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爪张合机构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557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爪张合机构和方法,包括主体、多个取物机构和至少一个开合机构;所述取物机构沿着所述主体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取物机构能沿所述主体的径向在相靠近的第一径向位置和相远离的第二径向位置间变换;所述开合机构包括能沿着主体的径向同步远离或靠近的至少两个驱动部,各个驱动部通过一连接部连动至少两个取物机构以带动多个取物机构同步在第一径向位置和第二径向位置间变换。应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多爪张合机构可以在第一径向位置和第二径向位置间变换以使取物机构工作,取物机构可以改变工件在第一径向位置和第二径向位置的位置,方便快捷的实现位置转变,并且通过单个开合机构实现超过两个取物机构的同步开合。构的同步开合。构的同步开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爪张合机构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爪张合机构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的工件制造领域(工件例如数控刀片等),数控刀片是可转位车削刀片的总称,是现代金属切削应用领域的主流产品。主要应用在金属的车削、铣削、切断切槽、螺纹车削等领域。目前常规的数控刀片加工方式是粉末压制成形,粉末压制成形又称粉末模压成形,简称压制,它是粉末冶金生产中最早采用的成形方法。在数控刀片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数控刀片从模具上取下并摆放至相应的料盘,模具可以一腔成型多个数控刀片,但由于模具上数控刀片的摆放间隔和在料盘上的摆放间距不一,因此,较难实现相应的自动化摆放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爪张合机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爪张合机构,包括主体、多个取物机构和至少一个开合机构;所述取物机构沿着所述主体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取物机构能沿所述主体的径向在相靠近的第一径向位置和相远离的第二径向位置间变换;所述开合机构包括能沿着主体的径向同步远离或靠近的至少两个驱动部,各个驱动部通过一连接部连动至少两个取物机构以带动多个取物机构同步在第一径向位置和第二径向位置间变换。
[0005]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两个驱动面,所述驱动部带动所述驱动面沿着主体的径向移动;所述取物机构还包括一轴承,所述轴承抵接滚动在所述驱动面上;所述驱动面分别抵接以驱动至少一取物机构移动;所述驱动面能将驱动部沿主体靠近或远离的运动同步转换成取物机构的轴承沿主体的径向靠近或远离的运动。
[0006]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面的切线与驱动部的移动方向的夹角是锐角。
[0007]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取物机构包括夹爪气缸或者吸盘。
[0008]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导向连接所述主体和取物机构以使取物机构能沿主体的径向移动。
[0009]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部、第二导向部、第一辅助导向部和第二辅助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连接所述取物机构,所述第一辅助导向部和第二辅助导向部位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分别滑动在所述第一辅助导向部和第二辅助导向部上以能带动取物机构沿着主体的径向滑动;
[0010]所述导向部还包括可调节地连接在第一导向部上的限位块和套接在第二导向部上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抵接在取物机构和主体之间以能在所述取物机构位于第一径向位置时积蓄弹性力,所述限位块可调节地改变在第一导向部上的位置以改变第一径向位置和/或第二径向位置。
[0011]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部和第一辅助导向部通过导柱导孔结构或者
通过滑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部和第二辅助导向部通过导柱导孔结构连接或者通过滑轨连接。
[0012]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当所述多爪张合机构从第二径向位置变换至第一径向位置时,所述取物机构于第二径向位置夹取工件并与第一径向位置松开工件以改变工件的间隔距离。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多爪张合方法,使用了所述的一种多爪张合机构;所述多爪张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使主体移动至对应一放置有工件的第一平台,使多个取物机构在主体上处于第二径向位置;
[0015]S2:使主体移动并使多个取物机构获取放置在第一平台上的多个工件;
[0016]S3:使多个取物机构在主体上处于第一径向位置;
[0017]S4:使主体移动至对应一第二平台,使多个取物机构松开多个工件以使工件放置在第二平台上并改变工件的间隔距离。
[001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1.多爪张合机构,包括主体、多个取物机构和至少一个开合机构;所述取物机构沿着所述主体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取物机构能沿所述主体的径向在相靠近的第一径向位置和相远离的第二径向位置间变换;所述开合机构包括能沿着主体的径向同步远离或靠近的至少两个驱动部,各个驱动部通过一连接部连动至少两个取物机构以带动多个取物机构同步在第一径向位置和第二径向位置间变换。所述多爪张合机构可以在第一径向位置和第二径向位置间变换以使取物机构工作,取物机构可以改变工件在第一径向位置和第二径向位置的位置,方便快捷的实现位置转变,并且通过单个开合机构实现超过两个取物机构的同步开合。
[0020]2.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两个驱动面,所述驱动部带动所述驱动面沿着主体的径向移动;所述取物机构还包括一轴承,所述轴承抵接滚动在所述驱动面上;所述驱动面分别抵接以驱动至少一取物机构移动;所述驱动面能将驱动部沿主体靠近或远离的运动同步转换成取物机构的轴承沿主体的径向靠近或远离的运动;驱动面和轴承的配合可以使驱动部向主体的圆心方向的运动转换成取物机构向主体的圆心的运动,取物机构所受阻力为轴承与驱动面之间的滚动摩擦力,运转顺畅。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多爪张合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多爪张合机构的平面示意图,显示出驱动面和轴承的连接;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多爪张合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4]其中:1、主体;11、外围周壁;12、上盖板;13、下盖板;14、安装空间;2、取物机构;21、轴承;22、夹爪气缸;3、开合机构;31、驱动部;32、连接部;321、驱动面;4、导向机构;41、第一导向部;42、第二导向部;43、第一辅助导向部;44、第二辅助导向部;45、限位块;46、弹性件;5、连接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6]参阅图1

图3,一种多爪张合机构,包括主体1、多个取物机构2和至少一个开合机构3;所述取物机构2沿着所述主体1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取物机构2能沿所述主体1的径向在相靠近的第一径向位置和相远离的第二径向位置间变换;所述开合机构3包括能沿着主体1的径向同步远离或靠近的至少两个驱动部31,各个驱动部31通过一连接部32连动至少两个取物机构2以带动多个取物机构2同步在第一径向位置和第二径向位置间变换。所述多爪张合机构可以在第一径向位置和第二径向位置间变换以使取物机构2工作,取物机构2可以改变工件在第一径向位置和第二径向位置的位置,方便快捷的实现位置转变,并且通过单个开合机构3实现超过两个取物机构2的同步开合。
[0027]所述连接部32包括至少两个驱动面321,所述驱动部31带动所述驱动面321沿着主体1的径向移动;所述取物机构2还包括一轴承21,所述轴承21抵接滚动在所述驱动面321上;所述驱动面321分别抵接以驱动至少一取物机构2移动;所述驱动面321能将驱动部31沿主体1靠近或远离的运动同步转换成取物机构2的轴承21沿主体1的径向靠近或远离的运动。驱动面321和轴承21的配合可以使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爪张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多个取物机构和至少一个开合机构;所述取物机构沿着所述主体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取物机构能沿所述主体的径向在相靠近的第一径向位置和相远离的第二径向位置间变换;所述开合机构包括能沿着主体的径向同步远离或靠近的至少两个驱动部,各个驱动部通过一连接部连动至少两个取物机构以带动多个取物机构同步在第一径向位置和第二径向位置间变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爪张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两个驱动面,所述驱动部带动所述驱动面沿着主体的径向移动;所述取物机构还包括一轴承,所述轴承抵接滚动在所述驱动面上;所述驱动面分别抵接以驱动至少一取物机构移动;所述驱动面能将驱动部沿主体靠近或远离的运动同步转换成取物机构的轴承沿主体的径向靠近或远离的运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爪张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面的切线与驱动部的移动方向的夹角是锐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爪张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物机构包括夹爪气缸或者吸盘。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爪张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导向连接所述主体和取物机构以使取物机构能沿主体的径向移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爪张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部、第二导向部、第一辅助导向部和第二辅助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连接所述取物机构,所述第一辅助导向部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建建张大伟刘攀华
申请(专利权)人:倍施力厦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