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援式电源供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8568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备援式电源供应系统,可平衡内部各主电力单元与主电力单元间以及常备电力单元与常备电力单元间的电力供应,使主电力与常备电力达到最佳输出质量,也可防止任一主电力单元或常备电力单元发生电源供应中断,是利用各主电力单元以及各常备电力单元与电力整合控制单元间,架设一功率平衡单元并以负载功率平衡模式分别使所述电力整合控制单元于常态以及开机状态的总输出电力根据各电源供应器的负载比定义出各电源供应器的实际输出电力。(*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备援电源供应系统,尤其是具有功率平衡 单元的备援电源供应系统。
技术介绍
一般大功率需求的电器设备,如工业型计算机或用于飞机等的 计算机设备,因其持续处理庞大且复杂的信息而要求稳定的电力供脉而损害该昂贵且复杂的电器设备或使该处理的信息瞬间消失,普遍采用N+M备援式电源供应系统(Redundant Power Supply )以维 持常态运作而不中断电力供应,N表示该电器设备所需总和功率负 载值所应该组合的电源供应器数量,M表示可允许电源供应器损坏 的数量,而N^1且M^1。备援式电源供应系统所包含N+M组电 源供应器,每一电源供应器是包含一常驻输出直流电力的常备电力 单元、以及一开才几状态下输出直流电力的主电力单元。目前开发出 许多备援式电源供应系统,以强化备援或容错的功能,如一具备交 直流电力输入的备援式电源供应器,如美国专利申请第11/022,795 号所示,采用双电力源输入的备援式电源供应器设计,让所述电源 供应器在任一电力输入源中断时,仍可持续输出直流电力至电器设 备正常运作。先前备援式电源供应系统的主电力单元皆采用并联方式电连 接,以1+1备援式电源供应系统为例,理论上,所述两主电力单元是设定平均分配负栽电流以驱动电器设备正常运作,但是在许多实 际应用中,任一主电力单元可能出现老化或输出阻抗差异等无法平 均负担相同功率电力的状况,若强制使其提供相同功率电力易发生 所述主电力单元的超载,为维持所述电器i殳备正常运作,另一主电 力单元被迫完全负担输出的电力,但是也超出负载,大幅减少所述 备援式电源供应系统的使用寿命,因此发展出主电力单元的电流负载分配4支术(Current Sharing Technique )以解决上述问题,如美国 专利申请第20060273740号所示。电流负载技术装置是检测其输出 的直流电力功率后,根据其检测的电流信号进而反馈一信号给所述 主电力单元再次进行输出电力的调整,如此当所检测主电力单元的 输出电力发生异常,会抑制其输出的直流电力,并和另一主电力单 元一起提供较高的直流电力,如此,所有的主电力单元皆获得最佳 电力输出调配,延长所述备援式电源供应系统的寿命并减少突然发 生损l夂的情况。另 一备援式电源供应系统(Backup-type power supply system)力口美国专利申i青第11/330,079号所示,所述电源供应系统;分别整合输出,每台电源供应器皆具有 一独立功率平衡单元均衡输 出电力,确保每一电力位准提供最佳的电力输出。然而以上针对输 出电力的平衡模式大多针对主电力单元所设计。除了主电力单元之外,存在于所述备援式电源供应系统的常备 电力单元, 一般常态提供电器设备开关时所需的常备电力,随着电 器设备日益复杂且电力需求增大,常备电力单元的利用也有越来越 大的趋势;除此之外,现今电器设备的应用技术,还发展出许多可如照明装置、小型液晶显示装置等,凡此类运用,皆无须在开机 状态下即可单独运作。因此各常备电力单元间也可能发生如各主电 力单元于不相对供电状况下,强迫输出超过负载的电力所导致所迷 常备电力单元寿命减少的问题,可能影响常态下供电,甚至可能因过度负载而使所述常备电力单元突然断电的情况,使所述电器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除了平衡各备援电源供应器的主电力 单元间所输出的直流电力,使主电力以最佳质量输出外,针对负载整体备援电源供应器输出电力的最佳化,并防止任一主电力单元或 常备电力单元电源供应中断,以避免重要才几器刃匕电。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备援式电源供应系统,包括N+M组电源供应器,所述N^1且M^1,所述电源供应器电 连接至少一个外部电力源以转换电力输出,其中,所述电源供应器 内部的电力转换单元至少具备有一常态输出电力的常备电力单元 以及一于开机状态下提供电力的主电力单元;各电源供应器共同电 连才矣到至少 一个电力整合控制单元,所述电力整合控制单元4妻收所 述电源供应器输出的转换电力并整合输出;所述电源供应器的常备 电力单元以及主电力单元与所述电力整合控制单元之间分别架设 一第一功率平;f軒单元与一第二功率平衡单元,所述第一功率平衡单元与第二功率平衡单元以负载功率平衡模式分别使所述电力整合 控制单元于常态状态与开机状态的总输出电力根据各电源供应器 的负载比定义出各电源供应器的实际输出电力。采用本技术的备援式电源供应系统,其输出的主电力以及 常备电力通过负责调整并控制所述常备电力单元输出电力的第一 功率平衡单元,以及调整并4空制主电力单元输出电力的第二功率平 衡单元进4于电力供应的调配,可以4吏开才几状态的主电力以及常态状态下的常备电力皆能以最佳质量方式输出,且避免任一主电力单元或常备电力单元负栽过重导致所述电源供应器中断供电能力而无 法供应所述电器设备所需的电力。附图i兌明图l是本技术的备援式电源供应系统的电路方块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备援式电源供应系统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结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照图1及图2,是本技术的备援式电源供应系统电路 方块连接示意图及电路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备援 式电源供应系统,采用N+M组电源供应器10、 20,所述N^1且 M^1,其中N为驱动电器设备运作的电力功率负栽总和所需的电 源供应器10数目,M为可允许电源供应器20损坏的数目。每台电 源供应器10、 20都电连接于至少一个外部电力源以转换电力输出, 其中,所述电源供应器10、 20内部的电力專争4灸单元分别为至少有 常备电力单元11、 21以及主电力单元12、 22,所述常备电力单元 11、 21在电源供应器10、 20常态状态(包含开机以及待机状态) 下连接所述外部电力源常态输出转换电力,而所述主电力单元12、 22则在电源供应器10、 20开机状态下连接所述外部电力源输出转 换电力;本技术还提供至少一个电力整合控制单元30,是共同 电连接所述电源供应器10、 20,所述电力整合控制单元30接收所 述电源供应器10、 20输出的转换电力并整合输出,所述电力整合 控制单元30具有一第一功率检测连接线路31以及一第二功率检测连接线路32,所述第一功率检测连接线路31电连接于常备电力单 元ll、 21,而所述第二功率检测连接线路32电连接于主电力单元 l2、 22,使所述常备电力单元ll、 21之间以及主电力单元12、 22 之间分别形成小型备援式电源供应系统,整体而言,各连接于电力 整合控制单元30的电源供应器10、 20形成一整合所有常备电力单 元ll、 21以及主电力单元12、 22的大型备援式电源供应系统。为方便了解本技术的备援式电源供应系统,以下将以N=l 且M=l作为实施例加以i兌明,也就是i兌定义所述备援式电源供应 系统为1+1 ^L电源供应器10、 20架构。每一电源供应器IO、 20中,各所述常备电力单元ll、 21与所 述电力整合控制单元30间各架设一第一功率平衡单元41、 42;当 在开4几状态下,各所述常备电力单元11、 21所转换出的直流电力 会经过所述第一功率平衡单元41、 42,此时所述第一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备援式电源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N+M组电源供应器(10、20),所述N≥1且M≥1,所述电源供应器(10、20)电连接至少一个外部电力源以转换电力输出,其中,所述电源供应器(10、20)内部的电力转换单元至少具备有一在电源供应器(10、20)常态状态下连接所述外部电力源常态输出转换电力的常备电力单元(11、21)以及一在电源供应器(10、20)开机状态下连接所述外部电力源输出转换电力的主电力单元(12、22);    至少一个电力整合控制单元(30),共同电连接所述电源供应器(10、20),所述电力整合控制单元(30)接收所述电源供应器(10、20)输出的转换电力并整合输出;    一第一功率平衡单元(41、42),架构于所述电源供应器(10、20)的常备电力单元(11、21)及所述电力整合控制单元(30)之间,所述第一功率平衡单元(41、42)以负载功率平衡模式使所述电力整合控制单元(30)于待机状态的总输出电力根据各电源供应器(10、20)的负载比产生出各电源供应器(10、20)的实际输出电力;    一第二功率平衡单元(51、52),架构于所述电源供应器(10、20)的主电力单元(12、22)及所述电力整合控制单元(30)之间,所述第二功率平衡单元(51、52)以负载功率平衡模式使所述电力整合控制单元(30)于开机状态的总输出电力根据各电源供应器(10、20)的负载比产生出各电源供应器(10、20)的实际输出电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备援式电源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M组电源供应器(10、20),所述N≥1且M≥1,所述电源供应器(10、20)电连接至少一个外部电力源以转换电力输出,其中,所述电源供应器(10、20)内部的电力转换单元至少具备有一在电源供应器(10、20)常态状态下连接所述外部电力源常态输出转换电力的常备电力单元(11、21)以及一在电源供应器(10、20)开机状态下连接所述外部电力源输出转换电力的主电力单元(12、22);至少一个电力整合控制单元(30),共同电连接所述电源供应器(10、20),所述电力整合控制单元(30)接收所述电源供应器(10、20)输出的转换电力并整合输出;一第一功率平衡单元(41、42),架构于所述电源供应器(10、20)的常备电力单元(11、21)及所述电力整合控制单元(30)之间,所述第一功率平衡单元(41、42)以负载功率平衡模式使所述电力整合控制单元(30)于待机状态的总输出电力根据各电源供应器(10、20)的负载比产生出各电源供应器(10、20)的实际输出电力;一第二功率平衡单元(51、52),架构于所述电源供应器(10、20)的主电力单元(12、22)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聪俊
申请(专利权)人: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