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雪花银耳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575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棉酚残留且适用范围广的雪花银耳生产方法,在银耳栽培料制备阶段,采用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分的栽培料:甘蔗渣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雪花银耳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
,具体说是一种雪花银耳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银耳富含酸性、中性的异多糖,是久负盛名的食药用菌。日常生活中,银耳会根据品质的好坏进行分级,分级主要是以感官指标为主,主要分为雪花银耳、冰花银耳和普通银耳三个等级。其中,雪花银耳的品质等级最高,价格更贵,也是大多数银耳消费者的首要之选,因此,生产雪花银耳可以让企业的收益实现最大化。
[0003]国内已知的雪花银耳生产方法,主要是采用棉籽壳栽培料栽培,可选用的菌株品种仅为Tr01一种,按照国标的栽培方法进行栽培:灭菌

冷却

接种

发菌

开口增氧

揭开胶布报纸

割膜扩穴。在银耳生长大小达到完全展开时,一次性采摘,然后烘干。这种方法存在极大的局限性:1、其他菌株品种如Tr21,按照现有方法只能产出淡黄色银耳的普通品种,适用范围窄,可选用的菌株品种单一,不利于雪花银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2、由于棉籽壳含有棉酚,导致生产出来的雪花银耳存在棉酚残留的隐患,在出口时经常遭遇欧美、日本等国家的限制。
[0004]因此,开发一种无棉酚残留且适用范围广的雪花银耳生产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棉酚残留且适用范围广的雪花银耳生产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彻底解决棉酚残留的问题,而且不论是哪种菌株品种,均可通过该方法获得优质的雪花银耳,产量上与传统的棉籽壳栽培配方生产的雪花银耳相当。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雪花银耳生产方法,在银耳栽培料制备阶段,采用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分的栽培料:甘蔗渣10

15份,莲子壳30

35份,莲子粉30

35份,莲子蓬粉5

10份,麸皮12份,石灰3份;在银耳采摘阶段,采用多次采摘的方法:在银耳生长到大小为普通银耳的1/4

1/3时,进行第1次采摘,采摘时保留耳基,然后让其继续生长,当银耳再次生长到大小为普通银耳的1/4

1/3时,进行第2次采摘;如此整个出菇过程重复采摘4

5次。
[0007]其中,所述栽培料的含水量为55

60%。
[0008]其中,所述甘蔗渣为新鲜无霉的甘蔗渣通过大型筛子筛掉较粗、含纤维较多的甘蔗皮部分后剩下的甘蔗肉部分的碎末和细渣。
[0009]其中,制备银耳栽培料时,先将甘蔗渣和莲子壳进行喷石灰水预湿1

1.5h,使含水量在50

55%之间,再加入莲子粉、莲子蓬粉和麸皮,充分混匀后调整栽培料的含水量为55

60%,然后装袋。
[0010]其中,所述栽培料以低压聚乙烯塑料袋作为栽培容器,每袋装填1.3kg,长度为45

47cm,装填好后进行常压灭菌,控制灭菌锅内的温度在4h内达到100℃,然后维持锅内料袋的温度100℃、10

12h。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雪花银耳生产方法,不使用传统的棉籽壳栽培银耳,而是利用莲子下脚料为主要成分来配制适宜银耳生长的配方,不采用传统的一次采摘,而是采用多次采摘的方法,从而突破了单一菌株的限制,不论使用哪种菌株均可获得优质的雪花银耳,且不存在棉酚污染的可能,银耳中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莲多酚,银耳的产量也与传统的棉籽壳栽培料生产的雪花银耳相当,达到出口欧美、日本等国家的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实施例1:甘蔗渣12重量份,莲子壳35重量份,莲子粉30重量份,莲子蓬粉8重量份,麸皮12重量份,石灰3重量份,含水量60%。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得到,该栽培料配方的含氮量为1.36%。
[0013]按照上述栽培料配方,将石灰配制成石灰水,将甘蔗渣和莲子壳进行喷石灰水预湿1

1.5h,使含水量在50

55%之间,然后加入莲子粉、莲子蓬粉和麸皮,充分拌匀后进行装袋,控制料的含水量为60%。装袋时,用低压聚乙烯塑料袋作为栽培容器,每袋装填1.3kg,长度为45

47cm,装填好后进行常压灭菌。
[0014]采用Tr01菌株,按照国标的栽培方法进行灭菌

冷却

接种

发菌

开口增氧

揭开胶布报纸

割膜扩穴。其中,灭菌后取样进行棉酚含量的测定,测定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详见表1。在银耳生长大小达到1/3大小时,进行第1次采摘,采摘时注意保留耳基。然后让其继续生长,当银耳再次生长到达大小为普通银耳的1/3大小时,进行第2次采摘。整个出菇过程重复采摘4次。银耳采摘后烘干,取样进行棉酚含量的测定,检测出耳产量(干重),采用感官评定法检测银耳的黄白情况,测定结果详见表1。
[0015]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采用Tr21菌株进行出耳,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016]对比例1:棉籽壳85重量份,麸皮13重量份,石膏粉2重量份,含水量60%。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得到,该栽培料配方的含氮量为1.48%。
[0017]采用Tr01菌株,按照国标的栽培方法进行灭菌

冷却

接种

发菌

开口增氧

揭开胶布报纸

割膜扩穴。在银耳生长大小达到完全展开时,一次性采摘。
[0018]对比例2:与对比例1不同的是,采用Tr21菌株进行出耳,其他与对比例1相同。
[0019]出耳结果:与对比例1相比,实施例1、实施例2在产量上均未发生明显的下降(P>0.01),对比例2产量较高,与对比例1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但有害物质棉酚的含量,在灭菌后,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栽培料仍存在棉酚,实施例1和2中均为0,符合出口日本等国家对原料中棉酚含量的检查要求。而在颜色感官检测上,对比例1、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银耳颜色为半
透明偏白,无耳基,均为雪花银耳;而对比例2均偏淡黄色,耳基为米黄色。另外,实施例1和实施例2通过了SGS国际检测481项指标,产品可出口到欧美、日本等国家。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0020]表1通过出耳实验证明,本专利技术方法生产的银耳具有安全、优质的特点,而且不论是哪种菌株,均可获得雪花银耳,产量上与传统的棉籽壳栽培配方生产的雪花银耳相当,不存在棉酚污染的可能,可用于专门生产高端银耳(产品价位高、可用于出口)的栽培基质。
[0021]本专利技术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雪花银耳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银耳栽培料制备阶段,采用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分的栽培料:甘蔗渣10

15份,莲子壳30

35份,莲子粉30

35份,莲子蓬粉5

10份,麸皮12份,石灰3份;在银耳采摘阶段,采用多次采摘的方法:在银耳生长到大小为普通银耳的1/4

1/3时,进行第1次采摘,采摘时保留耳基,然后让其继续生长,当银耳再次生长到大小为普通银耳的1/4

1/3时,进行第2次采摘;如此整个出菇过程重复采摘4

5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雪花银耳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料的含水量为55

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军吴昊然吴俊谢家麒陈炳智徐晖曾绍校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信龙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