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混合动力装置的新能源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899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指一种带有混合动力装置的新能源汽车,包括汽车车身、驱动电机、发动机、行星齿轮机构、动力电池模块、电力控制系统、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发电控制系统、发电机、前后驱动桥、离合器控制系统;在汽车制动或减速时控制器还可控制第二离合器闭合,发电机通过第二离合器与行星齿轮机构传动输出端连接,使汽车进入能量回收,行星齿轮机构传动输出端可以带动发电机运转,实现发电进行能量回收;可使发动机始终保持高效运转,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优化能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混合动力装置的新能源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指一种带有混合动力装置的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0002]混合动力汽车(简称HEV),指同时装备两种动力来源——热动力源与电动力源的汽车。热动力源一般由传统的汽油机或者柴油机产生,电动力源一般由电池和电动机配合提供;通过在混合动力汽车上使用电机的设计,动力系统可以按照整车的实际运行工况要求灵活调控,而发动机保持在综合性能最佳的区域内工作,从而降低油耗与排放。
[000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已经逐渐进入我们的视线,对于混合动力汽车的改进和探索也在不断进行中,现如今的混合动力汽车一般都存在续航能力不足,汽车存储电量较低,行驶时无法根据行驶路程、路况和汽车本身对能量的使用有一个很好的规划方案,导致能量白白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混合动力装置的新能源汽车,提高汽车的存储电量,同时可以利用根据汽车行驶状态对汽车动力实现合理的规划方案。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混合动力装置的新能源汽车,包括汽车车身、驱动电机、发动机、行星齿轮机构、动力电池模块、电力控制系统、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发电控制系统、发电机、前后驱动桥、离合器控制系统;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行星齿轮机构传动输入端连接;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一离合器与行星齿轮机构传动输入端连接;其中发电机通过第二离合器与行星齿轮机构传动输出端连接;行星齿轮机构传动输出端通过差速器与前后驱动桥连接;其中离合器控制系统通过CAN总线与第一离合器以5及第二离合器相连;其中汽车车身上设置有若干太阳能发电板,该太阳能发电板通过发电控制系统与动力电池模块电性连接,动力电池模块通过电力控制系统与驱动电机连接。
[0006]进一步,还包括皮带、皮带轮,其中所述第二离合器为电磁离合器,所述电磁离合器一端与所述发电机的转子轴相连,所述电磁离合器另一端与皮带轮相连,皮带分别套设在皮带轮以及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输出轴上。
[0007]进一步,汽车车身还设置有风力发电模块,汽车车身的表面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两侧设置有磁铁,且安装槽末端设置有复位弹簧;其中该风力发电模块包括发电风轮、竖杆、水平杆,发电风轮底部与竖杆的一端连接,且竖杆的另一端与水平杆连接,其中水平杆滑动设置在安装槽内,其中水平杆内设置有线圈,水平杆的末端设置有与线圈电性连接的连接端子,该发电风轮以及连接端子均与发电控制系统连接;其中水平杆沿安装槽方向移动,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
[0008]进一步,其中所述安装槽的前端可拆卸设置有限位块,其中水平杆沿安装槽方向移动,并抵止在限位块的一侧实现限位。
[0009]进一步,所述发电风轮驱动机构包括风力发电装置本体以及安装在风力发电装置本体侧面的若干个叶轮,其中该叶轮呈垂直竖板结构。
[0010]进一步,垂直竖板的横截面为钝角等腰三角形结构。
[0011]进一步,所述发电控制系统包括整流器、逆变器、接触器、DSP处理器、A/D采样器、供电接口和门控晶闸管;太阳能发电板以及线圈均与整流器电性连接,所述整流器与所述线圈以及太阳能发电板连接,用于将线圈以及太阳能发电板产生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所述逆变器与所述整流器连接,用于将从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220V、50Hz的交流电;所述接触器连接于所述逆变器与所述供电接口之间,且用于将从所述逆变器输出的220V、50Hz的交流电接入到动力电池模块中;所述DSP处理器与所述逆变器双向连接,用于向所述逆变器发射控制信号,并能接收所述逆变器的运行状态信号;所述A/D采样器用于对供电接口电压和逆变器电压进行采样,并将采样信息传递给DSP处理器;所述门控晶闸管连接于所述接触器和所述DSP处理器之间,用于接收DSP处理器的信号,并控制接触器的触点打开或闭合。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汽车转速较小时,离合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离合器分离,从而进入驱动电机驱动模式;在汽车转速较高时,离合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离合器闭合,发动机与驱动电机同时带动汽车,进入混合动力驱动模式,从而实现转速耦合;在汽车制动或减速时控制器还可控制第二离合器闭合,发电机通过第二离合器与行星齿轮机构传动输出端连接,使汽车进入能量回收,行星齿轮机构传动输出端可以带动发电机运转,实现发电进行能量回收;可使发动机始终保持高效运转,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优化能力。
[0013]2.汽车车身上设置有若干太阳能发电板,该太阳能发电板通过发电控制系统与动力电池模块电性连接,可以增加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同时可以为汽车内部负载提供用电。
[0014]3.利用风力发电机发电,将风能持续转化为电能,从而将汽车的行驶过程中的风能有效地利用起来。通过发电控制系统可以使得动力电池模块能够更加稳定存储电能,提高蓄动力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新能源汽车内部模块框图。
[0016]图2是发电控制系统的模块框图。
[0017]图3是风力发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水平杆配装在安装槽内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5是水平杆配装在安装槽内的俯视示意图。
[0020]附图标号说明:前后驱动桥1、差速器2、行星齿轮机构3、第一离合器4、发动机5、第二离合器6、驱动电机7、电力控制系统8、动力电池模块9、发电机10、发电控制系统11、太阳能发5电板12、风力发电模块13、整流器111、逆变器112、接触器113、供电接口114、DSP处理器115、A/D采样器116、门控晶闸管117、叶轮131、风力发电装置本体132、竖杆133、水平杆134、安装槽135、磁铁136、线圈137、复位弹簧138。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请参阅图1

5所示,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带有混合动力装置的新能源汽车,包括汽车车
身、驱动电机7、发动机5、行星齿轮机构3、动力电池模块9、电力控制系统8、第一离合器4、第二离合器6、发电控制系统11、发电机10、前后驱动桥1、离合器控制系统;所述行星齿轮机构3与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与行星齿轮机构3传动输入端连接;所述发动机5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一离合器4与行星齿轮机构3传动输入端连接;其中发电机10通过第二离合器6与行星齿轮机构3传动输出端连接;行星齿轮机构3传动输出端通过差速器2与前后驱动桥1连接;其中离合器控制系统通过CAN总线与第一离合器4以及第二离合器6相连;其中汽车车身上设置有若干太阳能发电板12,该太阳能发电板12通过发电控制系统11与动力电池模块9电性连接,动力电池模块9通过电力控制系统8与驱动电机7连接。
[0022]在汽车转速较低时,离合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离合器4分离,从而进入驱动电机7驱动模式;在汽车转速较高时,离合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离合器4闭合,发动机5与驱动电机7同时带动汽车,进入混合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混合动力装置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车身、驱动电机、发动机、行星齿轮机构、动力电池模块、电力控制系统、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发电控制系统、发电机、前后驱动桥、离合器控制系统;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行星齿轮机构传动输入端连接;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一离合器与行星齿轮机构传动输入端连接;其中发电机通过第二离合器与行星齿轮机构传动输出端连接;行星齿轮机构传动输出端通过差速器与前后驱动桥连接;其中离合器控制系统通过CAN总线与第一离合器以及第二离合器相连;其中汽车车身上设置有若干太阳能发电板,该太阳能发电板通过发电控制系统与动力电池模块电性连接,动力电池模块通过电力控制系统与驱动电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混合动力装置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车身上的引擎盖、车厢顶部、车尾箱后盖的位置设置太阳能发电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混合动力装置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皮带、皮带轮,其中所述第二离合器为电磁离合器,所述电磁离合器一端与所述发电机的转子轴相连,所述电磁离合器另一端与皮带轮相连,皮带分别套设在皮带轮以及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输出轴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混合动力装置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汽车车身还设置有风力发电模块,汽车车身的表面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两侧设置有磁铁,且安装槽末端设置有复位弹簧;其中该风力发电模块包括发电风轮、竖杆、水平杆,发电风轮底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习宇鑫
申请(专利权)人:星维视听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