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钢树脂冷凝器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946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钢树脂冷凝器回收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的冷却室,设置在所述冷却室一侧的控制器;所述冷却室包括冷凝、支持架、出水管、抽水泵、第一换向阀、自吸泵、电磁流量计、第二换向阀和水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器控制抽水泵和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关闭与入水管相连接,开启低位抽水管与抽水泵相连接,使得抽水泵将冷却室中低层的液体抽上去到顶部,由高位排水管排出;再通过控制器控制自吸泵、电磁流量计和第二换向阀,当冷凝器内部出现堵塞时,第二换向阀关闭入液管道,开启自吸泵与入液口相连通的抽液管道,通过自吸泵将堵塞物抽出。塞物抽出。塞物抽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钢树脂冷凝器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胶黏剂搅拌
,具体涉及一种玻璃钢树脂冷凝器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
[0003]双冷凝器结构在大型制冷设备的散热中使用较多,热量散发出去较为浪费,传统风冷散热直接将热量吹至大气中不利于能源的可持续使用,其次,如果冷凝器内部出现堵塞,也无法进行相应的堵塞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将热量进行冷却回收、还能处理冷凝器堵塞的玻璃钢树脂冷凝器回收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钢树脂冷凝器回收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的冷却室,设置在所述冷却室一侧的控制器;所述冷却室包括冷凝器,设置在所述冷凝器外围的支持架,设置在所述冷却室下方的出水管,设置在所述冷却室上方的抽水泵,设置在所述抽水泵一侧的第一换向阀,设置在所述冷却室一侧的自吸泵,设置在所述冷却室一侧的电磁流量计,设置在所述自吸泵下方的第二换向阀,设置在所述冷却室内部的、且位于支持架上方的水位传感器。
[0006]作为优选,所述支持架包括固定框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内部的、且用于固定冷凝器的若干根固定条。
[0007]作为优选,所述自吸泵与第二换向阀通过抽液管道相连,所述自吸泵设置有排液管道,所述第二换向阀设置有入液管道。
[0008]作为优选,所述抽水泵与第一换向阀通过抽水管道相连,所述第一换向阀与固定安装在冷却室内部的低位抽水管相连接,所述抽水泵与固定安装在冷却室内部的高位排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连接有入水管。
[0009]作为优选,所述冷凝器设置有入液口和出液口。
[0010]作为优选,所述入液口与第二换向阀相连接,所述出液口与电磁流量计相连接。
[0011]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本技术通过控制器控制抽水泵和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关闭与入水管相连接,开启低位抽水管与抽水泵相连接,使得抽水泵将冷却室中低层的液体抽上去到顶部,由高位排水管排出;再通过控制器控制自吸泵、电磁流量计和第二换向阀,当冷凝器内部出现堵塞时,第二换向阀关闭入液管道,开启自吸泵与入液口相连通的抽液管道,通过自吸泵将堵塞物抽出。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玻璃钢树脂冷凝器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14]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5]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
[0016]一种玻璃钢树脂冷凝器回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方的冷却室2,设置在所述冷却室2一侧的控制器3;所述冷却室2包括冷凝器21,设置在所述冷凝器21外围的支持架22,设置在所述冷却室2下方的出水管23,设置在所述冷却室2上方的抽水泵24,设置在所述抽水泵24一侧的第一换向阀25,设置在所述冷却室2一侧的自吸泵26,设置在所述冷却室2另一侧的电磁流量计27,设置在所述自吸泵26下方的第二换向阀28,设置在所述冷却室2内部的、且位于支持架22上方的水位传感器29。所述水位传感器29用于检测冷却室2内部的水是否到位,如果到位,有则停止加水。
[0017]所述支持架22包括固定框架221,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221内部的、且用于固定冷凝器21的若干根固定条222。
[0018]所述自吸泵26与第二换向阀28通过抽液管道101相连,所述自吸泵26设置有排液管道102,所述第二换向阀28设置有入液管道103。当第二换向阀28关闭自吸泵26与入液口211相连通的抽液管道101时,需要被冷却的液体由入液管道103进入冷凝器21,当冷凝器21内部出现堵塞时,所述电磁流量计27检测出液体流量大小异常,第二换向阀28关闭入液管道103,开启自吸泵26与入液口211相连通的抽液管道101,通过自吸泵26将堵塞物抽出。
[0019]所述抽水泵24与第一换向阀25通过抽水管道104相连,所述第一换向阀25与固定安装在冷却室2内部的低位抽水管105相连接,所述抽水泵24与固定安装在冷却室2内部的高位排水管106相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25连接有入水管107。当需要在冷却室2中注入冷却水时,所述第一换向阀25开启与入水管107相连接,关闭抽水泵24与第一换向阀25相连接,冷却水通过入水管107进入冷却室2中再由所述低位抽水管105排出。当需要对冷却室2内部的冷却水实现水循环时,所述第一换向阀25关闭与入水管107相连接,开启低位抽水管105与抽水泵24相连接,使得抽水泵24将冷却室2中低层的液体抽上去到顶部,由高位排水管106排出。
[0020]所述冷凝器21设置有入液口211和出液口212。
[0021]所述入液口211与第二换向阀28相连接,所述出液口212与电磁流量计27相连接。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3的型号为S7

200的PLC控制器:所述抽水泵24的型号为50ZW10

20;所述第一换向阀25的型号为HK60

Q

PT;所述自吸泵26的型号为A20115;所述电
磁流量计27的型号为HW

LDE;所述第二换向阀28的型号为HK60

Q

PT。
[0023]工作原理:首先,在冷却室2中注入冷却水时,所述第一换向阀25开启与入水管107相连接,关闭抽水泵24与第一换向阀25相连接,冷却水通过入水管107进入冷却室2中再由所述低位抽水管105排出。其次,在冷却室2内部的所述水位传感器29检测到冷却室2内部的水到位,则控制器3停止加水。最后,所述第一换向阀25关闭与入水管107相连接,开启低位抽水管105与抽水泵24相连接,使得抽水泵24将冷却室2中低层的液体抽上去到顶部,由高位排水管106排出,同时,如果冷凝器21内部出现堵塞时,所述电磁流量计27检测出液体流量大小异常,第二换向阀28关闭入液管道103,开启自吸泵26与入液口211相连通的抽液管道101,通过自吸泵26将堵塞物抽出。
[0024]本技术技术效果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钢树脂冷凝器回收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的冷却室,设置在所述冷却室一侧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包括冷凝器,设置在所述冷凝器外围的支持架,设置在所述冷却室下方的出水管,设置在所述冷却室上方的抽水泵,设置在所述抽水泵一侧的第一换向阀,设置在所述冷却室一侧的自吸泵,设置在所述冷却室一侧的电磁流量计,设置在所述自吸泵下方的第二换向阀,设置在所述冷却室内部的、且位于支持架上方的水位传感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玻璃钢树脂冷凝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架包括固定框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内部的、且用于固定冷凝器的若干根固定条。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玻璃钢树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坤泰赵会期林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汇泉联骏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