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09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调节自行车包括车架、可调节鞍座,所述车架的上端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套筒,可调节鞍座与套筒套设连接,所述套筒的上端的侧壁上设置调节槽,可调节鞍座能够沿着调节槽前后移动,套筒的的侧壁上还设有凸台,凸台的中心设置螺纹孔,螺纹孔内安装螺栓,车架与可调节鞍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在车架上设置套筒,并与可调节鞍座的套设连接,能够使可调节鞍座沿着套筒前后移动,从而使鞍座实现前后调节。前后调节。前后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自行车


[0001]本技术涉及自行车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自行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自行车可进行高度调节,但是无法进行前后调节,无法满足骑车爱好者对于操作性和舒适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对自行车的鞍座进行前后调节的可调节自行车。
[0004]一种可调节自行车包括车架、可调节鞍座,所述车架的上端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套筒,可调节鞍座与套筒套设连接,所述套筒的上端的侧壁上设置调节槽,可调节鞍座能够沿着调节槽前后移动,套筒的的侧壁上还设有凸台,凸台的中心设置螺纹孔,螺纹孔内安装螺栓,车架与可调节鞍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可调节鞍座包括鞍座本体、水平调节杆,所述鞍座本体的下端与水平调节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鞍座本体位于车架的套筒的上方,水平调节杆与车座上的套筒套设连接,且水平调节杆与套筒通过螺栓固定。
[0006]优选的,所述水平支撑杆的后端设有防脱块,以防止水平调节杆在向前移动过程中脱离套筒。
[0007]优选的,所述可调节自行车还包括前臂支撑装置,所述前臂置放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杆、两个弧形的支撑板,所述两个支撑杆对称设置在自行车的车把上,弧形支撑板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弧形支撑板的前端、后端以及上端敞开,以便于前臂通过。
[0008]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可调节自行车包括车架、可调节鞍座,所述车架的上端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套筒,可调节鞍座与套筒套设连接,所述套筒的上端的侧壁上设置调节槽,可调节鞍座能够沿着调节槽前后移动,套筒的的侧壁上还设有凸台,凸台的中心设置螺纹孔,螺纹孔内安装螺栓,车架与可调节鞍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在车架上设置套筒,并与可调节鞍座的套设连接,能够使可调节鞍座沿着套筒前后移动,从而使鞍座实现前后调节。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可调节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的可调节鞍座与套筒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可调节自行车10、车架20、套筒201、调节槽2011、凸台2012、可调节鞍座30、鞍座本体301、水平调节杆302、防脱块3021、前臂支撑装置40、支撑杆401、支撑板402。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
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请参看图1和图2,一种可调节自行车10包括车架20、可调节鞍座30,所述车架20的上端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套筒201,可调节鞍座30与套筒201套设连接,所述套筒201的上端的侧壁上设置调节槽2011,可调节鞍座30能够沿着调节槽2011前后移动,套筒201的的侧壁上还设有凸台2012,凸台2012的中心设置螺纹孔,螺纹孔内安装螺栓,车架20与可调节鞍座3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节鞍座30包括鞍座本体301、水平调节杆302,所述鞍座本体301的下端与水平调节杆30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鞍座本体301位于车架20的套筒201的上方,水平调节杆302与车座上的套筒201套设连接,且水平调节杆302与套筒201通过螺栓固定。
[0015]在对鞍座进行前后调节时,首先松开套筒201的凸台2012上的螺栓,使得水平调节杆302能够在套筒201内前后移动,鞍座调整到预定位置时,再重新旋紧凸台2012上的螺栓,使得水平调节杆302与套筒201固定。
[0016]鞍座本体301与水平调节杆302除了螺栓连接,还可以采用焊接等常规替换的方式。
[0017]由于人在用力骑行过程中,屁股会向前用力。为了避免螺栓松脱造成水平调节杆302突然向前移动,从而使鞍座从车架20上分离,使人的安全受到威胁,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支撑杆401的后端设有防脱块3021,以防止水平调节杆302在向前移动过程中脱离套筒201。防脱块3021的横截面积大于套筒201的横截面积。
[0018]人在长期骑行过程中,前臂始终保持一个姿势会出现疲劳酸痛的感受。为了增加长期骑行的舒适度。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节自行车10还包括前臂支撑装置40,所述前臂置放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杆401、两个弧形的支撑板402,所述两个支撑杆401对称设置在自行车的车把上,弧形支撑板402与支撑杆401固定连接,弧形支撑板402的前端、后端以及上端敞开,以便于前臂通过。
[0019]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技术所涵盖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可调节鞍座,所述车架的上端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套筒,可调节鞍座与套筒套设连接,所述套筒的上端的侧壁上设置调节槽,可调节鞍座能够沿着调节槽前后移动,套筒的侧壁上还设有凸台,凸台的中心设置螺纹孔,螺纹孔内安装螺栓,车架与可调节鞍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可调节鞍座包括鞍座本体、水平调节杆,所述鞍座本体的下端与水平调节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鞍座本体位于车架的套筒的上方,水平调节杆与车座上的套筒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淑萍黄巍摆旭东梁湛天张利孙奇鹤韦星满海洋韩浩斌邓辉王帅王栋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民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