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基聚硫改性炭黑/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260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7
一种氨基聚硫改性炭黑/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取硫磺加热使其熔融,加入乙烯基单体,搅拌反应,并在氩气保护下再加入单取代苯胺,继续搅拌反应;将反应物溶解于四氢呋喃中,过滤除去未反应的硫磺,再将过滤后的溶液倒入乙醇中,得到纯化的含氨基聚硫;取生胶、炭黑及含氨基聚硫,室温混炼,然后升温,继续混炼得到混炼胶;将混炼胶放入开炼机,并加入硫化包在室温下二次混炼,然后将二次混炼后的混炼胶热压硫化,以制备得到氨基聚硫改性的炭黑/橡胶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炭黑/橡胶复合材料显著改善了炭黑在橡胶基体中分散并增强界面作用,提高了炭黑/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显著降低了滚动阻力和动态疲劳生热。疲劳生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基聚硫改性炭黑/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橡胶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氨基聚硫改性炭黑/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炭黑作为橡胶制品的一种主要补强剂,可以大幅提高橡胶材料的力学强度、耐磨性、模量等性能。橡胶与炭黑的界面作用决定了炭黑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其是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
[0003]目前,提高橡胶与炭黑界面作用的方法主要是对橡胶或炭黑进行改性,从而提高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比如,通过电子辐照处理炭黑,增加炭黑比表面积,在其表面引入更多的含氧官能团,增加炭黑与橡胶的界面作用(CN20141037416.8);在炭黑表面接枝聚苯乙烯分子链,增加其与非极性橡胶之间的相容性(J.Polym.Sci.Polym.Chem.,1998,36, 3165

3172);在二烯烃橡胶分子链中接枝脲唑基团,利用脲唑基与炭黑相互作用增强橡胶与炭黑界面结合(Carbon,2003,41,1437

1442)。以上几种方法均需要复杂的改性过程,而且炭黑与橡胶间大多没有共价键结合,导致橡胶复合材料性能提升幅度较小。
[0004]因此,通过更加简单、高效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性能具有大幅提升的橡胶复合材料,仍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氨基聚硫改性炭黑/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需要复杂的改性过程,而且炭黑与橡胶间大多没有共价键结合,导致橡胶复合材料性能提升幅度较小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氨基聚硫改性炭黑/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取硫磺加热至119

160℃使其熔融,然后加入乙烯基单体,搅拌反应0

8小时,接着在氩气保护下再加入单取代苯胺,继续搅拌反应1

4小时,其中,硫磺、乙烯基单体和单取代苯胺的质量百分比为50

70%:0

30%:20

50%;
[0008]2)待步骤1)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溶解于四氢呋喃中,过滤除去未反应的硫磺,再将过滤后的溶液倒入乙醇中,得到纯化的含氨基聚硫;
[0009]3)取生胶、炭黑及步骤2)制备的含氨基聚硫按生胶与炭黑的质量比为100:20~60,以及含氨基聚硫的质量为炭黑的1~10%的配比加入到密炼机中,室温混炼3

10分钟,然后升温至120

150℃,继续混炼2

10分钟,得到混炼胶;
[0010]4)将混炼胶放入开炼机,并加入硫化包在室温下二次混炼,然后将二次混炼后的混炼胶热压硫化,以制备得到氨基聚硫改性的炭黑/橡胶复合材料。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在装有机械搅拌的三口烧瓶中进行。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乙烯基单体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中的一种。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取代苯胺为羟基苯胺、甲基苯胺、4

氯苯胺、间苯二胺中的一种。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生胶为天然胶和丁苯橡胶中的一种。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硫化包是指硫磺、硫化活化剂和促进剂的配合物。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炭黑/橡胶复合材料,所述炭黑/橡胶复合材料由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氨基聚硫改性炭黑/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0017]本专利技术的氨基聚硫改性炭黑/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炭黑/橡胶复合材料,可显著改善炭黑在橡胶基体中分散并增强界面作用,从而提高了炭黑/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同时,因含氨基聚硫的存在能有效捕捉和稳定自由基,从而显著降低了滚动阻力和动态疲劳生热,进而提高了耐老化性能;
[0019]2)本专利技术中的含氨基聚硫采用本体共聚制得,合成原料易得,合成过程简单,且降低了炭黑/橡胶复合材料的制作成本;
[0020]3)本专利技术的炭黑/橡胶复合材料具有低生热、低滚阻、高抗老化性等优异性能,为炭黑 /橡胶复合材料在车胎面胶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2]本申请提出的氨基聚硫改性炭黑/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相比传统制备工艺,可以显著改善所制备的炭黑/橡胶复合材料(又可称作硫化橡胶)的综合机械性能,降低滚动阻力。该专利技术主要基于如下原理:采用硫磺或含硫共聚物与取代苯胺在高温下本体共聚,制备得到含氨基聚硫作为偶联剂,其具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含氨基聚硫中的氨基能与炭黑发生多重相互作用,比如氨基与炭黑表面的羧基之间反应生成离子键和酰胺键,与炭黑表面的其它含氧基团如羟基、羰基形成氢键作用,氨基与炭黑表面的石墨微晶之间存在p

π共轭作用等;另一方面,含氨基聚硫中的多硫键能与橡胶分子链反应。因此,橡胶与炭黑的界面作用得到增强,炭黑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得到改善,从而提高炭黑/橡胶复合材料的定伸强度、拉伸强度,降低滚动阻力。同时,氨基的存在能有效捕捉和稳定自由基,因此,可以提高炭黑/橡胶复合材料的抗热氧老化性能。
[0023]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24]按以下制备工艺,分别制得四种含氨基聚硫(A1,A2,A3,A4),具体如下:
[0025]向装有机械搅拌的三口烧瓶中加入5克硫磺,加热至119℃使其熔融,在氩气保护
下,再加入5克羟基苯胺,搅拌反应2小时;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溶解于四氢呋喃中过滤除去未反应的硫磺,再将过滤所得溶液倒入乙醇中,得到纯化的含氨基聚硫A1。
[0026]向装有机械搅拌的三口烧瓶中加入5克硫磺,加热至130℃使其熔融,首先加入3克苯乙烯,搅拌反应8小时,然后在氩气保护下,再加入2克甲基苯胺,搅拌反应1小时;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溶解于四氢呋喃中过滤除去未反应的硫磺,再将过滤所得溶液倒入乙醇中,得到纯化的含氨基聚硫A2。
[0027]向装有机械搅拌的三口烧瓶中加入7克硫磺,加热至130℃使其熔融,首先加入1克苯乙烯,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在氩气保护下,再加入2克间苯二胺,搅拌反应2小时;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溶解于四氢呋喃中过滤除去未反应的硫磺,再将过滤所得溶液倒入乙醇中,得到纯化的含氨基聚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基聚硫改性炭黑/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取硫磺加热至119

160℃使其熔融,然后加入乙烯基单体,搅拌反应0

8小时,接着在氩气保护下再加入单取代苯胺,继续搅拌反应1

4小时,其中,硫磺、乙烯基单体和单取代苯胺的质量百分比为50

70%:0

30%:20

50%;S2、待步骤S1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溶解于四氢呋喃中,过滤除去未反应的硫磺,再将过滤后的溶液倒入乙醇中,得到纯化的含氨基聚硫;S3、取生胶、炭黑及步骤S2制备的含氨基聚硫,按生胶与炭黑的质量比为100:20~60,以及含氨基聚硫的质量为炭黑的1~10%的配比加入到密炼机中,室温混炼3

10分钟,然后升温至120

150℃,继续混炼2

10分钟,得到混炼胶;S4、将混炼胶放入开炼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征海郭宝春汪冬何子锋马勇王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