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336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小型且NV性能良好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具备在动力分配机构(6)与差动机构(7)之间传递转矩的齿轮传动机构(8)(中间轴驱动齿轮(8a)、中间轴从动齿轮(8b)、差速器齿圈(8c))和将第2马达(4)的输出转矩放大并传递给差动机构(7)的减速机构(9),其中,将发动机(2)、第1马达(3)、动力分配机构及中间轴驱动齿轮配置在第1旋转轴线(AL1)上,将差动机构、第2马达、减速机构、驱动轴(5)及差速器齿圈配置在第2旋转轴线(AL2)上,将中间轴从动齿轮配置在第3旋转轴线(AL3)上,将减速机构配置于在轴线方向上与发动机、第1马达及中间轴驱动齿轮中的任一方均不重复的位置。间轴驱动齿轮中的任一方均不重复的位置。间轴驱动齿轮中的任一方均不重复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发动机及两台马达作为驱动力源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将发动机、第1马达及第2马达作为驱动力源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中,在与发动机同轴上配置有动力分配机构(行星齿轮机构)及第1马达(发电机)。在发动机与动力分配机构之间配置有与动力分配机构中的行星齿轮机构的输出要素连结的输出齿轮。输出齿轮与中间轴齿轮(英文:counter gear)啮合,差动机构(最终减速器)的齿圈与该中间轴齿轮啮合。与此同时,安装于第2马达的转子轴的驱动齿轮与中间轴齿轮啮合。第1马达和第2马达相互平行地配置。因此,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成为具有配置有发动机、第1马达及动力分配机构的旋转轴线、配置有第2马达的旋转轴线、配置有中间轴齿轮的旋转轴线、以及配置有差动机构的旋转轴线这四条旋转轴线的所谓的四轴构造。并且,具有动力分配机构中的变速部、输出齿轮与中间轴齿轮之间的减速部、中间轴齿轮与齿圈之间的减速部、以及第2马达的驱动齿轮与中间轴齿轮之间的减速部这四个减速部(变速部)。
[0003]另外,在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中,均记载了以装置的小型化或简化为目的的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这些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均具备发动机、第1马达(发电机)、动力分配机构(行星齿轮机构)以及第2马达。第1马达具有发电功能,与发动机配置在同轴上。动力分配机构由如下的行星齿轮机构构成,该行星齿轮机构具有与发动机连结的输入要素、与第1马达连结的反作用力要素、以及向差动机构侧传递转矩的输出要素。第2马达对传递给差动齿轮的转矩附加正或负的转矩。第1马达和第2马达相互平行地配置。另外,第2马达与差动机构配置在同轴上。而且,在动力分配机构中的行星齿轮机构的输出要素与差动机构之间,设置有将输出要素的转矩放大并传递给差动机构的第1减速机构。另外,在与差动机构及第2马达同轴上,设置有将第2马达的转矩放大并传递给差动机构的第2减速机构。因此,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成为具有配置有发动机、第1马达及动力分配机构的旋转轴线和配置有差动机构、第2马达及第2减速机构的旋转轴线这两条旋转轴线的所谓的双轴构造。并且,在这两条旋转轴线之间配置有第1减速机构。并且,在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使用链传动机构作为第1减速机构的结构。
[0004]此外,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搭载于FR(Front

engine Rear

wheel drive:前置后驱)类型的车辆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该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具备发动机、第1马达、动力分配机构(行星齿轮机构)以及第2马达。在与纵置的发动机同轴上,配置有第1马达、动力分配机构以及传动轴。传动轴经由形成于顶端的准双曲面齿轮而与差动机构连结。第2马达和左右的驱动轴相互平行地配置。因此,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主要具有配置有发动机、第1马达、动力分配机构及传动轴的旋转轴线、配置有第2马达的旋转轴线、以及配置有差动机构及左右的驱动轴的旋转轴线这三条旋
转中心轴线。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

260669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

73158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9

131031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

2916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2]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成为具有配置有发动机101、第1马达102、动力分配机构103及驱动齿轮104的第1旋转轴线100(发动机及第1马达的旋转轴线)、配置有第2马达201及第2马达201的驱动齿轮202的第2旋转轴线200(第2马达的旋转轴线)、配置有从动齿轮301及驱动小齿轮302的第3旋转轴线(中间轴(英文:counter shaft)的旋转轴线)300、以及配置有差动机构401及差动机构401的齿圈402的第4旋转轴线(驱动轴的旋转轴线)400的四轴构造。因此,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中,由于将与驱动齿轮104一起与从动齿轮301啮合的驱动齿轮202、以及安装该驱动齿轮202的第2马达201设置在旋转轴线200上,所以尤其会导致高度方向(图1的上下方向)上的上部的体积变大。
[0013]相对于此,在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中,通过如上述那样采用链传动机构而形成为双轴构造,从而实现了驱动装置的小型化。特别是,通过将第2马达与差动齿轮及驱动轴配置在同轴上,从而使高度方向上的上部的体积小型化。然而,链传动机构虽然能够延长进行动力传递的两轴间的距离,但在高速运转时容易产生噪声、振动。因此,搭载使用了上述那样的链传动机构的驱动装置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所谓NV(Noise Vibration:噪声振动)性能有可能降低。
[0014]本专利技术是着眼于上述的技术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不使NV性能降低的方式适当地实现装置的小型化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
[0015]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6]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具备:驱动力源,所述驱动力源具有发动机、第1马达及第2马达;左右的驱动轴,所述左右的驱动轴与左右的驱动轮连结;动力分配机构,所述动力分配机构将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转矩分配给所述第1马达侧和所述驱动轴侧;差动机构,所述差动机构使左右的所述驱动轴产生差动旋转,并且被附加所述第2马达的输出转矩;齿轮传动机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在所述动力分配机构与所述差动机构之间传递转矩;以及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将所述第2马达的输出转矩放大并传递给所述差动机构,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分配机构由如下的行星齿轮机构构成,该行星齿轮机构具有与所述发动机连结的输入要素、与所述第1马达连结的反作用力要素、以及输出要素,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具有:中间轴驱动齿轮,所述中间轴驱动齿轮与所述输出要素连结并与所述输出要素一体地旋转;中间轴从动齿轮,所述中间轴从动齿轮与所述中间轴驱动齿轮啮合;以及差速器齿圈(英文:differential ring gear),
所述差速器齿圈与所述中间轴从动齿轮啮合并向所述差动机构传递转矩,所述发动机、所述第1马达、所述动力分配机构及所述中间轴驱动齿轮均配置在第1旋转轴线上,所述差动机构、所述第2马达、所述减速机构、所述驱动轴及所述差速器齿圈均配置在与所述第1旋转轴线平行的第2旋转轴线上,所述中间轴从动齿轮配置在与所述第1旋转轴线及所述第2旋转轴线平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具备:驱动力源,所述驱动力源具有发动机、第1马达及第2马达;左右的驱动轴,所述左右的驱动轴与左右的驱动轮连结;动力分配机构,所述动力分配机构将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转矩分配给所述第1马达侧和所述驱动轴侧;差动机构,所述差动机构使左右的所述驱动轴产生差动旋转,并且被附加所述第2马达的输出转矩;齿轮传动机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在所述动力分配机构与所述差动机构之间传递转矩;以及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将所述第2马达的输出转矩放大并传递给所述差动机构,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分配机构由如下的行星齿轮机构构成,该行星齿轮机构具有与所述发动机连结的输入要素、与所述第1马达连结的反作用力要素、以及输出要素,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具有:中间轴驱动齿轮,所述中间轴驱动齿轮与所述输出要素连结;中间轴从动齿轮,所述中间轴从动齿轮与所述中间轴驱动齿轮啮合;以及差速器齿圈,所述差速器齿圈与所述中间轴从动齿轮啮合并向所述差动机构传递转矩,所述发动机、所述第1马达、所述动力分配机构及所述中间轴驱动齿轮均配置在第1旋转轴线上,所述差动机构、所述第2马达、所述减速机构、所述驱动轴及所述差速器齿圈均配置在与所述第1旋转轴线平行的第2旋转轴线上,所述中间轴从动齿轮配置在与所述第1旋转轴线及所述第2旋转轴线平行的第3旋转轴线上,所述减速机构配置于在所述各旋转轴线的轴线方向上与所述发动机、所述第1马达及所述中间轴驱动齿轮中的任一方均不重叠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配置于在所述轴线方向上与所述动力分配机构重叠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所述第1马达、所述动力分配机构及所述中间轴驱动齿轮从所述轴线方向上的任一方侧起按“所述发动机、所述第1马达、所述动力分配机构、所述中间轴驱动齿轮”的顺序配置,所述第2马达、所述减速机构及所述差速器齿圈从所述一方侧起按“所述第2马达、所述减速机构、所述差速器齿圈”的顺序配置。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分配机构由如下的行星齿轮机构构成,该行星齿轮机构具有成为所述输入要素的第1齿轮架、成为所述反作用力要素的第1太阳轮及成为所述输出要素的第1齿圈,所述减速机构由如下的阶梯型小齿轮式行星齿轮机构构成,该阶梯型小齿轮式行星齿轮机构具有:第2太阳轮,所述第2太阳轮与所述第2马达连结;第2齿圈,所述第2齿圈被固定为不能旋转;大径小齿轮,所述大径小齿轮与所述第2太阳轮啮合;小径小齿轮,所述小径小齿轮的直径比所述大径小齿轮的直径小,所述小径小齿轮与所述大径小齿轮一体地旋转,并与所述第2齿圈啮合;以及第2齿轮架,所述第2齿轮架将所述大径小齿轮及所述小径小齿轮保持为能够自转且能够公转并与所述差速器齿圈连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至少收容所述第1马达、所述动力分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田宽之服部宏之村上新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