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整形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342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整形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一号模具,所述一号模具的顶端固定有多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外壁套接有二号模具,所述二号模具的底端设有的气板,所述气板的外侧套接有底框,所述气板的外壁设有延伸至底框内部的滑块,所述底框内侧与滑块接触位置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设有滑块连接的弹簧,所述气板的内侧开设有进气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进气框、对接管、引风机、L管、消毒框、透气膜、散热孔、对接孔相互配合,使得合模注塑时有毒异味抽取至消毒框内部进行消毒,同时将消毒后的气体通过散热孔内部流动,从而带走模具内部的热量,避免造成模具金属疲劳,从而对模具起到保护的目的。从而对模具起到保护的目的。从而对模具起到保护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整形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自动整形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成型是将高温熔融塑料挤压到模腔中成型的一种方法,但是因为模具的充填速度较慢,动模、定模的温度不一致,制品未完全硬化就被推出等原因,不可避免的在成型件内部残留部分内部应力,从而导致制品翘曲、弯曲和扭曲等变形现象,这是塑料制品最常见的缺陷之一,尤其对于弯曲件来说,这种变形更为普遍,企业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调整注塑工艺参数以减少变形量,另一方面采取一些辅助手段减少制品变形,多是采用自动整形模具,从而降低残次产品的出现。
[0003]然而,对模具内部导入注塑原料进行制备产品时,同时注塑原料内部的有毒异味随之溢出,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极易被工作人员呼吸进体内,从而威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整形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注塑时异味对人工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整形模具,包括一号模具,所述一号模具的顶端固定有多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外壁套接有二号模具,所述二号模具的底端设有的气板,所述气板的外侧套接有底框,所述气板的外壁设有延伸至底框内部的滑块,所述底框内侧与滑块接触位置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设有滑块连接的弹簧,所述气板的内侧开设有进气框,所述气板的底端设有贯穿至底框底端的多组对接管,所述一号模具的顶端开设有多组对接孔,所述一号模具的一端开设有多组散热孔,所述一号模具的两侧固定有两组消毒框,所述消毒框的一侧安装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输出端设有延伸至消毒框内部的L管,所述L管的外壁套接有与消毒框内壁固定连接的透气膜。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二号模具降低的冲击力进行缓冲抵消,避免二号模具与一号模具撞击出现损伤,同时使得合模注塑时有毒异味抽取至消毒框内部进行消毒,同时将消毒后的气体通过散热孔内部流动,从而带走模具内部的热量,避免造成模具金属疲劳。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号模具的顶端和二号模具的底端固定有模具腔,所述模具腔的内部设有整形块。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注塑产品的合格率。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二号模具的顶端设有对接环,且对接环与外界的导料管对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将外界的注塑原料疏导至模具内部。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板和底框的两端皆设有套接与限位柱外壁的两
组滑片。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二号模具降低的速度进行限速,避免直接与一号模具撞击。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风机的输出端延伸至一号模具的内部设的导管,且导管与一号模具顶端开设的多组对接孔接通,所述消毒框的一侧设延伸至一号模具内部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一号模具内部的多组散热孔接通。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将一号模具与二号模具缝隙之间的异味抽气至消毒框内部进行消毒。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框与对接管接触位置处开设有相匹配的通孔。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对接管穿过气框与对接孔进行对接。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通过设置气板、滑块、底框、弹簧、滑槽相互配合,增大二号模具与限位柱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对二号模具降低时的速度进行降速,同时弹簧压缩形变对其降低的冲击力进行缓冲抵消,避免二号模具与一号模具撞击出现损伤;
[0019]2、本技术通过设置进气框、对接管、引风机、L管、消毒框、透气膜、散热孔、对接孔相互配合,使得合模注塑时有毒异味抽取至消毒框内部进行消毒,同时将消毒后的气体通过散热孔内部流动,从而带走模具内部的热量,避免造成模具金属疲劳,从而对模具起到保护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底框部分立体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气板部分立体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消毒框侧视图。
[0024]图中:1、一号模具;2、二号模具;3、限位柱;4、模具腔;5、气板;51、滑块;52、进气框;53、对接管;6、底框;61、弹簧;62、通孔;63、滑槽;7、引风机;71、L管;8、消毒框;81、透气膜;82、出气管;9、散热孔;10、对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7]一种自动整形模具,如图1

4所示,包括一号模具1,一号模具1的顶端固定有多组限位柱3,限位柱3的外壁套接有二号模具2,二号模具2的底端设有的气板5,气板5的外侧套接有底框6,气板5的外壁设有延伸至底框6内部的滑块51,底框6内侧与滑块51接触位置处开设有滑槽63,滑槽63的内壁设有滑块51连接的弹簧61,气板5的内侧开设有进气框52,气板5的底端设有贯穿至底框6底端的多组对接管53,底框6与对接管53接触位置处开设有相匹配的通孔62,一号模具1的顶端开设有多组对接孔10,一号模具1的一端开设有多组散热
孔9,一号模具1的两侧固定有两组消毒框8,消毒框8的一侧安装有引风机7,引风机7的输出端设有延伸至消毒框8内部的L管71,L管71的外壁套接有与消毒框8内壁固定连接的透气膜81。
[0028]请参阅图1,一号模具1的顶端和二号模具2的底端固定有模具腔4,模具腔4的内部设有整形块,分模时,整形块对残次的产品进行加工,从而达到产品的正常标准。
[0029]请参阅图1,二号模具2的顶端设有对接环,且对接环与外界的导料管对接,将外界的注塑原料通过导料管输送至模具内部,从而进行注塑工作。
[0030]请参阅图2和图3,气板5和底框6的两端皆设有套接与限位柱3外壁的两组滑片,使得气板5底框6与限位柱3之间的摩擦力较大,从而对二号模具2降低的速度进行减速。
[0031]请参阅图1,引风机7的输出端延伸至一号模具1的内部设的导管,且导管与一号模具1顶端开设的多组对接孔10接通,对导管内部抽气,使得气板5内部形成负压状态,消毒框8的一侧设延伸至一号模具1内部的出气管82,出气管82与一号模具1内部的多组散热孔9接通,将消毒后的气体通过出气管82传输至一号模具1内部的散热孔9内,随之将热量吹动至外侧,对其模具起到降温散热的目的。
[003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合模进行注塑时,外界的驱动装置推动二号模具2降低,使得二号模具2沿着限位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整形模具,包括一号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模具(1)的顶端固定有多组限位柱(3),所述限位柱(3)的外壁套接有二号模具(2),所述二号模具(2)的底端设有的气板(5),所述气板(5)的外侧套接有底框(6),所述气板(5)的外壁设有延伸至底框(6)内部的滑块(51),所述底框(6)内侧与滑块(51)接触位置处开设有滑槽(63),所述滑槽(63)的内壁设有滑块(51)连接的弹簧(61),所述气板(5)的内侧开设有进气框(52),所述气板(5)的底端设有贯穿至底框(6)底端的多组对接管(53),所述一号模具(1)的顶端开设有多组对接孔(10),所述一号模具(1)的一端开设有多组散热孔(9),所述一号模具(1)的两侧固定有两组消毒框(8),所述消毒框(8)的一侧安装有引风机(7),所述引风机(7)的输出端设有延伸至消毒框(8)内部的L管(71),所述L管(71)的外壁套接有与消毒框(8)内壁固定连接的透气膜(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联维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