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槽体底部钣金片全自动上料铆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铆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槽体底部钣金片全自动上料铆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铆接,即铆钉连接,是利用轴向力将零件铆钉孔内钉杆墩粗并形成钉头,使多个零件相连接的方法。
[0003]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期望做一个槽体底部钣金片全自动上料铆接设备,用以实现槽体和钣金片全自动上料,并将槽体和钣金片铆接在一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槽体底部钣金片全自动上料铆接设备,其解决了槽体和钣金片如何全自动上料铆接的技术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槽体底部钣金片全自动上料铆接设备,包括钣金片上料机构、钣金片中转机构、铆接机构;
[0009]钣金片上料机构从钣金片的上方以真空吸附的方式,将钣金片递送至钣金片中转机构;r/>[0010]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槽体底部钣金片全自动上料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钣金片上料机构(5)、钣金片中转机构(6)、铆接机构(7);所述钣金片上料机构(5)从钣金片(2)的上方以真空吸附的方式,将所述钣金片(2)递送至所述钣金片中转机构(6);所述钣金片中转机构(6)从所述钣金片(2)的下方以真空吸附的方式,将所述钣金片(2)搬运至所述铆接机构(7)下方的铆接位置;所述铆接机构(7)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升降运动,真空吸附所述钣金片中转机构(6)上的钣金片(2),并将所述钣金片(2)铆接至位于铆接位置的槽体(1)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体底部钣金片全自动上料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槽体上料机构(8);槽体上料机构(8)用于装载和固定所述槽体(1),并将所述槽体(1)搬运至所述铆接机构(7)下方的铆接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槽体底部钣金片全自动上料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钣金片料仓(4);所述钣金片料仓(4)包括至少一个托盘、托盘支架、传动带组件以及伺服电机(406);所述托盘支架包括至少一层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上设置有导轨,所述托盘的底部设置有能够相对所述导轨滑动的滑座,所述托盘支架上还设置有能够使所述托盘沿导轨进行滑动的传动带组件,所述伺服电机(406)与所述传动带组件以驱动转动的方式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槽体底部钣金片全自动上料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片上料机构(5)包括两个X轴直线模组(501)、Y轴直线模组(502)、Z轴直线模组(503)、第一伺服平台(504)以及真空吸附单元(505);所述两个X轴直线模组(501)平行地安装在所述双层支架(403)的两侧,所述Y轴直线模组(502)水平地安装在所述X轴直线模组(501)的滑块上,所述Z轴直线模组(503)竖直地安装在所述Y轴直线模组(502)的滑块上,所述第一伺服平台(504)安装在所述Z轴直线模组(503)的滑块上,所述真空吸附单元(505)设置在所述第一伺服平台(504)上,能够从所述钣金片(2)的上方吸附所述钣金片(2)。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槽体底部钣金片全自动上料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片中转机构(6)包括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第二直线运动机构、第二伺服平台(605)以及定位治具(610);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机构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机构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机构上,所述第二伺服平台(605)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机构上,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机构上下移动,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二伺服平台(605)水平移动,所述第二伺服平台(605)上设置有所述定位治具(610),所述定位治具(610)用于装载来自所述钣金片上料机构(5)的钣金片(2),并从所述钣金片(2)的下方吸附所述钣金片(2);所述第二伺服平台(605)和所述定位治具(610)之间设置有滑台气缸(609),所述滑台气缸(609)用于驱动所述定位治具(610)上下移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槽体底部钣金片全自动上料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包括中转固定支架(601)、第三导轨(602)、第一牵引气缸(603)以及升降滑台
(604);所述中转固定支架(601)竖直设置,所述中转固定支架(601)朝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正方,缪苗,李志刚,刘剑兵,谭洋,蔡盛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泰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