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人行道开发的集约型街边立体停车场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与控制
,具体为一种利用人行道开发的集约型街边立体停车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保有量增加的同时,由于城区寸土寸金的地价,停车场的建设远远没有跟上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导致城市中出现大量乱停乱放的现象,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具体可以表现为停车位紧缺,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等等问题。
[0003]立体停车场,由于其具有安全、节能、节约用地等优点,逐渐普及。由于当前立体停车场只是单纯提高单位面积的停车位数,还是需要一大片专用的土地,立体停车场的建造价格也很难降下来。
[0004]当下建设大型集中的立体停车场的主要实现方式包括电梯式、多层自走式、多层升降横移式、简易循环式、多层圆盘循环式等等,但依然有以下问题。1,立体停车场集中大规模分布。旅客下车往往需要很长一段距离才能到达目的地,浪费时间。分布集中的停车位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车流吸引点,容易造成停车场周边区域的拥堵;2,土地占用量较大。相比传统停车场,当前立体停车场只是提高了单位面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人行道开发的集约型街边立体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人行道(21)正上方的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包括支撑架和竖直通道(18);所述的支撑架包括若干对支撑组件和若干个第一支撑板(14),每对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垂直固定在人行道(21)中且在人行道(21)所在竖直平面对称设置的支撑柱(1),支撑组件沿人行道(21)方向设置有若干组,每个第一支撑板(14)的四个边沿水平方向固定在两个相邻支撑组件形成的矩形区域内,所有的第一支撑板(14)在支撑架中形成若干个停车位(15);竖直通道(18)包括底板(7)和位于支撑架一侧的侧板(2),侧板(2)的最低端低于最低的第一支撑板(14),底板(7)沿水平方向设置,底板(7)的一端固定在侧板(2)的下端,底板(7)的另一端固定在所有内侧支撑柱(1)上;所述支撑架中,最低处未布置第一支撑板(14)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自动升降装置,第一自动升降装置上端固定有第二支撑板(23),第二支撑板(23)上停放有横向水平移动车(5),横向水平移动车(5)的上表面与人行道(21)平齐设置,底板(7)上停放有纵向水平移动车(3),纵向水平移动车(3)上固定有第二自动升降装置,第二自动升降装置上固定有第三支撑板(24),第三支撑板(24)低于最低的第一支撑板(14)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人行道开发的集约型街边立体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停车位(15)在支撑架中布置若干层,每层中停车位(15)对应的第一支撑板(14)距离人行道(21)的高度相同,每层中的停车位(15)有若干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人行道开发的集约型街边立体停车场,其特征在于,第一层停车位中间位置对应的支撑柱(1)中未布置第一支撑板(14),未布置第一支撑板(14)的支撑柱(1)在人行道(21)所在水平面形成的区域中设置有横向水平移动车(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人行道开发的集约型街边立体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距离人行道(21)的高度大于或等于2.8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人行道开发的集约型街边立体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和竖直通道(18)的宽度相等,最高层停车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交,张皓搏,侯逸然,任涛,严崇昱,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