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敏感控制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999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液压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负载敏感控制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箱、负载敏感泵、梭阀、流量放大器、转向器、两个转向油缸和电磁阀,负载敏感泵的S口从液压油箱进油,负载敏感泵的B口连接流量放大器的HP口,流量放大器与转向器具有对应相连的P口、T口、R口、L口和Ls口,流量放大器还设有与两个转向油缸反向并联的CL口和CR口,流量放大器的EF口连接于电磁阀的P口,流量放大器还设有向液压油箱回油的HT口,梭阀的两个进油口分别连接于流量放大器的Ls口和电磁阀的B口,梭阀的出油口连接于负载敏感泵的X口,负载敏感泵还设有向液压油箱泄油的L1口。本液压系统用低成本实现了负载敏感阀的功能,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载敏感控制液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液压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负载敏感控制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节能环保等要求,越来越多的液压系统采用变量系统。变量系统中之一就是负载敏感液压系统。负载敏感液压系统原理就是根据负载的要求来控制泵的压力和流量的输出,因为是负载需求多少就供给多少,这样按需供给,功率损耗就少,效率远高于常规液压系统。
[0003]现有技术方案中需要负载敏感泵和负载敏感阀配套使用,负载敏感阀的控制精度较高,易实现同步,快速响应的控制。但负载敏感阀的价格昂贵。负载敏感阀对液压油的清洁度要求很高,阀芯容易卡滞。对于要求不高的液压系统,采用负载敏感阀大材小用。如果各个执行机构不共用负载敏感泵,就需要增加泵,增加泵就意味着安装空间的加大,增加了成本,加大了能耗。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设计一种新的液压系统在不用负载敏感阀的情况下实现对负载敏感泵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敏感控制液压系统,能够在不用负载敏感阀的情况下实现对负载敏感泵的控制。
[0006]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负载敏感控制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箱、负载敏感泵、梭阀、流量放大器、转向器、两个转向油缸和电磁阀,所述负载敏感泵的S口从所述液压油箱进油,所述负载敏感泵的B口连接所述流量放大器的HP口,所述流量放大器与所述转向器具有对应相连的P口、T口、R口、L口和Ls口,所述流量放大器还设有与两个所述转向油缸反向并联的CL口和CR口,所述流量放大器的EF口连接于所述电磁阀的P口,所述流量放大器还设有向所述液压油箱回油的HT口,所述梭阀的两个进油口分别连接于所述流量放大器的Ls口和所述电磁阀的B口,所述梭阀的出油口连接于所述负载敏感泵的X口,所述负载敏感泵还设有向所述液压油箱泄油的L1口。
[0007]具体的,所述电磁阀的P口还连接一个多路阀的P口,所述多路阀的T口往所述液压油箱回油,所述多路阀驱动若干支腿油缸。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腿油缸为四个。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腿油缸的进出口设有液压锁。
[0010]具体的,所述电磁阀的P口还连接一个换向阀的P口,所述换向阀的T口往所述液压油箱回油,所述换向阀的A口和B口之间正向并联两个自卸油缸。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液压系统不用负载敏感阀,但实现了负载敏感阀的功能,可以节省成本,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实施例负载敏感控制液压系统的管路图。
[0014]图中数字表示:
[0015]1‑
液压油箱,2

负载敏感泵,3

梭阀,4

流量放大器,5

转向器,6

转向油缸,7

电磁阀,8

支腿油缸,9

液压锁,10

多路阀,11

自卸油缸,12

换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实施例:
[0018]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负载敏感控制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箱1、负载敏感泵2、梭阀3、流量放大器4、转向器5、两个转向油缸6和电磁阀7,负载敏感泵2的S口从液压油箱1进油,负载敏感泵2的B口连接流量放大器4的HP口,流量放大器4与转向器5具有对应相连的P口、T口、R口、L口和Ls口,流量放大器4还设有与两个转向油缸6反向并联的CL口和CR口,流量放大器4的EF口连接于电磁阀7的P口,流量放大器4还设有向液压油箱1回油的HT口,梭阀3的两个进油口分别连接于流量放大器4的Ls口和电磁阀7的B口,梭阀3的出油口连接于负载敏感泵2的X口,负载敏感泵2还设有向液压油箱1泄油的L1口。负载敏感泵2按需输出流量和压力。
[0019]本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发动机启动时,电磁阀7不允许得电,这样避免了发动机带载启动。驾驶室内设置有【行驶/辅助】操作按钮。行车过程中电磁阀7不允许得电,停车后仅当放下手刹,驻车制动起作用后【行驶/辅助】操作按钮才起作用。这样就避免了行驶过程中误操作造成的安全隐患。当不需要转向,电磁阀7也不得电时,梭阀3两端均无压力,对负载敏感泵2无反馈压力,负载敏感泵2只有很少的流量和压力输出,消耗的功率很少。起到了节能环保的作用;当需要转向操作时,通过方向盘操作转向器5,转向器5上的Ls口通过梭阀3实现对负载敏感泵2的反馈,此时负载敏感泵2实现压力和流量的输出。转向器5控制流量放大器4的输出油方向和和流量,流量放大器4输出的油进入转向油缸6实现转向动作。本液压系统不用负载敏感阀,但实现了负载敏感阀的功能,可以节省成本。负载敏感液压系统的功能通过电磁阀7来实现,对于不同时工作的执行机构都可以应用此电磁阀7来实现,执行机构的数量可以无限制的加上去。电磁阀7的安全保护控制逻辑,可以避免误操作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安全事故。
[0020]如图1所示,电磁阀7的P口还连接一个多路阀10的P口,多路阀10的T口往液压油箱1回油,多路阀10驱动若干支腿油缸8。支腿油缸8用来驱动车辆的支腿,让车辆可以在原地固定,避免滑行。当需要支腿油缸动作时,首先让电磁阀7得电,此时电磁阀7的P口和B口通,B口通过梭阀3对负载敏感泵2反馈。操作多路阀10,负载敏感泵2通过液压油箱1吸油,负载敏感泵2的出口进入流量放大器4的HP口,从流量放大器4的EF口输出到多路阀10的P口。液压油经过多路阀10,通过液压锁9到达支腿油缸8,支腿油缸8的回油又经过多路阀10,通过多路阀10的T口最终回到液压油箱1。负载敏感泵2输出的油液通过流量放大器的HP口进入,EF口出,EF口输出的油液通过电磁阀7的P口和B口,通过梭阀3持续对负载敏感泵2进行反馈。
[0021]如图1所示,支腿油缸8为四个。每个支腿油缸8分别控制一个支腿,这样每个车轮
处都能有一个支腿,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车辆停稳。
[0022]如图1所示,支腿油缸8的进出口设有液压锁9。液压锁9可以在支腿油缸8达到停顿位置时锁止,防止支腿突然失压而带来的危险。
[0023]如图1所示,电磁阀7的P口还连接一个换向阀12的P口,换向阀12的T口往液压油箱1回油,换向阀12的A口和B口之间正向并联两个自卸油缸11。操作换向阀12,负载敏感泵2通过液压油箱1吸油,负载敏感泵2的出口进入流量放大器4的HP口,从流量放大器4的EF口输出到换向阀12的P口。液压油经过换向阀12到达自卸油缸11,自卸油缸11的回油又经过换向阀阀12,通过换向阀12的T口最终回到液压油箱1。两个自卸油缸11可以让车斗两侧同步顶升,倾倒卸料。这样用普通的换向阀12实现了负载敏感泵2的一泵多用,对油液的清洁度要求不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敏感控制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油箱、负载敏感泵、梭阀、流量放大器、转向器、两个转向油缸和电磁阀,所述负载敏感泵的S口从所述液压油箱进油,所述负载敏感泵的B口连接所述流量放大器的HP口,所述流量放大器与所述转向器具有对应相连的P口、T口、R口、L口和Ls口,所述流量放大器还设有与两个所述转向油缸反向并联的CL口和CR口,所述流量放大器的EF口连接于所述电磁阀的P口,所述流量放大器还设有向所述液压油箱回油的HT口,所述梭阀的两个进油口分别连接于所述流量放大器的Ls口和所述电磁阀的B口,所述梭阀的出油口连接于所述负载敏感泵的X口,所述负载敏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冯海涛韦保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晋桦豹胶轮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