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药物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7968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药物的应用。提供的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药物的应用,其中,该小分子化合物包括白皮杉醇,白皮杉醇通过调控TFEB/TFE3激活细胞自噬,进而协同促进奥沙利铂诱导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产生具有全身抗肿瘤的T细胞反应,从而为增强抗肿瘤治疗效果,以达到联合治疗,有利于诱导持久的抗癌免疫反应以降低复发的可能性,适于广泛应用于激活TFEB/TFE3在各种疾病中的潜在治疗作用。TFEB/TFE3在各种疾病中的潜在治疗作用。TFEB/TFE3在各种疾病中的潜在治疗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药物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尤其涉及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药物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部分化疗药物在诱导肿瘤细胞死亡的同时,能够引起肿瘤细胞的免疫原,使肿瘤细胞表面表达一些具有免疫原性的分子从而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并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CTL ,cytotoxic T lymphocyte)进而更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持久和较为理想的抗肿瘤效果,这一过程被定义为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近来研究发现,多种化疗药物如蒽环类药物(anthracyclines)、奥沙利铂(Oxaliplatin)、米托蒽醌(mitoxantrone,MTX)、光动力疗法、放疗等治疗肿瘤的药物及方法不仅可以导致肿瘤细胞凋亡,而且可以诱导ICD。这些临床上应用的ICD诱导剂在肿瘤治疗中的效果一般较非ICD诱导剂疗效更好。
[0003]ICD的关键事件是肿瘤细胞表达及释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进而招募抗原呈递细胞,识别、吞噬相关细胞抗原,并将其呈递给T细胞,从而激活适应性免疫应答,识别并清除肿瘤抗原,进而产生长效持久的抗肿瘤效果。因此,与单纯杀伤肿瘤的药物相比,将ICD诱导剂应用到肿瘤治疗中,对于改善癌症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意义重大。目前一般认为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的3个标志事件分别为肿瘤细胞内ATP(三磷酸腺苷)释放到细胞外;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伴侣蛋白如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ALR)从内质网转位到细胞膜表面;以及高迁移率蛋白1(high

mobiity group box 1,HMGB1)从细胞核释放细胞外。缺失上述任何一个条件,化疗药物都很难诱导产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ATP作为一个重要的趋向因子招募多种免疫效应细胞如树突状细胞或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到死亡的肿瘤细胞附近,并促进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分化为成熟的树突状细胞,从而有效发挥抗原提呈功能。另外,肿瘤细胞释放的ATP与单核细胞表面的嘌呤受体P2Y2受体结合,从而将单核细胞募集到细胞凋亡的肿瘤细胞部位,发挥有效的抗原提呈。CALR是内质网蛋白,其在蛋白的质量控制以及细胞增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ICD过程中CALR从内质网向细胞表面移位途径依赖于内质网应激,特别是PERK(也称为EIF2AK3)介导的真核起始因子2α(eIF2α)的磷酸化。HMGB1是一种细胞定位的染色体结合蛋白,在ICD过程中其从细胞核释放到细胞质。HMGB1是一种与炎性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其集合多种受体,如Toll样受体4 (Toll like receptor 4,TLR4)和TLR2。释放到细胞外的HMGB1能和树突状细胞上的TLR4结合后通过MYD88通路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并将肿瘤抗原递呈给CTL从而发挥杀伤肿瘤的作用。
[0004]自噬是细胞内一种保守的信号通路,它是一种溶酶体介导的降解细胞内长半衰期蛋白、蛋白聚集体等大分子及受损细胞器的主要方式。转录因子EB(Transcription factor EB, TFEB)和转录因子E3(Transcription factor E3, TFE3)是自噬的关键分子,其在转录水平上激活多种调节自噬的基因。因此激活TFEB/TFE3是一种有效激活自噬的方式。此外,
多种证据表明自噬在癌症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如当自噬激活时,肿瘤来源的细胞质成分可用于溶酶体水解,从而促进垂死肿瘤细胞中的抗原加工。此外,高度激活的自噬可以增加受压的肿瘤细胞分泌ATP,而ATP作为重要的信号通过作用嘌呤受体以激活树突状细胞和杀伤性T细胞并将它们募集到局部肿瘤微环境中,从增强ICD的效果。
[0005]然而,现有证据表明多种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 (OXA )等虽然能诱导ICD,然而其效果还是相对较弱,因此寻找新型的小分子化合物并增强ICD诱导剂的作用,进而发挥抗癌功能非常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部分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 (OXA )进行治疗癌症时诱导的免疫反应较弱,导致抗癌效果不明显,治疗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药物的应用。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药物的应用,所述小分子化合物包括白皮杉醇。
[000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白皮杉醇和奥沙利铂,其中,所述白皮杉醇的浓度为1~40 μM。
[0009]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药物的应用,其中,该小分子化合物包括白皮杉醇,白皮杉醇通过调控TFEB/TFE3激活细胞自噬,进而协同促进奥沙利铂诱导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产生具有全身抗肿瘤的T细胞反应,从而为增强抗肿瘤治疗效果,以达到联合治疗,有利于诱导持久的抗癌免疫反应以降低复发的可能性,适于广泛应用于激活TFEB/TFE3在各种疾病中的潜在治疗作用。
[0010]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用于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药物组合物,由于药物组合物中包括了小分子化合物白皮杉醇和奥沙利铂,使白皮杉醇和奥沙利铂协同作用,通过白皮杉醇对TFEB/TFE3进行激活诱导细胞自噬,增强奥沙利铂诱导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反应,以发挥更高效果的治疗作用。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其中:图1为白皮杉醇协同OXA诱导的ATP的释放的分析图。
[0013]图2为白皮杉醇协同OXA诱导CALR的细胞膜移位分析图。
[0014]图3为白皮杉醇协同OXA诱导的HMGB1的释放分析图。
[0015]图4为白皮杉醇促进TFEB和TFE3的细胞核转运分析图。
[0016]图5为白皮杉醇促进细胞自噬分析图。
[0017]图6为白皮杉醇促进细胞自噬依赖于TFEB和TFE3的分析图。
[0018]图7为白皮杉醇协同OXA诱导的ATP的释放依赖于TFEB/TFE3介导的自噬分析图。
[0019]图8为白皮杉醇促进内质网应激分析图。
[0020]图9为白皮杉醇增强OXA诱导的CALR细胞膜移位依赖于内质网应激分析图。
[0021]图10为 MCA205骨肉瘤细胞中,白皮杉醇促进自噬,增加内质网应激同时协同OXA诱导的ICD的分析图。
[0022]图11为免疫正常的小鼠中白皮杉醇增加OXA抑制肿瘤的效果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化合物包括白皮杉醇,所述白皮杉醇促进激活转录因子TFEB和转录因子TFE3的细胞核转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皮杉醇通过调控TFEB/TFE3激活转录因子TFEB和转录因子TFE3的细胞核转位激活自噬,增加自噬标志蛋白LC3

II的含量,促进细胞自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皮杉醇增加内质网应激的标志蛋白激活转录因子4、激活转录因子6

C/EBP同源蛋白的表达,且增加内质网应激的真核起始因子2的磷酸化水平,以促进内质网应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药物的应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薇杨传彬戴凌云王继刚王爽徐成超李志杰孙继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