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蛎小分子肽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2497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牡蛎小分子肽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牡蛎小分子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牡蛎肉并清洗干净;S2、将牡蛎肉制成牡蛎肉匀浆液;S3、调节牡蛎肉匀浆液中的蛋白质浓度至14wt%~16wt%,然后调节其pH值至6.5~7.5,加入黑曲霉种子液,搅拌均匀制成发酵液,将发酵液转移至发酵容器中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得到发酵产物;S4、将发酵产物离心,取上清液,将上清液加热至70℃~85℃并保温10~20min以灭酶活性;之后冷却至40℃以下,过滤取滤液,即得到黑曲霉发酵牡蛎蛋白水解液;S5、将黑曲霉发酵牡蛎蛋白水解液脱色去腥;S6、将脱色去腥后的黑曲霉发酵牡蛎蛋白水解液过滤得到牡蛎小分子肽溶液,冷冻干燥,得到的冻干粉即为所述牡蛎小分子肽。得到的冻干粉即为所述牡蛎小分子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牡蛎小分子肽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牡蛎小分子肽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牡蛎是我国首批列为药食同源的食品之一,素有“海底牛奶”之美称,其丰富的蛋白质库为制备小分子活性肽提供了可能。目前主要利用蛋白酶对牡蛎蛋白质进行水解,使其释放出小分子肽,再进行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现常用的酶解方法有单酶酶解法、复合酶解法、两步酶解法。但商品蛋白酶价格较昂贵,生产成本较高,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同时,商品蛋白酶种类较少,无法通过酶解获得更多新结构的小分子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牡蛎小分子肽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牡蛎小分子肽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取新鲜牡蛎,取肉,用35℃以下的水多次清洗牡蛎肉直至清洗后的水没有咸味;
[0007]S2、将S1中清洗后的牡蛎肉制成牡蛎肉匀浆液,测定牡蛎肉匀浆液中的蛋白质浓度;
[0008]S3、向S2中得到的牡蛎肉匀浆液中加入水直至牡蛎肉匀浆液中蛋白质浓度为14wt%~16wt%,然后调节其pH值至6.5~7.5,加入黑曲霉种子液,搅拌均匀制成发酵液,将发酵液转移至发酵容器中进行发酵,发酵开始时,发酵液占发酵容器总容积的15%~20%;发酵结束得到发酵产物;
[0009]S4、将S3中得到的发酵产物离心,取上清液,将上清液加热至70℃~85℃并保温10~20min以灭酶活性;之后冷却至40℃以下,过滤取滤液,即得到黑曲霉发酵牡蛎蛋白水解液;
[0010]S5、将S4中得到的黑曲霉发酵牡蛎蛋白水解液脱色去腥;
[0011]S6、将S5中脱色去腥后的黑曲霉发酵牡蛎蛋白水解液过滤得到牡蛎小分子肽溶液,冷冻干燥,得到的冻干粉即为牡蛎小分子肽。
[0012]优选地,S2中,使用低温高速匀浆机将S1中清洗后的牡蛎肉制成牡蛎肉匀浆液,匀浆转速为8000~10000rpm,温度为0~10℃。
[0013]优选地,S3中,黑曲霉种子液的菌体浓度107CFU
·
mL

1以上,接种量为S3中加水后的牡蛎肉匀浆液体积的5%。
[0014]优选地,S3中,发酵温度为30℃恒温,发酵时间为45~50h,120~140rpm的转速转动发酵罐发酵。
[0015]优选地,S4中,离心发酵产物时的离心转速为8000rpm,离心时间为15~20min。
[0016]优选地,S4中,过滤的操作具体是:用0.25μm微孔滤膜过滤。
[0017]优选地,S5的操作具体是:向黑曲霉发酵牡蛎蛋白水解液中加入其体积10%~15%的活性炭,搅拌均匀后静置3~4h,然后离心去除活性炭。
[0018]优选地,S6中过滤的操作具体是:将S5中脱色去腥后的黑曲霉发酵牡蛎蛋白水解液用截留分子量3000的超滤膜过滤后,得到的滤液再用截留分子量1000的超滤膜过滤。
[001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牡蛎小分子肽,其是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且其平均分子量为500~1500。
[0020]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牡蛎小分子肽在制备药品、功能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方面的应用。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与酶解法等现有技术相比,用食用菌

黑曲霉发酵牡蛎肉匀浆,黑曲霉产蛋白酶丰富,可通过水解牡蛎蛋白质得到种类更多、结构不同、活性各异的小分子肽,具有更好的技术效果。
[002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用黑曲霉发酵牡蛎肉匀浆,黑曲霉所产生的丰富的酶,可同时对牡蛎中丰富的多糖进行水解,可同时得到功能寡糖。与酶解法等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更好的技术效果。
[0024](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与现有的酶解法相比,黑曲霉发酵可实现工业化大规模,发酵成本低,是获得海洋生物来源活性小分子肽的发展新趋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存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其意图皆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括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已明确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还可包含虽然并未明确列出的但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或者基于本专利技术构思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增加的步骤或单元。
[0027]实施例1
[002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牡蛎小分子肽,其制备与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S1、原料预处理:取新鲜牡蛎,取肉,以温水(不超过35℃)多次清洗直至清洗液无咸味为止。低温高速匀浆机制备牡蛎肉匀浆液。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所述牡蛎浆液中总蛋白含量,计算蛋白质浓度(wt%);
[0030]S2、发酵培养:向步骤S1制得的牡蛎匀浆液中加入2倍质量的水,使匀浆液中蛋白质浓度为15%左右;调节pH值为6.5。加入黑曲霉种子液(菌体浓度107CFU
·
mL
‑1以上),接种量5%,发酵罐装液量15%。30℃、转速120rpm发酵培养45h。
[0031]S3、发酵结束后,将步骤S2所得发酵液以8000rpm离心15min,取上清液。上清液加热至70℃保持10min以灭酶活性。冷却至40℃以下,用0.25μm微孔滤膜过滤,取滤液,即得到黑曲霉发酵牡蛎蛋白水解液;
[0032]S4、脱色去腥处理。步骤S3所得滤液中加入料液含量10%的活性炭,搅拌均匀后,静置3h以脱色去腥。离心,去除活性炭;
[0033]S5、纯化处理制备牡蛎小分子肽溶液。将步骤S4所得经脱色去腥处理的牡蛎蛋白水解液用截留分子量3000的超滤膜过滤后,滤液再用截留分子量1000的超滤膜过滤,2次过滤所得滤液即为牡蛎小分子肽溶液,冷冻干燥,即得到成品牡蛎小分子肽冻干粉。冻干粉以pH 7.2、0.1mol
·
L
‑1的PBS溶解,用Sephadex LH

20凝胶色谱柱分离。
[0034]S6、小分子肽检测。接收的洗脱液用RP

HPLC与EMS联用检测小分子肽并测定其分子量。测得分子量为500~1500。
[0035]实施例2
[003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牡蛎小分子肽,其制备与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S1、原料预处理:取新鲜牡蛎,取肉,以温水(不超过35℃)多次清洗直至清洗液无咸味为止。低温高速匀浆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牡蛎小分子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取新鲜牡蛎,取肉,用35℃以下的水多次清洗牡蛎肉直至清洗后的水没有咸味;S2、将S1中清洗后的所述牡蛎肉制成牡蛎肉匀浆液,测定所述牡蛎肉匀浆液中的蛋白质浓度;S3、向S2中得到的所述牡蛎肉匀浆液中加入水直至所述牡蛎肉匀浆液中蛋白质浓度为14wt%~16wt%,然后调节其pH值至6.5~7.5,加入黑曲霉种子液,搅拌均匀制成发酵液,将所述发酵液转移至发酵容器中进行发酵,发酵开始时,所述发酵液占所述发酵容器总容积的15%~20%;发酵结束得到发酵产物;S4、将S3中得到的所述发酵产物离心,取上清液,将所述上清液加热至70℃~85℃并保温10~20min以灭酶活性;之后冷却至40℃以下,过滤取滤液,即得到黑曲霉发酵牡蛎蛋白水解液;S5、将S4中得到的所述黑曲霉发酵牡蛎蛋白水解液脱色去腥;S6、将S5中脱色去腥后的所述黑曲霉发酵牡蛎蛋白水解液过滤得到牡蛎小分子肽溶液,冷冻干燥,得到的冻干粉即为所述牡蛎小分子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蛎小分子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使用低温高速匀浆机将S1中清洗后的所述牡蛎肉制成牡蛎肉匀浆液,匀浆转速为8000~10000rpm,温度为0~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蛎小分子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黑曲霉种子液的菌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达华陈桐君林燕燕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