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转子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2262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转子电机,包括外转子、定子组件、转轴、控制电路板、端盖和轴承座,轴承座安装在端盖上,定子组件套装在轴承座外面,外转子套装在定子组件外面,在轴承座的两端安装有轴承,转轴支承在轴承上,控制电路板安装在定子组件一端,端盖罩于控制电路板外面,端盖包括端板和从端板边沿轴向凸起的套筒部,端板的第一端面上凸出有第一凸台,所述轴承座安装在第一凸台上,第一凸台的中心设置有轴向贯穿端板的通孔,于第一凸台的端面上、沿通孔的边沿凹设有多个定位槽,轴承座的顶端凸出有与所述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凸台,本方案降低了端盖的制造难度,简化端盖的制造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且该电机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组装方便。组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转子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外转子电机。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外转子电机包括外转子、定子组件、转轴、控制部件、前端盖和后端盖,外转子嵌套在定子组件外面,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安装在外转子两端,前端盖和后端盖的中心位置分别凸出有轴承座,轴承座里设置轴承,转轴穿过定子组件并支承在两轴承上,控制部件安装在定子组件一端,这种结构该结构成本较高,安装麻烦,外转子加工难度大,同轴度较难保证,而且轴承座和端盖一体化制造的设计会加大端盖的制造难度,使端盖的制造工艺变得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转子电机,它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端盖的加工工艺难度。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转子电机,包括外转子、定子组件、转轴、控制电路板、端盖和轴承座,轴承座安装在端盖上,定子组件套装在轴承座外面,外转子套装在定子组件外面,在轴承座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轴承,转轴支承在轴承上,控制电路板安装在定子组件的一端,端盖罩于控制电路板外面,端盖包括端板和从端板的边沿轴向凸起的套筒部,在端板的第一端面上凸出有第一凸台,所述轴承座安装在第一凸台上,第一凸台的中心设置有轴向贯穿端板的第一通孔,于第一凸台的端面上、沿第一通孔的边沿凹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轴承座的顶端凸出有与所述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凸台。
[0006]优选地,在所述轴承座的顶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安装脚,在每个安装脚上设置有第一螺孔,于所述第一凸台上、对应每个第一螺孔设有贯穿于所述端板的第一安装孔,所述轴承座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一凸台上,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孔与对应的第一螺孔螺纹连接,使所述轴承座通过螺钉锁紧在所述第一凸台上。
[0007]优选地,在所述端板的第一端面上还凸出有多个第二凸台,多个第二凸台分布在所述第一凸台的四周,于所述端板的第二端面、对应每个第二凸台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螺孔。
[0008]优选地,于所述端板的第二端面、对应每个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设置有避空槽。
[0009]优选地,于所述套筒部的外侧壁上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座,在每个安装座里安装有减震圈。
[0010]优选地,在所述端盖设置有出线孔,该出线孔位于所述端板与所述套筒部的交接处,在出线孔里设置有出线夹以固定控制电路板上的引线。
[0011]优选地,所述出线夹包括第一线夹,第一线夹包括扣接部和从扣接部一侧延伸出的引线部,第一线夹通过扣接部扣接在所述端盖上,在引线部的一端面上开设有多个供引线引出的过线槽,在该扣接部上开设有供导线穿出的第二通孔,多个所述过线槽与第二通
孔连通。
[0012]优选地,所述出线夹还包括第二线夹,第二线夹安装在所述端盖上,且压接在所述引线部上方,于第二线夹的一端面、对应每个过线槽凸出有用于压紧导线的压线凸台。
[0013]优选地,所述出线夹包括第一线夹,第一线夹包括扣接部和从扣接部一侧延伸出的引线部,第一线夹通过扣接部扣接在所述端盖上,在引线部的一端面上开设有多个供引线引出的过线槽。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
[0015]1)本技术提供的外转子电机通过将端盖和轴承座分体设计,可降低端盖的制造难度,简化端盖的制造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且端盖和轴承座在安装时通过定位槽和定位凸台实现周向定位,使端盖和轴承座的安装变得更加简单快捷;另外,轴承座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轴承,可确保两轴承的同轴度,本方案提供的电机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生产成本低,端盖的制造工艺简单;
[0016]2)本技术的其它优点在实施例部分展开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轴承座与端盖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外转子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外转子电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外转子电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图4提供的A

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外转子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外转子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外转子电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6]实施例一:
[0027]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外转子电机,包括外转子1、定子组件2、转轴3、控制电路板4、端盖5和轴承座6,轴承座6安装在端盖5上,定子组件2套装在轴承座6外面,外转子1套装在定子组件2外面,在轴承座6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轴承7,转轴3支承在轴承7上,控制电路板4安装在定子组件2的一端,端盖5罩于控制电路板4外面,定子组件2包括定子铁芯、端部绝缘和线圈绕组,外转子1包括机壳套筒和安装在机壳套筒内壁面上的若干永磁体,端盖5包括端板51和从端板51的边沿轴向凸起的套筒部52,在端板51的第一端面511上凸出有第一凸台53,所述轴承座6安装在第一凸台53上,第一凸台53的中心设置有轴向贯穿端板51的第一通孔54,于第一凸台53的端面上、沿第一通孔54的边沿凹设有多个定位槽531,所述轴承座6的顶端凸出有与所述定位槽531配合的定位凸台61,通过将端盖5和轴承座6分体设计,可降低端盖5的制造难度,简化端盖5的制造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且端盖5和轴承座6在安装时通过定位槽531和定位凸台61实现周向定位,使端盖5和轴承座6的安装变得更加简单快捷;另外,轴承座6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轴承7,可确保两轴
承7的同轴度,本方案提供的电机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生产成本低,端盖5的制造工艺简单。
[0028]在所述轴承座6的顶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安装脚62,在每个安装脚62上设置有第一螺孔621,于所述第一凸台53上、对应每个第一螺孔621设有贯穿于所述端板51的第一安装孔532,所述轴承座6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一凸台53上,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孔532与对应的第一螺孔621螺纹连接,使所述轴承座6通过螺钉锁紧在所述第一凸台53上,方便端盖5与轴承座6的拆装,便于零部件的更换,便于后期维护。
[0029]在所述端板51的第一端面511上还凸出有多个第二凸台55,多个第二凸台55分布在所述第一凸台53的四周,于所述端板51的第二端面512、对应每个第二凸台55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螺孔56,设计合理,便于电机的安装,而且第二凸台55的设计在不加厚端板的厚度的前提下,能确保第二螺孔56的深度,可降低端盖的材料成本,且能保证电机的安装强度。
[0030]于所述端板51的第二端面512、对应每个所述第一安装孔532的位置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转子(1)、定子组件(2)、转轴(3)、控制电路板(4)、端盖(5)和轴承座(6),轴承座(6)安装在端盖(5)上,定子组件(2)套装在轴承座(6)外面,外转子(1)套装在定子组件(2)外面,在轴承座(6)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轴承(7),转轴(3)支承在轴承(7)上,控制电路板(4)安装在定子组件(2)的一端,端盖(5)罩于控制电路板(4)外面,端盖(5)包括端板(51)和从端板(51)的边沿轴向凸起的套筒部(52),在端板(51)的第一端面(511)上凸出有第一凸台(53),轴承座(6)安装在第一凸台(53)上,第一凸台(53)的中心设置有轴向贯穿端板(51)的第一通孔(54),于第一凸台(53)的端面上、沿第一通孔(54)的边沿凹设有多个定位槽(531),所述轴承座(6)的顶端凸出有与所述定位槽(531)配合的定位凸台(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承座(6)的顶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安装脚(62),在每个安装脚(62)上设置有第一螺孔(621),于所述第一凸台(53)上、对应每个第一螺孔(621)设有贯穿于所述端板(51)的第一安装孔(532),所述轴承座(6)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一凸台(53)上,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孔(532)与对应的第一螺孔(621)螺纹连接,使所述轴承座(6)通过螺钉锁紧在所述第一凸台(5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板(51)的第一端面(511)上还凸出有多个第二凸台(55),多个第二凸台(55)分布在所述第一凸台(53)的四周,于所述端板(51)的第二端面(512)、对应每个第二凸台(55)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螺孔(5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转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桂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