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芳基丁烷类化合物在制备抑制新冠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9153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芳基丁烷类化合物在制备抑制新冠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涉及医药领域,所述二芳基丁烷类化合物包括去甲二氢愈创木酸、二氢愈创木脂酸、安五脂素和前戈米辛,本发明专利技术发现该二芳基丁烷类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新冠病毒3C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芳基丁烷类化合物在制备抑制新冠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二芳基丁烷类化合物在制备抑制新冠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SARS

CoV

2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同属于β冠状病毒,是感染人类冠状病毒家族的第七个成员。SARS

CoV

2病毒颗粒呈椭圆形或圆形,直径为60

140nm,其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RNA,全长约为30kb,主要编码非结构蛋白、结构蛋白及附属蛋白三类病毒蛋白。其中,非结构蛋白3

胰凝乳样蛋白酶(3CL
pro
)、木瓜样蛋白酶(PL
pro
)在病毒复制和转录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3CL
pro
是病毒复制所必需的,负责切割病毒产生的多聚酶从而产生具有活性的蛋白;PL
pro
在新病毒颗粒的成熟和释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抑制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反应。因此,新冠病毒的3CL
pro
和PL
pro
可作为2个有效的药物治疗靶点,对于寻找特异、高效的抗新冠病毒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0003]文献: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生脉注射液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J].中草药,2020.中公开了五味子内酯E、豆甾醇等化合物作用于CASP3、PTGS2、NOS2、NOS3等靶点,从而发挥对COVID

19的治疗作用,但并未公开对SARS

CoV

2 3CL
pro
和SARS

CoV

2 PL
pro
的抑制作用,而上述两种蛋白酶在病毒复制和转录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二芳基丁烷类化合物在制备抑制新冠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有望解决目前尚未有抗SARS

CoV

2新冠病毒的药物的现状,该二芳基丁烷类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3CL
pro
和PL
pro
的活性,进而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活性,可潜在用于开发抗新冠病毒的药物。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芳基丁烷类化合物在制备抑制新冠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二芳基丁烷类化合物包括去甲二氢愈创木酸、二氢愈创木脂酸(CAS:66322

34

7)、安五脂素、前戈米辛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7]进一步地,所述新冠病毒包括SARS

CoV

2。
[0008]进一步地,所述二芳基丁烷类化合物为二氢愈创木脂酸和/或安五脂素。
[0009]进一步地,所述二芳基丁烷类化合物为新冠病毒蛋白酶的抑制剂。
[0010]进一步地,所述新冠病毒蛋白酶为SARS

CoV

2 3CL
pro
和/或SARS

CoV

2 PL
pro

[0011]进一步地,所述二芳基丁烷类化合物的浓度为0.1

32uM。
[0012]优选地,所述二芳基丁烷类化合物的浓度为1

24uM。
[0013]更优选地,所述二芳基丁烷类化合物的浓度为1

16uM。
[0014]再者,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抑制新冠病毒的药物,所述药物的成分包括二芳基丁烷类化合物本身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酸、碱、盐、酯、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前药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5]进一步地,所述药物的剂型包括胶囊、片剂、颗粒剂、凝胶剂、缓释剂、口服液、滴丸剂、乳液、注射液和纳米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的二芳基丁烷类化合物对3CL
pro
和PL
pro
的IC
50
值较小,能够显著的抑制SARS

CoV

2 3CL
pro
和SARS

CoV

2 PL
pro
的活性,从而有效地抑制新冠病毒的活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1

4在8μM终浓度下对SARS

CoV

2 3CL
pro
体外酶活抑制率;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2对SARS

CoV

2 3CL
pro
体外酶活的抑制作用的IC
50
的测定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4对SARS

CoV

2 3CL
pro
体外酶活的抑制作用的IC
50
的测定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1

4在8μM终浓度下对SARS

CoV

2 PL
pro
体外酶活抑制率;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2对SARS

CoV

2 PL
pro
体外酶活的抑制作用的IC
50
的测定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4对SARS

CoV

2 PL
pro
体外酶活的抑制作用的IC
50
的测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值得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原料均为普通市售产品,对其来源不做具体限定。
[0025]以下原料来源,为示例性说明:
[0026]3CL
pro
蛋白酶、多肽底物Dabcyl

KTSAVLQSGFRKME

Edans、PL
pro
蛋白酶、多肽底物(E

EDANS)RELNGGAPI(K

DABCYL)购自近岸蛋白质科技有限公司;
[0027]FlexStation 3多功能酶标仪:厂家为Molecular Devices。
[0028]实施例1
[0029]化合物1

4对SARS

CoV

2 3CL
pro
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二芳基丁烷类化合物在制备抑制新冠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芳基丁烷类化合物包括去甲二氢愈创木酸、二氢愈创木脂酸、安五脂素、前戈米辛中的一种或几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冠病毒包括SARS

CoV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芳基丁烷类化合物为二氢愈创木脂酸和/或安五脂素。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芳基丁烷类化合物为新冠病毒蛋白酶的抑制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冠病毒蛋白酶为SARS

CoV

2 3CL
pro
和/或SARS

Co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刘海涛刘久石张本刚齐耀东魏雪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