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仪表实现的OBD诊断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4353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辆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仪表实现的OBD诊断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将仪表与诊断设备通过OBD诊断接口以总线通信方式进行连接,同时仪表与车辆其他电控单元通过多种通信方式(总线或非总线)进行连接;仪表接收到诊断设备发起的诊断请求后,通过与其他电控单元的通信方式获取诊断响应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转换为跟诊断设备请求协议一致的响应数据包,然后返回给诊断设备;诊断设备根据收到的响应数据包运行故障识别作业,生成诊断作业结果。通过将仪表连接着车辆所有电控单元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在车辆本身不具备总线OBD诊断能力时实现OBD诊断的问题。总线OBD诊断能力时实现OBD诊断的问题。总线OBD诊断能力时实现OBD诊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仪表实现的OBD诊断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诊断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仪表实现的OBD诊断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OBD诊断又叫车辆自动诊断系统,该系统主要从发动机的运行状况随时监控汽车是否尾气超标或者系统是否出现故障,在出现超标时会发出警示,在系统出现故障时故障灯亮,同时控制模块将故障信息存入存储器,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将故障码从控制模块中导出;维修人员根据故障码就能迅速准确的确定故障性质和部位。
[0003]现有的OBD诊断系统包括OBD诊断接口,通过OBD诊断接口与汽车的各个电控单元(ECU)进行连接,在汽车出现故障时读取ECU的参数从而对ECU进行故障诊断,但是OBD诊断接口上包括有十六个总线接口,目前已开发的总线接口协议有九个,这九个接口都有着固定的通讯协议,而电控单元与OBD诊断接口之间的连接存在固定的对应关系,在进行故障诊断时因为通讯协议的限制,常造成诊断不方便,例如,目前市场上的车辆所使用的OBD诊断协议包括ISO15765、SAEJ1939等诊断协议,市场上大部分OBD诊断设备仅对ISO15765的支持度较好,对SAEJ1939等其他诊断协议的支持度不完整或者不支持,并且存在不适用于ISO15765的电控单元,因此常出现车辆的某个电控单元因不具备总线OBD诊断能力从而无法实现OBD诊断的问题,需要开发新的总线接口,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仪表实现的OBD诊断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OBD诊断技术中存在通讯协议限制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础方案一:一种基于仪表实现的OBD诊断方法,包括:
[0006]仪表与诊断设备通过OBD诊断接口以总线方式进行通信连接,同时仪表与车辆电控单元通过总线或者非总线进行连接;
[0007]诊断设备通过OBD诊断接口向仪表发起诊断请求,仪表接收诊断请求后向电控单元获取诊断响应数据;
[0008]仪表将获取的诊断响应数据转换为与诊断设备请求协议一致的返回响应数据包,并返回至诊断设备;
[0009]诊断设备根据返回响应数据包运行故障识别作业,并生成诊断作业结果。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础方案一的原理及优点在于:在现有相关技术中,诊断设备连接车辆的OBD诊断接口读取电控单元的参数,从而进行故障识别,其存在通讯协议固定,在诊断时受到通讯协议的限制从而使得诊断不便,常出现车辆的某个电控单元因不具备总线OBD诊断能力无法实现OBD诊断的问题,需要开发新的总线接口,成本较高。
[0011]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相关问题,首先将仪表与诊断设备通过OBD诊断接口以某种总线通信方式进行连接,同时仪表与车辆其他电控单元通过多种通信方式(总线或非
总线)进行连接;仪表接收到诊断设备发起的诊断请求后,通过与其他电控单元的通信方式获取诊断响应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转换为跟诊断设备请求协议一致的响应数据包,然后返回给诊断设备;诊断设备根据收到的响应数据包运行故障识别作业,生成诊断作业结果;此外,仪表作车辆自身必备的设备,其本身就与车辆内的部分电控单元存在连接关系,承担着显示部分电控单元故障的功能。
[0012]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仪表连接车辆内的各个电控单元,仪表和诊断设备可通过OBD诊断接口连接同一种总线接口,从而将诊断设备的服务诊断请求协议转换为与电控单元服务诊断协议一致,从而解决OBD诊断技术中存在通讯限制的问题;(2)通过仪表解决车辆的OBD诊断技术中的通讯限制,仪表属于车辆的必备设备,一方面本身也跟其他电控单元存在着连接,承担显示部分电控单元故障的功能;另一方面不需要安装额外的转接口或者转接设备,适用性强,节省安装成本;(3)仪表与OBD诊断接口都位于车辆前端,使用方便;(4)仪表本身就与车辆内其他电控单元连接,再将仪表与车辆内的其他电控单元连接,为其他不具备OBD诊断功能的电控单元提供OBD诊断功能,从而提供低成本的OBD诊断接口代理功能。
[0013]进一步,所述诊断响应数据包括实时故障数据、历史故障数据以及故障冻结帧数据。
[0014]有益效果:实时故障数据为仪表采集电控单元从无故障到有故障时的一段数据,历史故障数据为电控单元历史出现故障时的数据,用以为本次故障诊断做参考,故障冻结帧数据为在电控单元产生故障时所冻结的帧数据,该帧数据中包含了故障时的原因等信息。
[0015]进一步,所述诊断设备通过OBD诊断接口向仪表发起诊断请求,仪表接收诊断请求后向电控单元获取诊断响应数据还包括:
[0016]仪表根据读取的诊断响应数据运行故障识别作业,并生成仪表作业结果。
[0017]有益效果:仪表作为车辆本身必备的设备,相比电控单元具有较强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可在未有诊断设备的条件下进行故障诊断功能,此外,仪表可存储一定数量的电控单元诊断历史数据,利于发现故障产生过程,便于找出故障原因。
[0018]进一步,还包括:
[0019]将仪表作业结果和诊断作业结果反馈至用户端,获取用户解决方案和故障解决结果;
[0020]仪表二次运行故障识别作业,生成二次仪表作业结果,若二次仪表作业结果中故障已解决,则生成故障日志记录。
[0021]有益效果:用户端可以用于用户针对诊断结果做出解决方案,同时仪表自身具备的计算能力可以在用户解决问题时提供验证功能,在故障问题解决后仪表还可以生成故障日志记录,故障日志记录可以用做历史故障数据。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础方案二:一种基于仪表实现的OBD诊断系统,包括仪表、OBD诊断接口以及诊断设备,所述仪表与诊断设备通过OBD诊断接口以总线方式进行通信连接,所述仪表与车辆电控单元通过总线或者非总线进行连接,所述诊断设备用于通过OBD诊断接口向仪表发送诊断请求协议,所述仪表包括数据获取模块、协议转换模块、传输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协议转换模块和传输模块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数据获取模块
用于接收诊断请求后向电控单元获取诊断响应数据,所述协议转换模块用于将获取的诊断响应数据转换为与诊断设备请求协议一致的返回响应数据包,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传输模块将返回响应数据包传输至诊断设备;所述诊断设备还用于根据返回响应数据包运行故障识别作业,生成诊断作业结果。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础方案二的原理及优点:在现有相关技术中,诊断设备连接车辆的OBD诊断接口读取电控单元的参数,从而进行故障识别,其存在通讯协议固定,在诊断时受到通讯协议的限制从而使得诊断不便,常出现车辆的某个电控单元因不具备总线OBD诊断能力无法实现OBD诊断的问题,需要开发新的总线接口,成本较高。
[0024]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相关问题,首先将仪表与诊断设备通过OBD诊断接口以某种总线通信方式进行连接,同时仪表与车辆其他电控单元通过多种通信方式(总线或非总线)进行连接;仪表接收到诊断设备发起的诊断请求后,通过数据获取模块获取其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仪表实现的OBD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仪表与诊断设备通过OBD诊断接口以总线方式进行通信连接,同时仪表与车辆电控单元通过总线或者非总线进行连接;诊断设备通过OBD诊断接口向仪表发起诊断请求,仪表接收诊断请求后向电控单元获取诊断响应数据;仪表将获取的诊断响应数据转换为与诊断设备请求协议一致的返回响应数据包,并返回至诊断设备;诊断设备根据返回响应数据包运行故障识别作业,并生成诊断作业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仪表实现的OBD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响应数据包括实时故障数据、历史故障数据以及故障冻结帧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仪表实现的OBD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设备通过OBD诊断接口向仪表发起诊断请求,仪表接收诊断请求后向电控单元获取诊断响应数据还包括:仪表根据读取的诊断响应数据运行故障识别作业,并生成仪表作业结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仪表实现的OBD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仪表作业结果和诊断作业结果反馈至用户端,获取用户解决方案和故障解决结果;仪表二次运行故障识别作业,生成二次仪表作业结果,若二次仪表作业结果中故障已解决,则生成故障日志记录。5.一种基于仪表实现的OBD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仪表、OBD诊断接口以及诊断设备,所述仪表与诊断设备通过OBD诊断接口以总线方式进行通信连接,所述仪表与车辆电控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柯贺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圣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