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改性沥青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848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改性沥青及制造方法,其组分及重量份数如下:基质沥青:50份~60份、SBS改性剂:10份~14份、APP改性剂:15份~18份、溶剂油:1份~2份、胶粉:5份~8份、杜仲胶:0.5~2份、两性表面活化剂0.5~1份、抗老化剂0.5~1份、改性沥青助剂0.5~1份,所述杜仲胶为接枝顺丁烯二酸酐的杜仲胶,抗老化剂为塑料抗老化剂,所述的两性表面活化剂为同时具有阴、阳两种离子性质的表面活性剂;新型改性沥青同时通过SBS改性剂和APP改性剂对基质沥青进行改性,经过改性后,工作温度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改性沥青及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及其制造方法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改性沥青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沥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通过在沥青中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者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可制得改性沥青,改性沥青的性质与所添加的改性剂有关。在各品种改性沥青中,添加有SBS 的改性沥青,大大改善了沥青的低温脆性,保持了橡胶的弹性、柔韧性、延展性、粘附性、耐气候变化性等橡胶特征。但是SBS 改性沥青的耐高温性能还有待提高,为此,本申请人提出一种新型改性沥青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改性沥青,其相比于现有的SBS改性沥青,使用温度的上限更好,拥有更好的耐高温性能,同时提供此种新型改性沥青的制造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改性沥青,其组分及重量份数如下:
[0005]基质沥青:50份~60份;
[0006]SBS改性剂:10份~14份;
[0007]APP改性剂:15份~18份;
[0008]溶剂油:1份~2份;
[0009]胶粉:5份~8份;
[0010]杜仲胶:0.5~2份;
[0011]两性表面活化剂0.5~1份;
[0012]抗老化剂0.5~1份;
[0013]改性沥青助剂0.5~1份。
[0014]进一步的,所述杜仲胶为接枝顺丁烯二酸酐的杜仲胶,抗老化剂为塑料抗老化剂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两性表面活化剂为同时具有阴、阳两种离子性质的表面活性剂。
[0016]进一步的,所述改性沥青助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成分:30~50份改性硫磺、50~100份白油、0.5~2份抗氧剂、1~ 5份悬浮助剂、1~5份增塑剂。
[0017]进一步的,所述改性硫磺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成分: 5~10份氢氧化铝、5~10份氢氧化镁、50~200份水、50~100 份硫磺、5~10份聚合物蜡乳液、0.1~1份偶联剂。
[0018]进一步的,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钛酸酯偶联剂中至少的一种,所述白油为100#工业白油;所述悬浮助剂为矿物油乳化剂,所述矿物油乳化剂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马来酸二辛酯或癸二酸二辛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或抗氧剂1076中的至少一种。
[0019]一种新型改性沥青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0]S1、溶胀:将基质沥青加热,使基质沥青呈熔融状态;
[0021]S2、混合:SBS改性剂、APP改性剂、溶剂油、胶粉、杜仲胶和两性表面活化剂加入呈熔融状态的基质沥青中,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料;混合时,温度保持在170摄氏度~185摄氏度。
[0022]S3、发育:将抗老化剂和改性沥青助剂加入混合料中,搅拌均匀,发育时间为3~5小时,发育时,温度保持在170摄氏度~180摄氏度。
[0023]进一步的,步骤S1中,基质沥青溶胀时的温度为170摄氏度~185摄氏度。
[0024]进一步的,步骤S2中,先将一半的SBS改性剂、APP改性剂、溶剂油、胶粉、杜仲胶和两性表面活化剂加入呈熔融状态的基质沥青中时,进行第一次搅拌,搅拌时间为15~25min,搅拌速度为100~150r/min;第一次搅拌完成后,将另一半的SBS 改性剂、APP改性剂、溶剂油、胶粉、杜仲胶和两性表面活化剂加入第一次搅拌后的混合料中,搅拌时间为45~60min,搅拌速度为60~100r/min。
[0025]进一步的,步骤S3中,搅拌速度为60~100r/min。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同时通过SBS改性剂和APP改性剂对基质沥青进行改性,经过改性后,工作温度在

25~120摄氏度之间,相比于SBS改性沥青,具有更高的使用温度,提高了使用范围。
[0028]2、制作新型改性沥青的过程中,添加有改性沥青助剂,改性沥青助剂的使用,使得新型改性沥青具有更好的储存稳定性和抗老化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因此,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实施例一:
[0031]一种新型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本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溶胀、混合和发育。
[0032]第一步:溶胀,取500kg基质沥青,将其放入搅拌罐中溶胀,边加热边搅拌,溶胀时的温度保持在170摄氏度~185摄氏度之间,使得基质沥青呈熔融状态。
[0033]第二步:混合,分为第一次混合和第二次混合,两次混合时,温度都始终保持在170摄氏度~185摄氏度之间。第一次混合时,取SBS改性剂5kg、APP改性剂7.5kg、溶剂油0.5kg、胶粉2.5kg、杜仲胶0.25kg、两性表面活化剂0.25kg,加入呈熔融状态的基质沥青中时,进行第一次混合搅拌,搅拌15min,搅拌速度为100r/min;第一次混合搅拌后,再取SBS改性剂5kg、 APP改性剂7.5kg、溶剂油0.5kg、胶粉2.5kg、杜仲胶0.25kg、两性表面活化剂0.25kg,加入第一次混合搅拌后的混合料中,搅拌45min,搅拌速度为60r/min。杜仲胶采用接枝顺丁烯二酸酐的杜仲胶,两性表面活化剂为同时具有阴、阳两种离子性质的表面活性剂。
[0034]第三步:发育,取抗老化剂0.5kg、改性沥青助剂0.5kg,加入混合料中,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60r/min,发育时间为3 小时,发育时,温度保持在170摄氏度~180摄氏度之间。
发育完成后即制得本新型改性沥青。
[0035]发育步骤中所用的抗老化剂为塑料抗老化剂,改性沥青助剂使用改性硫磺、白油、抗氧剂、悬浮助剂和塑剂制成。各材料用量,按照质量份数记性计算的话,改性硫磺占30~50份,白油占50~100份,抗氧剂占0.5~2份,悬浮助剂占1~5份,增塑剂占1~5份。改性硫磺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成分:5~ 10份氢氧化铝、5~10份氢氧化镁、50~200份水、50~100份硫磺、5~10份聚合物蜡乳液、0.1~1份偶联剂。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钛酸酯偶联剂中至少的一种,白油为100#工业白油。悬浮助剂为矿物油乳化剂,矿物油乳化剂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马来酸二辛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重量份数如下:基质沥青:50份~60份;SBS改性剂:10份~14份;APP改性剂:15份~18份;溶剂油:1份~2份;胶粉:5份~8份;杜仲胶:0.5~2份;两性表面活化剂0.5~1份;抗老化剂0.5~1份;改性沥青助剂0.5~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杜仲胶为接枝顺丁烯二酸酐的杜仲胶,抗老化剂为塑料抗老化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性表面活化剂为同时具有阴、阳两种离子性质的表面活性剂。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沥青助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成分:30~50份改性硫磺、50~100份白油、0.5~2份抗氧剂、1~5份悬浮助剂、1~5份增塑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硫磺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成分:5~10份氢氧化铝、5~10份氢氧化镁、50~200份水、50~100份硫磺、5~10份聚合物蜡乳液、0.1~1份偶联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钛酸酯偶联剂中至少的一种,所述白油为100#工业白油;所述悬浮助剂为矿物油乳化剂,所述矿物油乳化剂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马来酸二辛酯或癸二酸二辛酯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从军黄尚林刘向华宋秋福李忠凯林海宁吴志昌易鹏冯坚田古金伦
申请(专利权)人:广深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