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菌发酵法制备鱼骨多肽的方法及发酵液技术

技术编号:334291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鱼骨发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菌发酵法制备鱼骨多肽的方法及发酵液。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鲑鱼骨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考察不同芽孢杆菌、酵母菌、霉菌对鱼骨蛋白肽转化率的影响,进而研究复合菌株发酵对制备鱼骨多肽影响,并优化其发酵条件,筛选出鱼骨肽抗氧化活性最高的发酵方法,以此条件制备的发酵液多肽转化率为71.86%,具有强抗氧化能力。具有强抗氧化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菌发酵法制备鱼骨多肽的方法及发酵液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鱼骨发酵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菌发酵法制备鱼骨多肽的方法及发酵液。

技术介绍

[0002]在鱼类水产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鱼类废弃物,如鱼骨、鱼头、鱼鳍、鱼皮和鱼内脏等,这些废弃物的重量约占原料鱼的40%~50%,其中鱼骨占废弃物总量的70%左右。废弃的鱼骨中不仅含有大量钙元素,同时鱼骨中蛋白质的含量可达干物质重量的30%~50%。
[0003]鲑鱼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且口感好,是最受欢迎的食用鱼品种之一。全球每年鲑鱼产量达到260多万吨,鲑鱼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鲑鱼骨富含多肽,其分解后可产生多种低聚肽、小肽和氨基酸。研究表明,鱼骨蛋白水解物具有抗氧化、抗高血压、抗微生物和抗贫血性等功能。因此,开发鱼骨类蛋白质产品,不仅可以提高鱼类加工的利用率,开发鱼类加工高附加值产品,且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也可以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和渔业的发展可持续健康发展。
[0004]微生物发酵制备多肽是近年来多肽制备工艺的研究热点,针对不同的发酵原料,微生物发酵多肽的含量和活性不同。目前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鱼骨多肽的研究,多采用单菌发酵或酶解

发酵结合方法,应用复合菌发酵法制备鱼骨多肽的研究鲜见报道,对不同分子量范围的鱼骨肽抗氧化活性的研究也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以鲑鱼骨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考察不同芽孢杆菌、酵母菌、霉菌对鱼骨蛋白肽转化率的影响,进而研究复合菌株发酵对制备鱼骨多肽影响,并优化其发酵条件,筛选出鱼骨肽抗氧化活性最高的发酵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复合菌发酵法制备鱼骨多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步骤S1:鱼骨粉的制备
[0009]将附着部分鱼肉的鲑鱼骨,50℃低温蒸2h后,将鲑鱼骨分成4~5cm的小段,剔除鲑鱼骨表面的鱼肉,将去肉的鲑鱼骨进行低温烘干,温度为50℃,时间为6h,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制备成鲑鱼骨粉,

20℃保存备用,在每次使用前烘干;
[0010]步骤S2:菌种的活化
[0011]细菌培养基LB液体培养基,主要含有胰蛋白胨10g/L,酵母膏5g/L,NaCl 5g/L,酵母菌YPD液体培养基,主要含有葡萄糖20g/L,酵母膏5g/L,蛋白胨10g/L,两种培养基在121℃,灭菌20min后,将枯草芽孢杆菌接种于细菌培养基LB液体培养基,放入37℃的恒温箱中培养72h后,制备菌体悬液备用;将面包酵母接种于酵母菌YPD液体培养基,放入25℃的恒温箱培养72h,制备孢子悬液备用;
[0012]步骤S3:鱼骨发酵培养基的制备
[0013]按照料液比1:2添加鱼骨粉和蒸馏水,混合均匀;
[0014]步骤S4:分别将步骤S2中的菌体悬液和孢子悬液按照菌种比例1:1混合,将混合菌液按接种量7%接入步骤S3鱼骨发酵培养基中,在32℃的温度条件下发酵,发酵时间168h后制得发酵液。
[00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制备成鲑鱼骨粉后过60目筛子。
[00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在鲑鱼骨粉每次使用前50℃烘干30min。
[00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枯草芽孢杆菌菌体悬液中细菌浓度为108CFU/mL。
[001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面包酵母菌孢子悬液中酵母菌浓度为108CFU/mL。
[0019]一种含有鱼骨多肽的发酵液,由枯草芽孢杆菌和面包酵母菌混合菌发酵制备而成。
[0020]进一步的,所述发酵液按步骤S1

S4的方法制备。
[002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0022]为了检验复合菌株发酵制备鱼骨多肽优化工艺的可靠性,在结合实际生产的前提下,按照响应面法优化条件,将反应体系条件简化为温度32℃,菌种比例1:1,料液比1:2,发酵时间168h,接种量7%,进行发酵验证实验,进行3次平行实验,得到多肽转化率为71.86%。与理论最大值的相对误差为3.85%,说明所建模型准确性和可靠性较好。因此,该模型能较好的拟合复合微生物发酵制备鲑鱼骨多肽的发酵工艺。
[0023]优化了枯草芽孢杆菌和面包酵母菌复合发酵制备鲑鱼骨多肽的工艺条件为温度32℃,菌种比例1:1,料液比1:2,发酵时间168h,接种量7%。此条件下多肽转化率为71.86%。
[0024]不同菌株鱼骨发酵液在不同分子量范围的样品对DPPH自由基、O2‑
·
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具有强抗氧化能力的鱼骨肽集中在分子量<3kDa组,其中复合微生物发酵制备的鲑鱼骨多肽清除O2‑
·
自由基能力最弱,IC
50
值为0.21mg/mL;其次是清除DPPH自由基,IC
50
值为0.11mg/mL;清除OH
·
自由基的能力最强,IC
50
值为0.0078mg/mL。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6]图1为不同菌株发酵48h后对鱼骨多肽转化率的影响,12种菌分别为: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1,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B1,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维尔兹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枯萎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红曲霉Monascus anka Nakazawa etSato,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红曲霉Monacus anka,根霉Rhizopus oryzae、毛霉Mucormucedo,CK:空白对照组;
[0027]图2为不同发酵时间对多肽转化率的影响;
[0028]图3为枯草芽孢杆菌和面包酵母菌不同混合比例对多肽转化率影响;
[0029]图4为不同料液比对多肽转化率影响;
[0030]图5为不同发酵温度对多肽转化率影响;
[0031]图6为不同接种量对多肽转化率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详述本专利技术,但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无特殊说明,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均为常规方法,所用实验器材、材料、试剂等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0033]实验菌种:
[0034]以下菌株均为已知菌种,商业途径可得,分别购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和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管理中心:
[0035]芽孢杆菌类: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YP1501、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菌发酵法制备鱼骨多肽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鱼骨粉的制备将附着部分鱼肉的鲑鱼骨,50℃低温蒸2h后,将鲑鱼骨分成4~5cm的小段,剔除鲑鱼骨表面的鱼肉,将去肉的鲑鱼骨进行低温烘干,温度为50℃,时间为6h,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制备成鲑鱼骨粉,

20℃保存备用,在每次使用前烘干;步骤S2:菌种的活化细菌培养基LB液体培养基,主要含有胰蛋白胨10g/L,酵母膏5g/L,NaCl 5g/L,酵母菌YPD液体培养基,主要含有葡萄糖20g/L,酵母膏5g/L,蛋白胨10g/L,两种培养基在121℃,灭菌20min后,将枯草芽孢杆菌接种于细菌培养基LB液体培养基,放入37℃的恒温箱中培养72h后,制备菌体悬液备用;将面包酵母接种于酵母菌YPD液体培养基,放入25℃的恒温箱培养72h,制备孢子悬液备用;步骤S3:鱼骨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按照料液比1:2添加鱼骨粉和蒸馏水,混合均匀;步骤S4:分别将步骤S2中的菌体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秋吕疆蕾于基成赵美娟刘新宇常蓬月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