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负载同步缸分流支路串联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3234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负载同步缸分流支路串联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动力模块、两套液压缸模块、以及设在液压泵动力模块与液压缸模块之间的同步缸;两套液压缸模块之间并联连接,每套液压缸模块均包括两组及以上同步运行的液压缸组,同一套液压缸模块内的各液压缸组并联连接,同一液压缸组内的各液压缸串联连接,每个液压缸进油端和回油端的油路通过设有溢流阀的油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一个同步缸控制两个及以上的液压缸模块,空间利用率高,结构更简单;而且同步缸分流出与液压缸模块数量对应的支路,支路平分整体压力,降低支路压力,以此降低对支路中液压缸模块的液压缸的承压要求。尤其可减小串联液压油路中首个液压缸的顶出压力。顶出压力。顶出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负载同步缸分流支路串联液压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液压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高负载同步缸分流支路串联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四向穿梭车(以下简称四向车)广泛应用于密集仓储领域,随着需求越来越高,负载要求越来越大,但是限于货架与四向车本身的空间要求,对液压系统顶升及换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四向车本身就狭窄的空间内,安装负载能力更大的液压系统是一个符合用户需求的方向,但这对液压系统的承压要求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0003]增加负载能力,常采用串联缸液压力叠加的方式,或者多个同步缸的方式。但采用串联缸液压力叠加的方式,会增加系统的压力,对液压泵及液压缸承压要求比较高,对液压系统寿命也会有影响;采用多个同步缸的方式,同步缸缸体体积大,造价高,并且管路连接复杂,对空间要求比较大,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大负载的四向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负载同步缸分流支路串联液压系统。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负载同步缸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负载同步缸分流支路串联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泵动力模块、至少两套液压缸模块、以及设在所述液压泵动力模块与液压缸模块之间的同步缸;当液压缸模块具有两套及以上时,液压缸模块之间并联连接,每套液压缸模块均包括两组及以上同步运行的液压缸组,同一套液压缸模块内的各液压缸组并联连接,同一液压缸组内的各液压缸串联连接,每个液压缸进油端和回油端的油路通过设有溢流阀的油路连接;所述液压泵动力模块具有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所述第一油口通过第一管路与同步缸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二位二通电磁阀;所述同步缸通过第二管路与每组液压缸组的第一个液压缸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二位二通电磁阀;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通过第三管路连接,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第三二位二通电磁阀,所述第三管路与第一管路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二位二通电磁阀与第一油口之间,所述第三管路与第二管路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二位二通电磁阀与同步缸之间;每组液压缸组均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第二油口连接,所述第四管路上设有第四二位二通电磁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负载同步缸分流支路串联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口还连接有第五管路,第五管路远离第二油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真李栓柱刘辉袁绪龙袁绪彬赵彦燕郭东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西曼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