设置在所述转轴(412)上且与冰渣破碎模块(43)连通的螺旋扇(414);所述内层处理管道(411)上端设置有混合排出口(415),内层处理管道(411)下端贯穿环形制冷模块(42)与冰渣破碎模块(43)连通;所述螺旋扇(414)能够驱动冰渣破碎模块(43)内的冰渣向上移动;所述内层处理管道(411)、外层保护管(410)之间形成回流通道(416);所述回流通道(416)上端的外层保护管(410)上设置有保护罩(417);所述回流通道(416)下端的内层处理管道(411)上套设有与环形制冷模块(42)连通的回流锥面(418);所述集流连接器(321)通过冰渣破碎模块(43)与内层处理管道(41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测试实验室发动机开车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制冷模块(42)包括与回流通道(416)连通的环形制冷腔室(420),设置在所述环形制冷腔室(420)内的制冷组件,与所述环形制冷腔室(420)连通的供液装置;所述环形制冷腔室(420)上设置有排出口(421);所述环形制冷腔室(420)上端设置有与所述排出口(421)对应的推动杆(4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惠,王彬文,吴敬涛,李红贤,郭腾,任战鹏,雷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