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连杆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718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连杆车架,包括前叉和缓冲机构,所述前叉顶部安装有用于握把减震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轴杆、主弹簧、防尘套、立柱、内螺纹、滑套和外螺纹,所述轴杆底部套装有主弹簧,所述主弹簧外部套装有防尘套,所述立柱中部贯穿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立柱外部套装有滑套。解决目前在市面上仍然比较少见四连杆的自行车,原因是因为生产四连杆车架的工艺要求比较高,车架很难达到校正很难达到要求,从而往往会使得生产出来的车架与各个零部件之间难以装配,从而降低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四连杆车架,整体造型,简约不简单,兼顾后三角悬挂系统,随动式四连杆结构,避震器隐藏在中管里面,创意性比较好。创意性比较好。创意性比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连杆车架


[0001]本技术涉及车架领域,具体为一种四连杆车架。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自行车的性能和舒适度,自行车车架设计不断推陈出新,由以前的固定式车架,到后来带有避震的车架,如今更是出现四连杆的车架。由于四连杆的车架能够使后叉带有避震,结合前叉的避震器,使自行车的前后轮都有避震功能,从而大大提高自行车的性能以及舒适度。
[0003]现有的平面磨床设备,常见问题有:虽然四连杆的自行车车架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目前在市面上仍然比较少见,原因是因为生产四连杆车架的工艺要求比较高,车架很难达到校正很难达到要求,从而往往会使得生产出来的车架与各个零部件之间难以装配,从而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连杆车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前叉和缓冲机构,所述前叉顶部安装有用于握把减震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轴杆、主弹簧、防尘套、立柱、内螺纹、滑套和外螺纹,所述轴杆底部套装有主弹簧,且主弹簧底部端面固定安装于前叉顶部,所述主弹簧外部套装有防尘套,且主弹簧远离前叉一侧端面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中部贯穿开设有内螺纹,且内螺纹开设内径大于轴杆外径,所述立柱外部套装有滑套,且滑套顶部内侧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开设内径大于立柱外径。
[0006]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螺栓、卡片和底台,所述内螺纹内部啮合安装有螺栓,且螺栓固定安装于轴杆顶部,所述内螺纹外部固定安装有卡片,且卡片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台。
[0007]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下通孔、副弹簧和顶台,所述底台中部贯穿开设有下通孔,且底台顶部连接有副弹簧,所述副弹簧远离底台一端连接有顶台。
[0008]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螺牙、上通孔和内六角孔,所述顶台顶部端面开设有螺牙,且螺牙外形与外螺纹开设尺寸相啮合,所述顶台中部开设有与下通孔尺寸一致的上通孔,且上通孔顶部连通有内六角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前叉顶部内侧滑动安装有车把,且前叉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前车架,所述前车架顶部左侧末端设置有电机,且前车架顶部中端固定安装有卡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卡轨左侧末端固定安装有防脱销,且卡轨顶部设置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底部贯穿开设有卡槽,且控制盒通过卡槽滑动安装于卡轨顶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前车架左侧固定连接有三角架,且三角架右侧固定安装有中管,所述中管内部设置有避震器,所述三角架左侧端面转动安装有后轮轴。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目前在市面上仍然比较少见四连杆的自行车,原因是因为生产四连杆车架的工艺要求比较高,车架很难达到校正很难达到要求,从而往往会使得生产出来的车架与各个零部件之间难以装配,从而降低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四连杆车架,整体造型,简约不简单,兼顾后三角悬挂系统,随动式四连杆结构,避震器隐藏在中管里面,创意性比较好。
[0013]1.本技术通过前车架的设置,控制盒通过底部贯穿卡槽滑动安装于前车架顶部中端卡轨之上,并在重力作用下保持倾斜向左下,底部受到防脱销的限制避免滑脱,车架一体式衔接的同时,解决现有技术电机功率大以后,控制器管数相应也要大,导致控制盒尺寸增大没地方可装的弊端,前车架顶部左侧电机的安置,根据北美市场为数不多的女款四连杆,市场比较少的特点,结合北美身材,内置电池盒配1000W中置电机,可以让人感受骑行乐趣;
[0014]2.本技术通过三角架的设置,三角架右侧中管内置避震器的结构设置,使得本实用四连杆自行车整体造型,简约不简单,兼顾后三角悬挂系统,随动式四连杆结构,避震器隐藏在中管里面,创意性比较好,市面上这种造型几乎没有,优化整体压缩比,三角架左侧通过后轮轴连接的后轮的行程达到120,骑起来感觉更舒适,体验感会更好;
[0015]3.本技术通过缓冲机构的设置,使用者预先通过六角扳手接触顶台顶部内六角孔并进行调节,在顶台侧面螺牙与滑套顶部内侧外螺纹啮合下纵向位移,实现顶台与底台间距的改变,以达到改变副弹簧弹性力的效果,此后将前叉顶部轴杆经由缓冲机构底部插入,经过主弹簧内部通过立柱与内螺纹的螺栓接触,使用者通过长把螺丝刀拧紧螺栓将轴杆固定于卡片内,此后将车把右顶台上通孔插入通过副弹簧后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底台内下通孔内,骑行时车把顶部挤压滑套,滑套通过主弹簧及其外部防尘套与前叉连接起到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缓冲机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立柱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前叉;2、缓冲机构;201、轴杆;202、主弹簧;203、防尘套;204、立柱;205、内螺纹;206、滑套;207、外螺纹;208、螺栓;209、卡片;210、底台;211、下通孔;212、副弹簧;213、顶台;214、螺牙;215、上通孔;216、内六角孔;3、车把;4、前车架;5、电机;6、卡轨;7、防脱销;8、控制盒;9、卡槽;10、三角架;11、中管;12、避震器;13、后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前叉1顶部内侧滑动安装有车把3,且前叉1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前车架4,前车架4顶部左侧末端设置有电机5,且前车架4顶部中端固定安装有卡轨6,卡轨6左侧末端固定安装有防脱销7,且卡轨6顶部设置有控制盒8,控制盒8底部贯穿开设有卡槽9,且控制盒8通过卡槽9滑动安装于卡轨6顶部,前车架4左侧固定连接有三角架10,且三角架10右侧固定安装有中管11,中管11内部设置有避震器12,三角架10左侧端面转动安装有后轮轴13,控制盒8通过底部贯穿卡槽9滑动安装于前车架4顶部中端卡轨6之上,并在重力作用
下保持倾斜向左下,底部受到防脱销7的限制避免滑脱,三角架10右侧中管11内置避震器12的结构设置,使得本实用四连杆自行车整体造型,简约不简单。
[0021]如图2所示,包括前叉1和缓冲机构2,前叉1顶部安装有用于握把减震的缓冲机构2,缓冲机构2包括轴杆201、主弹簧202、防尘套203、立柱204、内螺纹205、滑套206和外螺纹207,轴杆201底部套装有主弹簧202,且主弹簧202底部端面固定安装于前叉1顶部,主弹簧202外部套装有防尘套203,且主弹簧202远离前叉1一侧端面固定安装有立柱204,立柱204中部贯穿开设有内螺纹205,且内螺纹205开设内径大于轴杆201外径,立柱204外部套装有滑套206,且滑套206顶部内侧开设有外螺纹207,外螺纹207开设内径大于立柱204外径,缓冲机构2还包括螺栓208、卡片209和底台210,内螺纹205内部啮合安装有螺栓208,且螺栓208固定安装于轴杆201顶部,内螺纹205外部固定安装有卡片209,且卡片209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台210,此后将前叉1顶部轴杆201经由缓冲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连杆车架,包括前叉(1)和缓冲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1)顶部安装有用于握把减震的缓冲机构(2),所述缓冲机构(2)包括轴杆(201)、主弹簧(202)、防尘套(203)、立柱(204)、内螺纹(205)、滑套(206)和外螺纹(207),所述轴杆(201)底部套装有主弹簧(202),且主弹簧(202)底部端面固定安装于前叉(1)顶部,所述主弹簧(202)外部套装有防尘套(203),且主弹簧(202)远离前叉(1)一侧端面固定安装有立柱(204),所述立柱(204)中部贯穿开设有内螺纹(205),且内螺纹(205)开设内径大于轴杆(201)外径,所述立柱(204)外部套装有滑套(206),且滑套(206)顶部内侧开设有外螺纹(207),所述外螺纹(207)开设内径大于立柱(204)外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连杆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2)还包括螺栓(208)、卡片(209)和底台(210),所述内螺纹(205)内部啮合安装有螺栓(208),且螺栓(208)固定安装于轴杆(201)顶部,所述内螺纹(205)外部固定安装有卡片(209),且卡片(209)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台(2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连杆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2)还包括下通孔(211)、副弹簧(212)和顶台(213),所述底台(210)中部贯穿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小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比腾尼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